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伟
中国的青铜器为国之重器,是华夏礼乐文明的重要体现。其制作精美,堪称世界之最。而湖南省地处长江中游,是我国长江以南出土商代青铜器的主要地区之一。其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为湘之瑰宝,是极富鲜明地域特色的华夏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铸造精良、造型独特、纹饰精美的特点。
到目前为止,湖南出土包括举世闻名的四羊方尊、人面纹方鼎等在内的商代青铜器300余件。而湖南省博物馆藏的三类动物纹青铜器,包括象形铜尊、豕形铜尊等动物造型青铜器,皿方罍(léi)、牺首兽面纹铜尊等动物纹饰青铜器,以及人面纹铜方鼎人面纹饰青铜器,则尤其彰显湖南商代青铜器的地方特色与神秘意味。为弘扬湖湘文化,笔者现以湖南省博物馆藏的本地出土商代青铜器为研究对象,以岳麓书社出版的《湖南出土殷商西周青铜器》为参考文献,结合郑曙斌所著《湖南商代青铜容器的动物纹饰背后的祭祀文化》一文,对湖南省博物馆藏商代动物纹青铜器进行整理并略作分析,以飨读者。
动物造型的商代青铜器
根据笔者考察发现,湖南省博物馆藏的动物造型类青铜酒器不拘泥于形式而勇于创新,极富写实与浪漫相结合的艺术风格。它们用仿生动物形象作尊、卣(yǒu)、觥(gōng)盛酒器,或用一只动物整个形体为器型,或两只以上動物组合成器型,同时普遍在其上再增添动物纹饰。青铜器造型与动物形体巧妙结合,尽管仿的动物形体高大,但缩小比例准确,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奇妙生动的仿生动物形青铜器。此类器物以立体动物形象为器型,如象形铜尊、牛形铜觥、豕形铜尊、鸮(xiāo)形铜卣等,均以造型别致、纹饰秀美和铸造技术精湛而闻名于世。虽然新石器时代的华夏原始人类就曾以鹰的造型来制作陶尊,以动物为器物造型并不始于湖南,但是此类青铜器不仅沿袭了这种造型构思方式,而且利用本地所见动物在所塑器型上敢于创新,其中豕形铜尊、牛形铜觥就在其他地域从所未见。
1.象形铜尊(图1) 1975年出土于湖南省醴陵县仙霞乡狮子山。长26.5厘米,高22.8厘米。象体浑短,四肢粗壮,肥耳,短颈,垂尾,门齿外露,长鼻上扬作静立状。象背有椭圆形尊口,象腹中空以纳酒,象鼻中空以斟酒,结构极为巧妙。象尊通体遍布云雷纹,象鼻尖上饰一长喙猛禽,另有一虎伏于象鼻顶端拱曲处,虎尾搭在猛禽身上,虎口正咬住蟠伏在象鼻背侧的一条小龙,在象鼻的侧面另有龙垂附,象额有蟠龙一对,象耳正面饰云雷纹,背面雕凤鸟,象耳下有小龙,象身各处装饰有兽面、虎、龙、凤、鸟等图案,布局紧凑,组织和谐。
2.牛形铜觥(图2) 1977年出土于湖南省衡阳市蒸水北岸包家台子。高14厘米,长19厘米,壁厚0.2厘米。作水牛形,昂首,双角扁平弯曲,角下有耳,双眼凸出,腹部浑圆,四足分立,蹄足矮而粗壮,垂尾。牛觥以头、背为盖,颈为器之流。盖顶施一立虎提钮,虎头前探,虎尾平直,尾端微翘,盖后背突起一棱。器身通体装饰,以云雷纹为地纹,以凤鸟纹、夔龙纹、兽面纹等为主纹。牛觥翠绿如玉,造型敦实凝重,制作极为精细,盖、身相连的曲线自然流畅。通体主纹与地纹相互映衬,繁缛而不杂乱。主纹中的凤鸟纹、夔纹、兽面纹以及立虎提钮,无不透出一种力的神秘与震慑。
3.豕形铜尊(图3) 1981年出土于湖南省湘潭九华船形山。高40厘米,长72厘米。豕尊作野公猪形状。有盖,盖上捉手残缺,根据残存情况复原成凤鸟形。双眼直视,獠牙外露,两耳竖立,四肢粗壮,尾下垂。肘部前后各有一圆形管孔,经过尊腹,直通另一肘部。重达30多公斤,容积有13公升。豕尊器身大面积用鳞甲纹,前后肘部饰夔龙纹。以野猪作为器物形制,在现有的商代青铜器中仅此一例,具有表意的功能及象征的意味,艺术地表现了人们的原始宗教观念。
