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多元对话、心语阐述、智慧链接、生命律动的特殊对话场,要想追求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要求教师从语文学科的内在规律出发,努力寻找并掌握一套能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技巧,使学生有所得(学会),掌握学法(会学),而且学得快乐(乐学),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对如何让语文教学方法走向实效进行了粗浅的探索。
一、优化形式,引导学生提高阅读效率
1.浏览式阅读
浏览式阅读是阅读的第一步,学生阅读作品时,应像电子扫描那样,对所学作品质疑问难,扫清障碍。同时,借助工具书,将扫描出来的生字难词,正音识形,理清其意。浏览式阅读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高效。
2.咀嚼式阅读
阅读中的咀嚼是把读物内容融会贯通的过程。对于这一步来说,教师应循循诱导,通过让学生默读或大声朗读等方式来调动多种感官去细心咀嚼读物。有的文章只要“嚼”出文眼,就能把握内容主旨。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蜡烛》一文,其标题就是文眼,只要学生关注“烛光”背后深层的意义,文章的主题就一目了然;有的文章要“嚼”出文脉,例如《故乡》的结尾。“……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像这样富有哲理而耐人寻味的双关语,更需要学生反复吟诵,才能把内涵体会出来,咀嚼式阅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解决好这个环节,学生的阅读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3.回味式阅读
回味式阅读既能总览全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能进行艺术玩味,提高艺术修养。这种阅读形式更适合有文学意蕴的读物,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自我陶醉的老先生;《藤野先生》一文中有着学者风度的藤野先生等,教师在指导阅读时应从语音、语调、语气等方面引导学生模拟人物情态,进行角色回味再现。像高尔基的《海燕》、泰戈尔的《金色花》,引导学生阅读时,让其反复体会意境,反复用多层次的语调进行吟诵,学生就会逐渐进入这些散文阅读的艺术境界。
二、深钻文本,抓好文本语言的切入口
1.从修辞角度去理解文本
我们可从比喻的角度来理解文本。例如,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这两句写得好,好在前一句用斗折蛇行作比喻,写出了小溪曲折流动的形状;后一句用参差不齐的犬牙作比喻,写出了两岸高低错落,凹凸不平的形态。形象生动,美不胜收。
2.从语气(句式)的角度理解文本
指导学生通过对特定句子的语气(句式)进行理解,体会语句中语言运用的巧妙。例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一句,作者运用反问的语气,表现出一种对死亡泰然处之的镇定气度,一种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豪迈气概。
3.从作者写作意图角度理解文本
文本存在多元性主题,切入不好,容易陷入琐碎的迷魂阵。例如鲁迅的《风筝》一文,针对“人物关系”,提出“兄弟情深”的见解;针对“主体事件”,可提炼“游戏正当”的看法;针对“心理感受”可提炼“自身精神”的观点。为了真正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我精心设计了一个探究的切入口:文章的最后三段删除,替换成“我沉重着的心终于轻松了,谢谢你,兄弟!”你认为可以吗?请从文章主题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经过讨论探究,学生明白了文章的落脚点就是最后三段,“感叹无怨”就是本文的主题。
三、巧设问题,把握提出问题的有效性
1.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仔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后的思想结晶,是一种对课文从整体上进行阅读后提出的问题;“主要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极强的牵引力,它的每一个问题都将成为阅读教学活动的一个“板块”。于是,课堂气氛将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课堂气氛随之将变得生动活泼。例如我在教《故乡》一文时,学生在了解了课文的背景后,我便提出了一个问题: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在学生边读边准备发言要点的15分钟内,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学生思考的结果是:故乡的面貌变了,故乡的人也变了(闰土和杨二嫂)。我以此为基调进行调控,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比较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完毕后我继续追问:作者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何在?这样就引出了全文的主题:作者一方面批判革命的不彻底,一方面对未来满怀信心。
2.以曲问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我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常常采用曲问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执教《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是教学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我当时这样反问:苏轼是一个大文豪,一个有抱负的人,他甘心做一个真正清闲的人吗?学生思维的大门被打开了。他们真正领悟到苏轼身遭贬谪却还有一份闲情逸致的情怀,要做到如此境界,没有广阔的胸怀是做不到的,从而轻松地理解了文意:文章正是体现了作者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
3.在字里行间寻找疑窦
有些文本在字里行间存在着被人忽略的问题。例如,契诃夫的《变色龙》一文中赫留金说的这样一句话:“不瞒你说,我的兄弟就在当宪兵……”这句话很容易让学生忽视。结合上下文,我特意设置了一些问题:文本为什么要插上这一句呢?奥楚蔑洛夫为什么一会儿脱大衣,一会儿穿大衣呢?全文没有一处提到变色龙,为什么要以它为题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生讨论探究中不断看到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
四、凸显教学之美,提升不同层次的審美能力
1.挖掘形象美
作为语文老师,应善于挖掘课文中的每一个形象美,去激发学生的感情,叩开学生的心扉,使学生有所爱,有所憎。教材中一批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已走进学生的心理:在海边月夜下手执钢叉看瓜刺猹,天真活泼、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视死如归,浩然正气的闻一多;还有见风使舵,奴颜婢膝的奥楚蔑洛夫等众多人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分层引导学生挖掘一个个形象美,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情操得到陶冶,情感得到熏陶,言行得到规范。
2.挖掘语言美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剖析作品的语言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如朱自清《绿》一文的语言很有代表性,“镶在两条湿湿的里边儿的——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在眼前了。”以一个“镶”字描绘了瀑布处在山涧中的状态,既准确恰当,又形象逼真,使瀑布有立体感。“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翅膀浮在天空中一般。”这句中的“踞”“浮”化静为动,把凌空而立、跃然石上的梅花亭形象写得神采飞扬、惟妙惟肖。
3.挖掘意境美
作者的情感和客观的物象相感应而用文字描绘出来的图景即意境,其本质就是情与境的交融。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向我们描述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首先,诗人用三个“轻轻地”表现了对康桥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接着写康桥的美景,表达对康桥的依恋。将“河畔的金柳”想象成“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湿润可人的活物。同时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的虹”,揉碎之后,竟变成了“彩虹似的梦”。情中有景,景中有情,使客观生活图景和主观思想感情得到了和谐统一,从而显示了意境美。
总之,我们研讨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案,其目的在于提炼出有效阅读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人文精神,使他们对历史和文化有热情,对乡土和社区有感情,学会关怀社会,关心他人!
参考文献:
王维静.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2011(8).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