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钰(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 广西 南宁 530022)
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意义与作用
刘佳钰
(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广西 南宁 53002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身韵教学开始出现,其在古典舞蹈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促进学生融合技法与韵律、神韵与气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身韵教学,要求学生准确掌握基本元素,学会将这些元素有效融合,做到“形、神、劲、律”俱备。
中国古典舞蹈;身韵;教学
在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过程中,身韵作为其中的核心环节,对中国古典舞蹈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身韵教学纳入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起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北京舞蹈学院教授李正一、唐满城教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中国古典舞蹈教学从中国戏曲中摆脱出来,从而构建了中国古典舞蹈的理论基础和运动体系。因此,在中国古典舞蹈教学中,必须重视身韵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学与实践的融合,也有利于中国古典舞蹈的进一步发展。
(一)身韵教学促进了学生技法与韵律的结合
在身韵教学还未产生时,中国古典舞蹈教学面临诸多困境,最大的一点在于其与中国戏曲无法分离,作为一门技艺,其训练要求芭蕾化,然而,为了更好地展示其风格,又要求戏曲化。这就是所谓的“两张皮”无法融合的问题,即传统的中国古典舞蹈教学无法将功能性的技术训练与极具艺术表现力的风格训练进行结合,使得教师无法同时兼顾二者。“两张皮”无法有效融合的问题一方面无法培养优秀的全方面的舞蹈表演人才,使学生在舞蹈发展上面临极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严重影响了中国古典舞蹈的进一步发展,其在表现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优势无法发挥。而身韵教学的出现,促进了学生身法与技法的有效统一。身即技法,韵即韵律,通过技法的学习与展示,表现中国古典舞蹈韵律。其本身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典舞蹈在逐步脱离传统戏曲,表现了中国古典舞蹈的独立性与舞蹈性。身韵教学以“韵律”的表现为出发点,通过填充芭蕾的结构,提炼风格特征鲜明且又极富生发性的动律元素,依据自身的运动逻辑及造型规律来加以建构,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在中国古典舞蹈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身韵的训练,促进了学生技法与韵律的结合,一方面能够充分体现其舞蹈性与技巧性,另一方面又严格遵循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散发着浓烈的民族气息。
(二)身韵教学促进了学生身韵和气韵的结合
在神似与形似关系的除了上,与西方文化艺术不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往往更注重神似,如中国传统文化、国画、戏曲等。中国古典舞蹈艺术亦是如此,抓住了神韵即抓住了该艺术表现形式的灵魂,对气韵的训练能够更好地表现其灵魂。气韵即对气息的控制和利用,只有做好气韵训练,才能有效地协调舞蹈演员身体组织,充分调动起神经。只有舞蹈演员在身体组织和神经系统上实现了充分协调,才能让舞蹈演员用身体艺术表现内心情感,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更好地表现中国古典舞蹈的内涵。气韵的训练作为身韵教学的开始,首先要求学生能够对气息进行更好的驾驭和控制。在课堂开始的第一课,往往是要求学生盘腿坐地,通过控制呼吸,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气息的开发训练上,从而将呼吸这一无需人为控制的行为转变为有意识的行为,学生通过这种一张一弛的基本气息训练,促进了身韵和气韵的有效结合。众所周知,舞蹈表演往往是通过肢体的舞动来表现该作品的精神内涵,而这种内涵的表现就需要神韵,学生通过对作品思想情感的理解,通过气韵的控制,将作品内涵通过肢体的舞蹈表现出来。总而言之,身韵与气韵在中国古典舞蹈中是紧密结合的。身韵教学将二者贯通在舞蹈训练的始终,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把握舞蹈作品内涵,促进神与形的高度统一。
身韵教学既是一种技巧性的训练,也是一种风格性的训练。作为技巧性训练,其必须重视身韵中的诸多元素,学会控制元素,利用元素。“提炼元素、发展元素、运用元素,是解决身韵训练之有效办法。”这一观点已经得到古典舞蹈教学工作者的认可。“基本技法、身法、神韵、呼吸、形、态、点、线”等都是身韵训练的基本元素。教师在身韵教学中必须加以重视。在中国古典舞蹈的入门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元素的训练,加强规范性教学,以免学生发生基础的错误。以“踏步”为例,很多初学学生往往无法按照教科书要求,自然站立,他们或者塌腰挺肚撅臀,或者两脚距离过大或过近,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规范性训练,如在“踏步”训练中,一方面严格按照教科书要求学生,另一方面通过各种示范性训练,指导学生明确何为正确的“踏步”姿势,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重复,纠正错误的姿势。
身韵的出现使中国古典舞蹈走向系统化和独立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身韵教学,训练学生掌握基本元素,协调“形、神、劲、律”。
[1]杨喆.以京剧行当为载体探析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艺术延伸和价值乐府新声[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04).
[2]杨德伟.禅境意韵在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中的体现[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02).
[3]李馨.从“舞姿转”的训练谈中国古典舞身韵动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02).
J722.4
A
1007-0125(2015)05-02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