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

2015-06-11 00:27
成人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人文素养高校教师



论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

李亦辉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哈尔滨150080)

【摘要】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重点在三个方面:一是要破除将教育视为学习期和学校内之事的思维,确立终身教育理念,将学习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二是应破除学科壁垒,最大限度地拓展学术视野,同时特别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三是高校教师在学习人文知识的同时,应将知与行紧密结合起来,将人文理念付诸道德实践,变为实际的道德操守,达成“学高为师”与“身正为范”的统一。

【关键词】终身教育;高校教师;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素养”,是与科学素养相对的一个概念,指一个人在人文科学,尤其是文、史、哲等人文基础学科的素质和修养;这种“素养”既体现于知识与能力方面,也体现于精神与践行方面。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问题本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现实的情况并未因常谈而改观,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成人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都亟待提高。下面主要从树立终身教育理念、突破学科壁垒、倡导知行合一这三个方面,略陈笔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一、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

“终身教育”的概念由保罗·朗格朗在1965年正式提出,关于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研究者众说纷纭,其中较具权威性的观点是由E.捷尔比在1972年提出的。捷尔比认为:“终身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和学校毕业以后教育及训练的统和;它不仅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之间关系的发展,而且也是个人(包括儿童、青年、成人)通过社区生活实现其最大限度文化及教育方面的目的,而构成的以教育政策为中心的要素。”[1]可见,终身教育的基本含义就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教育的总和,它指开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止于人的生命之末,包括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终身教育最突出的特征是教育的终身性,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彻底改变了过去将人的一生划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两个阶段的观念;同时也改变了将学校视为唯一教育机构的思想,使教育超越了学校教育的局限,从而扩展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空间。

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停滞不前,很大程度上是受到陈旧的教育理念影响的结果,即将教育视为学习期和学校内的事,认为读完硕士、博士,个人的教育任务便可以告一段落,完事大吉,不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实际上,一个人在学校内所接受的学历教育,远远不能满足高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完善、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因此,就教师的职业性质而言,特别需要确立终身教育理念。只有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无时无地不学习,将学习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才能切实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在教学和科研上有所建树。

二、突破人文学科的壁垒

当代高等教育中细密的学科分类,一方面有利于各个专业向精深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从教者与学习者的学术视野,不利于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作为高校教师,尤其是高校文科教师,要想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有所作为,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而这种学术视野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人文素养。如文学专业的教师,要想教好文学,在文学研究领域有所建树,仅熟谙文学方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历史、哲学乃至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知识都应有所涉猎,最好能形成一种学科交叉的视野与方法,才能对文学问题有深入的见解、独到的发现。因此,高校教师应在观念上打破学科壁垒,认识到人文学科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共通性,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而使得自己学科中看似“山穷水尽”的老问题获得“柳暗花明”的新出路。如历史上王朝更替的问题,研究者一般归因于王朝末期的政治腐败、官逼民反,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失之简单、表象。当一些社会学研究者从人口与人类生态平衡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时,一些气象学研究者从历史上气候冷暖变化规律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时,我们对这个问题就有了更丰富、更深入的认识。因此,高校教师只有破除学科壁垒,以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为核心,最大限度地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全面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才能在教学与科研上有所创获。

在主张打破学科壁垒、广涉古今中外人文知识的同时,我们还应特别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人文学科的知识,主要可以分为中学、西学两部分。作为高校教师的基本知识储备,这两方面都应涉猎,但同时也有一个主次的问题。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上,无疑应对本国文化抱有温情与自信;在人文素养的建构上,也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再广泛参照西方的思想文化资源,形成中西融通的知识体系。在传统文化中,我们尤其应该重视儒家思想的学习,这不仅因为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导思想,而且因为儒家思想中有很多普世性的思想文化资源,如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被视为处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黄金法则”,镌刻于联合国总部大厅。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对儒家元典的深入研读,有利于高校教师培养自己的文化自信,担负起民族文化复兴的重任。

三、倡导知与行的统一

作为高校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以自身良好的道德情操,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古人说:“做经师易,做人师难。”经师指教授经典学术的学者,人师指培养人才品德的教师;传授学生以知识比较容易,给学生以人格的影响却比较困难。陶行知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指出一名合格的教师,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他特别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重要性:“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2]这些话表明教师除了应具备高深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卓越的道德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以身作则地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尤其是国学素养入手。

中国古人的知行观,有知先行后、行先知后、知难行易、知易行难等种种不同的说法。鉴于当时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明人王守仁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认为知行二者互为表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3]实际上是要求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统一。如果高校教师在学习国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做到“知行合一”,自身的道德情操自然会得到提升,在教学上也自然能收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但现行教育中的一大弊端,恰恰是知与行的分裂,“知”主要是以一种独立的知识形态存在,是一种需要记忆、传播、掌握的文化资源,但却失去了与现实人生的实际关联,失去了指导实践的本来意义。事实上,无论是中国古代哲学,还是古希腊哲学,都不是抽象的学理与思辨,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与方式。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恢复这些知识与现实人生的实际关联,将知与行结合起来,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有人也许对此会有这样的疑问,即古人的道德观念并不完全适用于今人,今人如何能按照古人的话去行事?虽有一些古人的观念已不适用于今人,但多数观念实际上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如仁、义、礼、智、信,乃至忠、孝,都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道德观念;尤其是在商品经济社会中,这些传统观念对唯利是图、道德失范等现象,都能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因此,高校教师如果能在广泛涉猎人文知识的同时,将知与行紧密结合起来,将道德理性付诸道德实践,变成实际的道德操守,自然会由“经师”进入到“人师”的境界,达成“学高为师”与“身正为范”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吴遵民.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21.

[2]陶行知.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G]/ /陶行知文集(上).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46.

[3]王阳明.传习录(上)[G]/ /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5.

(编辑/赵晓东)

【作者简介】李亦辉(1974—),男,河北景县人,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收稿日期】2015-01-11

doi:10.3969/j.issn.1001-8794.2015.04.024

【文章编号】1001-8794(2015)04-0076-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720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人文素养高校教师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