在语文教学中切实落实“读”的训练

2015-06-11 17:57徐帮芬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学段习惯课文

徐帮芬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读的能力在发展语文综合能力中是不容忽视的。

我认为,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要切实落实“读”的训练,达到应有的训练目标,我们既要遵循关于阅读教学的总体要求,各年级段又要有明确的训练重点。根据我个人的实践,小学语文教学中大致可分为低、中、高三个学段加以具体落实。

一、低年级以培养阅读兴趣为重点

低年级的语文教材关于阅读这一块,呈现给我们的阅读材料,均为精炼简短的、突出儿童文学特点的童谣、儿歌、古诗及一些浅近的寓言、童话、故事,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情趣盎然。更配以一些清新、生动的插图,这样充满新鲜感的“图画书”,本身就能很大程度地吸引幼儿的眼球,契合了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要很好地挖掘教材的编写意图,进行科学的引导,有效地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操作中,我们以朗读训练为主,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保持新鲜感,不要干扰了儿童欣赏的乐趣。注意学会与学生分享阅读的愉悦和体验,而不要枯燥地向学生提出那些事先设定好的问题,以免泯灭了孩子们的阅读期待,扼杀了他们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二、中段年级重在培养阅读的习惯

进入中段年级,随着语文学习时间的不断增加,孩子们的识字量和语文知识也在不断地扩展和延伸,对阅读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加大,是养成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但偏偏在这个时候,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干扰(其中也包括学习负担的加重和我们教学本身的弊端),却制约了孩子们本已唤起的阅读热情,甚至很快使他们丧失了阅读的兴趣,这将对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和学好语文起到非常消极的作用。

这时我们要切实做到不要突然地拔高要求。过高的要求相当于我们人为地给学生设置了继续进步的障碍,所以我们要注意使学生的提高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实现,使他们充分感受到进步的愉悦体验。

在教学中,针对孩子们已有的阅读兴趣,我們可以逐渐让他们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阅读好方法,提高“读”的效率。我不以过多的问题去“难为”孩子们,而是以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比赛复述阅读的内容。对复述的优劣程度进行相应的鼓励和表扬,这不仅有效地保持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有效地刺激了学生养成自觉、仔细、认真的阅读习惯。在我们进一步的引导下,为了追求比别人复述得更好,他们就会逐渐学会思考。因为孩子们总希望得到更多的表扬,总想把最精彩的呈现给大家,取得更大的成功,就会自觉地坚持认真仔细地阅读,而且不会只停留于对课文的阅读,会不自觉地延伸向他们所能涉猎的读物,这在无意识中达到了许多关于阅读的要求。

三、高年级学段以培养阅读的能力为重点

说到底,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为了提高整体的语文综合能力,是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

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进入高年级后,我们就要开始进一步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终实现“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书中有所感悟,在读书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目标。

在具体落实中我们要切实做到“读”与“思”的结合,要彻底摒弃以习题和考点为中心的“就读课文而读课文”的短板,更深入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对阅读材料的内涵进行充分的延伸,真正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得到有效的拓展和积累。同时,我们更要注意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让他们有思想的空间,把自己的所学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语文知识的能力。

语文综合知识与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学中,只要我们充分把握它们的密切联系,充分尊重学生独到的体验,充分肯定并积极分享学生成功的愉悦,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不断增强,阅读的习惯就会切实养成,阅读的能力才会不断得到质的提高,从而有效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学段习惯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