4.鸮形铜卣(图4) 1986年出土于湖南省双峰县金田乡字形山。鸮在古代指猫头鹰,为远古红山文化时期的主要图腾崇拜物。商晚期的酒器卣多被做成鸮形,鸮卣一般做成两鸮背立的形状。此鸮卣高23.5厘米,器身呈椭圆形,带盖。盖中有提梁,盖两端为兽嘴,盖面饰浅浮雕饕餮纹饰。器身用羽翅装饰,两侧各置一环扣,内系提梁。此卣形制奇特,线条圆润流畅,花纹精美华丽,器物使用功能与动物形态完美结合为一体,别致而美观。
动物纹饰的商代青铜器
湖南省博物馆藏的商代动物纹饰类青铜器,是充分利用青铜器器表的口、腹、足等部位空间,装饰大小不同、形象各异的动物主题纹饰青铜器,以此增添器物的神秘之感。笔者通过观察分析,得知此类青铜器多以不同的动物纹饰为主题:一类以一种动物纹饰为主题,如凤鸟纹铜戈卣是以凤鸟纹为主题。另一类以动物群像为主题,集多种动物纹饰于一器,如皿方罍、牺首兽面鱼纺铜罍等,牺首、兽面、夔龙、凤鸟、游鱼等动物各具意象,妙趣横生。特别是鱼纹等水族动物纹饰,是属于除商文化中常见动物纹之外,湖南出土青铜器中的特有纹饰,充分彰显了湖南青铜文化的地域特色。
1. 凤鸟纹铜戈卣(图5) 1970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王家坟山。此卣通高37.7厘米,椭圆口,深腹,圈足,提梁置于两侧,其系为虎头,有盖。卣盖四条高高凸起的扉棱均匀分布,四棱之间以凹弦纹相饰。卣颈饰长尾凤鸟纹,其下饰一圈云雷纹,两侧以钮相连各伸出一挂钩与提梁。颈部与腹部以凹弦纹相隔。卣的两面及两侧中部均有凸起的扉棱,盖和底足的扉棱在颈部断开后又在卣腹出现,将八只凤鸟分为了四组。腹部饰两两背向而立的凤鸟四组,圈足饰长尾凤鸟纹四组并以扉棱间隔。整器造型庄严厚重,长尾凤鸟的主题纹饰布满全器,显得神秘而吉祥。
2.兽面纹提梁卣(图6) 1957年湖南省株洲废铜厂收集发现。通高40.5厘米,口长 11.8厘米,口径11.6×15.7厘米。此器为子母口,弧形盖,盖面上有四道扉棱,盖上有瓜棱形小钮。长直颈,颈上饰有两道弦纹,器身为椭圆的横断面。器腹的上部饰有尖叶角,圆目中空、面部凸起的兽面纹;两侧提梁有龙相联,龙背上有扉棱。器腹下部饰有相同的兽面纹,其角为长直的牛角;两侧有倒立的夔纹,同时各有三只浮雕立鸟上下排列。
3.“癸举”铜提梁卣(图7) 1963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炭河里。出土时卣内有玉珠、玉管等1100余颗,因盖、底内分别有“癸、举”字铭文而得名。该卣高25.9厘米,口径11.9×14.6厘米。椭圆形,子母口,鼓腹,圈足,四道扉棱饰于盖顶和器身,器身装有提梁。盖面饰有卷云状角兽面纹两组,盖缘饰蕉叶纹,颈部饰夔纹八条。器腹饰有兽面纹两组,纹饰为卷云状角、脚爪夸张、尾下卷,两侧有倒立夔纹。圈足饰夔纹。
4.三羊纹铜鬲(图8) 1958年发现于湖南省株洲市废铜仓库。鬲(lì)为汉族古代盛食的一种炊器,分为陶制和青铜鬲两种。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它的形状一般为口沿外倾的侈口,三足中空以便炊煮加热。此铜鬲高22.5厘米,口径15厘米,造型似鼎,三只羊的头像分布于三鬲袋足处,寓意“三阳(羊)开泰”。羊嘴衔接直柱形足,羊角弯曲而凸显。此铜鬲的羊角十分抢眼,而整个器表的主题纹饰亦十分突出。
5.皿方罍(图9) 1922年出土于湖南省桃源县漆家河。皿方罍全称为“皿天全”铜方罍,因器口铭文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此罍原器盖通高21.5厘米,于1956年由湖南省博物馆保存至今。器身通高63.6厘米,后流至国外,2014年3月19日經多方沟通和协议,于6月14日回归湖南省博物馆合二为一。此罍为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方罍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罍盖为庑(wǔ)殿顶形,罍身作长方口。直颈,高圈足。整器饰有兽面纹、夔龙纹、凤鸟纹,以云雷纹为地。肩部两侧饰双耳衔环,腹部下方置一兽首鋬(pàn,器物边侧供手提的部分)。突起的长条钩戟形扉棱均饰于四面边角及各面中心。“皿天全父乍尊彝”七字铭文刻于器盖,“皿父乍尊彝”五字铭文则刻于器身。整器庄严稳重,纹饰粗犷大气而富于变化,不愧为“方罍之王”。
