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教庄严藏

2015-06-11 16:50杜维荣
东方收藏 2015年9期
关键词:达摩佛陀金刚

杜维荣

宋阿难陀造铁造像(图6),总高29厘米。

阿难陀(梵ānanda),又称阿难,意译为“庆喜”,古印度王舍城白饭王之次子,是释迦牟尼佛之堂弟,为十大弟子之一。其性格慈蔼,被大众推荐为佛陀之侍者,照料佛陀之起居、饮食、汤药、衣钵等,直至佛陀圆寂,前后共计二十五年之久,因年轻聪慧,记诵无差,又听闻无量佛法,故被称为“多闻第一”。据经典记载,佛教僧团早期无女性出家人,以佛陀之姨母大爱道和佛陀在俗家时之太子妃耶输陀罗为首的五百释迦族女渴望出家修行,然未能得到佛陀之听许,后经阿难陀代为诚恳请求,方得准许,此即是佛教最早之比丘尼。在《妙法莲华经》中,阿难陀蒙佛陀授记,将来成佛,号“山海慧自在通王佛”。阿难陀在佛陀涅槃后方证得阿罗汉果,曾经参与第一次佛经结集。并继摩诃迦叶之后,成为僧团之领导者。

阿难陀造铁造像,总高29厘米,生铁铸造,像身比例协调,作青年比丘相。面容丰满,眉间现白毫相,双目微启,神态恬静,慈柔端正。身穿交领长袍,垂至足背,佛教称为海青,广袖宽博,袖口铸出忍冬卷草纹,海清之外披搭袈裟,双手当胸合掌,腕处可见内衬衣之窄袖。双足穿有汉人传统鞋屦,此像之衣饰,是唐代以来汉传佛教僧侣比较定型之装束。尊像站立于覆莲上,莲台上下之弦线錾出连珠纹。值得一提的是,造像面部之短颌与颈部饰有翻领,承接唐代造像之风貌。以生铁铸出如此细腻、娇好之面容,委实难得,此正应佛经所述之“面如秋月,眼若青莲”。

据《大爱道比丘尼经》(《大正藏·律部》),阿难陀身相伟岸,体肤金色,容颜俊秀,与佛陀极相像,唯不具肉髻顶相。按照佛教戒律规定,出家比丘必须袒露右肩,而阿难陀因肤色光鲜,在村落、市集中托钵乞食时,曾受到某些女性滋扰,故佛陀特别规定:阿难陀外出时,允许袈裟覆盖右肩。本藏品为宋代铸件,其衣饰已深度汉化,仅左肩上之系扣及膝部之衣纹可辨袈裟特征,故而无“袈裟覆盖右肩”之特征。

明铜鎏金释迦牟尼佛降魔像(图7),总高22.5厘米。

释迦牟尼(梵?ākya munaye),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梵Siddhārtha Gautama),中文意译“一切义利成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释迦族王太子,于二十九岁出家(亦传为十九岁),先于丛林、雪山中修种种苦行六年整,然与解脱大道并不相应,遂舍诸苦行,取法中道,于尼连禅河中洗尽积垢,复至毕钵罗树下敷茅草而结跏趺坐,以右手中指触地,发誓愿云:请大地作证,若不证菩提,则不起此座。遂经七日夜,深入禅定,以三昧力降伏身心内外诸魔障,终得圆满大解脱,成正等正觉,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佛。佛陀(梵文Buddhā),意為是对宇宙人生真相彻底了知、大彻大悟之人。本藏品所表现的,即是释迦牟尼佛在毕钵罗树下,降魔成道的形象。佛像及莲座为整体铸造并鎏金,螺结发施以绀青色(颜料已剥落),头顶肉髻高耸,称为无见顶相,这是成佛后最殊胜的表征。广额丰颐,面部肌理圆润可爱,富有弹性,双目垂敛,熙怡微笑,透出一种极其内敛的自信和无畏。双耳垂肩,表福德圆满,颈部有项纹三道,表能演说三乘清净妙法。身披僧伽黎衣,右侧胁间略现下裙之束腰,衣纹轻柔自然。左手置于脐下,右手自然下垂,掌心覆右膝,中指触地,此即是降魔相。佛像结双跏趺坐于束腰翻覆莲花台上,每叶莲瓣中央复有圆球形花纹凸起,称为摩尼宝莲花,此处莲花表清净义,摩尼宝表福德圆满义。莲台上下均錾出联珠纹,按佛教义理,经典中未见对连珠纹的诠释,然据大乘密教经典《大日经》中云:“八叶正圆满,须蕊皆严好。金刚之智印,遍出诸叶间。”可知,在佛教造像中盛开的莲花,其莲须、花蕊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明显地表现出来。今莲花座上所饰的连珠纹,其实就是莲花的花蕊。

明文殊菩萨铜造像(图8),总高26.5厘米。

文殊,全称文殊师利(梵:majjuwri),亦作曼殊师利,中文意译为“妙吉祥”。佛教四大菩萨之一,释迦牟尼佛的胁侍菩萨,与普贤菩萨(梵:samanat- bhandra)共同辅助如来弘宣佛法精义,并称为“华严三圣”。因德才超群,居诸大菩萨之首,故称“法王子”。依照佛教典籍记载,文殊菩萨是过去世无量诸佛的导师,亦曾经教导无数修行者证得道果。文殊菩萨在大乘佛教的信仰中,享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其形象常以青毛狮子为坐骑,表示其智慧辩才勇猛无碍。

