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七案式”备课

2015-06-11 22:42:32张光明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5期
关键词:实际备课个性

【摘要】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克服备课一开始就上网搜素的不好习惯,老师先自我思考建构,再讨论,再求证,再思考,形成精案,下一次上课又经过同样的草案、共案、个案、定案、预案、翻案再到精案的过程,经过这样反复循环精益求精的过程,教师的上课也才会具有特色,也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备课  个性  思考  实际  求证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61-02

备课,是中学教师的一门重要功课。备课备得好, 教师上起课来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也就会轻松快乐,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自然会好。怎样才能使备课备得好,笔者主张中学教师进行“七案式”备课。

一、草案

很多老师在备课之前,第一步就是喜欢上网搜素相关的内容,这样信息量确实很大,便于借鉴别人的长处。可是不足的是他人的观点和做法会很容易干扰自己的思维,自己的个性和风格等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备课的第一步,最好是研读文本,酝酿构思,形成草案。这个时候教师只知道文本内容,没有看别人的东西,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思维习惯构思出上课的环节,就好像在一张白纸上面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这种草案是原生态的,是根据实际的。没有别的东西干扰构思者的思维,教师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因此有极大的发挥的余地。由于是原创的,因此是有个性的、是唯一的。我们很多时候提提倡集体备课,这是群策群力,发扬集体智慧的很好的途径。

二、共案

有了第一步“草案”的酝酿,教师脑海里有了初步的计划,在集体备课的时候,教师对上课的内容熟悉了,讨论起来就会心中有数,就会有共鸣,也就不会轻易赞同别人的观点,很可能会有观点的碰撞,这样,讨论会很有驱动力和针对性,甚至会引起争辩,这样才会有观念互补和智慧交融。经过这样各抒己见、碰撞交融的阶段,得出来的共案会更具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因为一个人想出来的东西,难免失之偏颇。发扬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是共案的优势所在。

三、个案

个案。共案式针对所有的老师,因此,也就势必缺乏个性和特点,放之四海而皆准必然没有棱角。这样,就需要一个斟酌打磨、体现特色的形成个案的过程。在集体备课的时候由于各抒己见,个人的表达难免不够全面,也难免领会不到位,对别人的观点和意见,也需要一个领会和消化的过程。集体备课之后,还需要一个反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面,教师咀嚼、回味、冥想,或茅塞顿开,或心领神会,或灵光一现。这个时候,要对集体备课形成的东西,根据自己上课风格、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进行必要的调整,形成自己独有的个案。

四、定案

形成了个案之后,教师还要不断把玩自己的作品,不断地调整、充实和修改。对集体备课老师们的意见,要仔细思考,认真对待。这个时候,也可以上网、查阅书刊等,大量获取其他老师关于这个材料的上课的方法和经验,应该虚心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地方,这是一个博采众长的阶段。对自己感到有疑问的地方,应该小心求证。应该查阅权威的字典和书籍,不能凭感觉和记忆。

五、预案

有了定案,并非万事大吉,教师在脑海里面,在潜意识里面,应该还有一个预案。这个预案,应该一直在生成、一直在修改、一直在准备,直到上课结束。教室里的事情,不可能是按照自己的预设一成不变的,是千变万化的。因此,教师对要讲的内容,对如何应对学生的提问、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等,要不断思考,做出预测,早做安排。并还应该能够随机应变,灵活机智处理。如果教师脑海里有语案这个概念,潜意识里就会随时调整、随时应变、随时就会有智慧的火花闪烁,随时就会有很好的随机应变。

六、翻案

一节课上完之后,教师有时想来,发现有的地方讲得不妥甚至讲错了。这样需要一个反思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反思,形成翻案。教师下一节课能够做出适当的弥补和更正,同时,也使以后的教学更加完善。课后,再去咀嚼这节课的计划、师生表现、课堂氛围等等,还会找到完善教案的一些策略,这个时候记录下来,修改一下,会事半功倍。因为等到下一个回合去讲相关内容的时候,很有可能就将这些一闪而过的改进的点子和方法忘记了。

七、精案

教师需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案进行打磨整理,实现资源共享。教师有空的时候,对自己的作品不断把玩、打磨,形成精案。可以和校内外的老师实现资源共享,这样,在交流的时候,大家也可能会提出意见,以便做进一步的修改,这样就会更加正确和完善。在教了这节课的后面的内容之后,也可以对前面的做出相关修改,因为一个单元或者一个章节是一个整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前后的相关内容的教学中,还能找到灵感、找到应该取舍的地方。

结论:形成精案之后,也不是高枕无忧,万事大吉。下次开始使用的时候,又把精案当草案, 再来思考、讨论和打磨,这样才会不断形成精案,教出来的学生才是精品。这样经历草案、共案、个案、定案、预案、翻案再到精案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打磨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反复循环精益求精的过程,这是一个充分备课艺无止境的过程,是有效教学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情感教学心理学 卢家楣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1月第二版

[2] 中小学英语课堂趣味教学 张光明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4年4月

[3] 直击高中英语新课程疑难 张光明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4年7月

[4] 英美精彩课堂  杨桂青 主编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年6月第1版

猜你喜欢
实际备课个性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关于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研究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研究
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语言表达重“个性”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0:36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2:03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9:26
浅谈数学作业的合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