6.牺首兽面鱼纹铜罍(图10) 1982年出土于湖南省岳阳鲂鱼山。罍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是中国古代汉族的大型盛酒器和礼器。它分为方形和圆形两种,略小于同样作为古代盛酒器的彝的体量。其中方形罍于商代晚期出现,圆形罍则在商周时期皆有。从商到周,罍的形式也逐渐进行了素雅的变化,即造型由瘦高变化为粗矮,而图案亦由繁缛变化为简单。此圆形罍高50厘米,肩部饰有四个圆雕形牺首和鸟纹,四只扁形凤鸟则装饰于牺首之间,而肩部平整处也饰有夔龙纹。罍腹的上部饰有火纹及变形目纹,腹部的每两条棱脊间有一组兽面纹,两侧配有侧立的夔龙纹;罍腹的下部一周饰九条鱼纹。足饰兽面和夔龙纹。该器纹饰非常丰富,特别是鱼纹为商代青铜器中所少见或不见的动物纹饰,湖南地方特点十分突出。
7.兽面纹铜瓿(图11) 1959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寨子山。因出土时瓿(bù)内藏有铜斧224件,而周围未发现其他遗物,故有相关专家推断它是窑藏文物。瓿流行于商代至战国,是古代汉族盛酒、盛水或盛酱器,造型似矮小的尊器。圆体,敛口,带盖。广肩,大腹,圈足。有带耳与不带耳两种,如带耳两耳则一般为兽头状。器身一般均饰有饕餮、云雷等纹。另外还有方形瓿。该瓿高42.5厘米,口径23厘米。浅褐色,子口,腹鼓圆,圈足,有盖。瓿盖装饰有虎首蛇身纹,肩部有三个饰龙纹的圆雕牺首,器腹饰兽面纹,圈足饰有如兽面、两两相对的龙纹。整器主纹为兽面纹,通体以云雷纹为地。
8.牺首兽面纹铜尊(图12) 1962年出土于湖南省华容县。铜尊高73.2厘米,口径61厘米。肩部相间排列有三个牺首和三只扁形立鸟。牺首和立鸟均饰有龙纹,腹部、圈足饰有兽面纹,羽状纹饰整齐排列于兽面及躯体,纹饰结构紧密,精丽工整。整体造型可见绵密精细的气质,富有强烈的抽象感和神秘感。该尊为湖南文物工作者在废铜收购站偶然发现,原铜尊已严重破碎,后经文物工作者精心修复才使它重现原貌。牺首兽面纹铜尊是同类铜尊中最高大的一件,它与举世闻名的四羊方尊等湖南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代表了湖湘文化在早期青铜时代就已达极高的科技和艺术水平。
9.兽面纹铜铙(图13) 1973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黄材寨子山三亩地。铙(náo)又称钲(zhēng),为中国古代汉族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的执钟。此铙通高66.3厘米,其中的甬高23厘米,铣(xiǎn)间宽49.8厘米。它造型呈合瓦形,有旋,形状光洁似玉。钲部仅存双目凸起的菱形兽面纹,地纹满饰细线云纹,从而使得双目尤其突出、醒目。甬部满饰云纹,旋上也饰有“C”字形纹饰。
10.卧虎兽面纹铜铙(图14) 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老粮仓。此铙通高71.8厘米,铣间宽46.5厘米。钲部作合瓦形,有甬,甬中空与腹腔相通,甬上有旋。钲部弧形粗线组成的兽面状为主纹,云纹饰于四周边沿和甬部,一只立虎分别饰于鼓旁两侧,而在隧部则饰有一兽面纹。此铙形制、主纹的独特之处,在于为了调节音的频率而于部内侧铸四卧虎,使得此铙在不同的部位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它形体厚重,击之声音宏大,是湖南省博物馆藏同类器中体型最大、质量最重的器物,同时也是国内出土铜铙中重量、大小排在第二的青铜器,为湖南出土的商代大型铜铙中的代表。