此造像形制规整,采用整体浇铸法,局部花纹錾刻,人物与坐骑比例协调,菩萨以自在轮王坐姿安坐于卧狮背上,头顶发髻高耸,首戴宝冠(前额稍有破损),左右白缯上扬,耳珰硕大,垂至双肩,眉目清秀,现童子清纯之相,表其心无染杂。身披轻糓天衣,胸前垂诸璎珞,妙宝钏环严饰,左右手各持一茎莲花,手印为说法相,左侧花台上置智剑(略残),历代文殊菩萨造像,有较多手持带火焰的利剑,剑表智慧之体,火焰表智慧之相,以智慧利剑挥斫一切烦恼,即是表智慧之用。右侧花台上置经卷。古代中国将文字书写在绢帛或纸上,经裱制后卷成筒状,称为“卷”。而古印度将佛经书写于长条形贝罗树叶上,由麻线贯穿以防错乱,上下用薄木板固定保护,并以麻线捆扎成长方体,称为“经箧”。本藏品的设计,在结构形制上融合了尼泊尔造像和中国器物的特征,在教理上,又承接了大乘密教的三昧耶形的思想。菩萨以自在轮王坐姿踞于卧狮背上,狮身肥硕,披挂璎珞,狮首与往常所见略显不同,项间无鬃毛,然口阔齿坚,以凸显其威猛有力,具唐代遗风。狮子卧伏于覆莲座上,宝莲瓣上阴刻卷草花纹,下部錾出连珠纹。本藏品表面凹槽部位尚残留少量鎏金成分,诸多细节部分设计别致,以充分显示文殊菩萨在佛教教理层面上的卓越成就。

明德化窑达摩祖师授经像(图9),总高19.2厘米。

达摩祖师,全称为菩提达摩(梵:bodhi-dharma),中文意译为“觉法”,南印度贵族出身,航海到达中国,在南朝都城建业(今南京)受到梁武帝召见,因面谈心性不契,遂渡江至北魏,居少室山岩洞中,面壁九年禅修,将“教外别传,直指人心”之大乘禅观教授弟子数人,其中唯慧可真正得其衣钵传承。达摩乃是佛陀传大乘佛法(自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迦叶算起)第二十八代传人,为中国禅宗的始祖。主要撰述有《二入四行论》、《血脉论》、《悟性论》等。首次提出以《楞伽经》作为禅门修行之指南。因禅宗自中国唐代开始,直至今日,其影响非常深广,故而达摩祖师的造像亦随之普及于朝野。然纵观达摩之诸多造像(画像),皆不出碧眼环耳、虬髯博氅之异域圣僧形象。

福建德化地区历来是著名的瓷业产地,于宋元时已烧制青、白瓷,到了明代,德化窑有以何朝宗为代表的大批著名瓷雕艺人。德化窑因其温润乳白,胎釉浑然一体,光润如玉,被时人形容为“白如雪、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曾记载“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器用。中国山惟五六处,北则真定定州,……南则泉郡德化……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此尊明代德化窑达摩祖师授经像,胎体厚重,洁白坚实,外表施白釉,釉面纯净莹润,呈象牙白色。达摩身材伟岸,跣足站立于岩石之上,身披通肩僧伽黎衣,双手藏于衣内,于胸前捧持一卷经文,表诠了禅宗的广博性、神圣性。而手中所持的经卷,即是禅宗的印心之宝——《楞伽经》。塑像之顶相高隆饱满,以凸显其高深的佛理智慧。面部稍向左侧转,神情凝重肃穆,双目轻阖,口中微露二齿,若言若思,达摩祖师为法忘躯、诲人不倦,极其严谨的弘法精神,于此刻画得淋漓尽致。

清铜鎏金大持金刚造像 (图10),藏品总高12厘米。

大持金刚又名金刚持,是密教的首位继承者,故又称“秘密主”。此造像只在藏传密教中才有出现,藏语称为“恰那多杰”,一般作为佛陀之报身供奉,即佛之所有功德积聚而成就圆满境界的人格化,代表了功德圆满和福智无边。在汉传佛教中,“秘密主”的形象是以金刚萨埵,其个性内涵与藏传佛教的理念略有出入,大持金刚是藏传佛教噶举派所崇奉的本初佛,被认为是释迦佛说密法时所呈现的形象,汉传佛教认为,所有众生皆具有清净真如佛性,即是具金刚萨埵之体性,众生通过修行证得于月轮中现金刚萨埵身时,方能真正契入佛之智慧,成就佛之功德。

藏品绀青色发髻以宝珠束顶,首戴五叶宝冠,缯带盘曲上扬,头微向下俯,额前有硕大的白毫相,双目半启,面相圆润清秀,上躯袒露,下着薄裙,胸前以璎珞为庄严,耳、臂、腕等均饰以钏环,所有钏环、花鬘上都曾镶嵌宝石,因年代久远,唯腰部石带上尚保留一颗,其余皆已散落。双手于胸前结金刚吽迦罗印(即两手在胸前交叉,以右腕压左腕),左手执金刚铃,右手持金刚杵。在密教中,金刚铃表本有之智慧,属阴性;金刚杵表示成就智慧所依赖的无量方便法门,属阳性。尊像全跏趺坐于仰覆莲台之上,莲瓣线条轻浅优美,富有弹性,仰莲台边缘饰以一圈连珠纹。该像鎏金纯厚饱满,因长期接受膜拜,局部鎏金出现自然磨损,更显沧古深沉。

猜你喜欢
达摩佛陀金刚
金刚炮
达摩祖师
追影记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没有金刚的金刚狼爪
春·遇见
太极达摩伏虎棍与太极达摩杖对练(一)
到佛陀的国度旅游
当 下
达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