11.立象兽面纹铜铙(图15) 1959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老粮仓师古寨。该铙通高71厘米,铣间宽46.5厘米。作为敲击乐器,它的甬与腹腔相通,但甬上却无旋,故不能系挂,只能仰击。尽管湖南出土的同类铜铙数量较多,但是该铙有独特之处,即鼓部饰立象,钲周边饰虎、鱼和乳钉相间排列,此外粗大的变形兽面纹线条上还有云纹。该铙以动物群像为主题,集多种动物纹饰于一器,故湖南青铜文化的地域特色十分突出。
12.虎纹铜铙(图16)1959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老粮仓师古寨。该铙通高70厘米,铣间宽47厘米。合瓦形钲部,有甬且甬上有旋,甬中空与腹腔相通。钲部弧形粗线兽面状为主纹,云纹饰于甬部和四周边沿,一立虎分饰于鼓旁两侧,其隧部饰一兽面纹。在其他地区铜铙一般是单个出土,但该铙却与四件铜铙同时出土;其后在距离不远的同一山坡,人们又在另一窖中出土了十件铜铙。由此可见,湖南出土的铜铙既可单个出土,也可群体发现。
13.兽面纹铜爵(图17) 上世纪50年代出土于湖南省湘乡。此铜爵腹径11.5厘米,口径12×27厘米。呈浅绿色,圆深腹,圜底,三棱状足。前有流,后有三角形尾。弧形鋬位于腹部一侧,两伞形柱位于口上靠流处,立柱上装饰圆涡状纹和云纹,腹部装饰变形兽面纹。此铜爵器型高大,铸造精致,是目前我国江南地区出土的同类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件,对研究湖南出土的商代青铜器具有极大的学术参考价值。
14.虎纹铜钺(图18) 1973年湖南省长沙市征集发现。钺(yuè)是古代汉族的一种兵器,即大斧,为君王权力的象征物,象征着征伐。钺原本是用于斩首或腰斩的刑具,到后来则更多地为仪卫所用。该铜钺长34.3厘米,宽23厘米。呈灰绿色,銎(qióng)为椭圆形,銎部两穿。一浮雕虎纹饰于銎背近援部,其中虎身立于钺上,张口卷尾,而虎足则与钺融为一体。变形兽纹饰于銎顶、援正中,内为镂空的龙纹。该铜钺是研究湖南地区商代青铜文化和商代兵器文化的重要资料,其形制和纹饰在我国商代兵器中所罕见。
人面纹饰的商代青铜器
中国青铜器器表的动物纹装饰形态生动,寓意深远,多将飞鸟走兽、龙凤游鱼等各种动物形象饰于较小空间的青铜器器表。而湖南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則有一种源于动物纹饰、但是又有别于动物纹饰的人面纹主题纹饰。它,就是湖南省博物馆藏的“镇馆之宝”——人面纹铜方鼎。
人面纹铜方鼎(图19)全名为“大禾”人面纹方鼎,1959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黄村。它通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长方形,口沿外翻,立有两耳。鼎腹外四面有四个人面纹,人面凸颧骨,浓眉大眼,高鼻梁,紧闭宽嘴,神情庄重。边角有象征性的角、爪纹饰。鼎腹内口沿下有“大禾”二字,可能是铸造者的名字标记。其中“禾”字如谷子抽穗时的植株,因此相关专家推测它是对祭祀、祈祷谷物丰收的一种纪念。其人面纹饰造型生动严肃,十分罕见,且全中国亦仅此一例。
湖南省博物馆藏以动物纹为主题装饰的商代青铜器,在不同的情境之下表达了不同的祭祀用意,充当了人与神之间的媒介物象,极具特定的祭祀意象:凤鸟纹用于祭祀宗祖,兽面纹用于祭祀鬼神,人面纹用来祈求丰收……它们是商人鬼神无处不在、凡事皆问卜于鬼神的神灵观念,是商人祈求神灵玄想出的产物。它们借助于牺牲向神灵献祭,辟邪禳灾,祈求平安,是对自然界和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与向往。尽管它们和农作与出行、祭祖与祭神等联系在一起,但却给了我们沉静与写实、繁缛与工整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