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至2010年国内“东亚共同体”研究综述

2015-06-10 15:19康海宁
卷宗 2015年5期
关键词:国内研究综述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东亚地区合作的深入发展,有关建立东亚共同体的理论构想和政治实践在东亚国际关系中已成为一个倍受瞩目的重要议题。2004年以来,“东亚共同体”的研究成为中国国际关系和地区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重点的问题,学界对其表现出了极大的研究兴趣。目前,学界在这一问题上形成了比较广泛的议题,几乎涉及到了共同体建设的各个方面。有共识也有争议。对2001年至2010年这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研究内容主要集中的五个方面、研究方法的三个研究角度及该议题存在的问题及其趋势三部分,综合阐述该议题的研究成果,以此为该议题的研究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国内;东亚共同体;研究综述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东亚地区合作的深入发展,有关建立东亚共同体的理论构想和政治实践在东亚国际关系中已成为一个倍受瞩目的重要议题。本文拟对2001年至2010年这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研究内容主要集中的五个方面、研究方法的三个研究角度及该议题存在的问题及其趋势三部分,综合阐述该议题的研究成果,以此为该议题的研究尽绵薄之力。

2 国内对“东亚共同体”的研究

2.1 研究内容

在研究内容上,目前主要集中于对东亚共同体的基本认识上,如概念界定、可行性、动力及阻力、实现途径及对策等,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有一部分集中于研究中国的战略选择,有共识也有争议。

1.“东亚共同体”的概念界定

东亚各国对“东亚共同体”这一概念争议很大,主要集中于概念界定中的成员范围这一至关重要的方面,此涉及到共同体的外延如何确定的问题。日本、新加坡等国主张将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等国纳入“东亚共同体”建设进程中来。而中国、马来西亚则主张主要以10+3为框架建设共同体。王勇的《“东亚共同体”:地区与国家的观点》和王联合的《东亚共同体:构想、机遇、挑战》代表了中国学者对共同体成员范围的普遍观点,即认同“东亚共同体”的建设是一个开放的进程的观念,但共同体的成员只能限于东亚国家。

2.“东亚共同体”的可行性

学者们普遍认为,东亚地区由于1997年东亚金融以来国家之间合作意识的加强,合作进程的不断推进,已经初步具备推进建立“东亚共同体”的可行性基础。合作基础主要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讨论。从经济角度,刘江永认为“东亚共同体”能否实现的关键之一是中日韩能否形成自由贸易区;李罗力谈到“区域经济体之间相互的经济依存度和互补度越大,它们之间经济一体化的需求和潜力就越大,它们形成经济共同体乃至其他利益共同体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就越高,这点恰恰是东亚近年来区域经济合作的最大特点和主要趋势。”从政治角度,乔林生认为东亚各国已经初步确立了政治合作关系,形成了一定的安全合作共识,“冷战结束后,从柬埔寨问题解决至今(作者注:2006年)的15年间,东亚地区首次迎来了一个没有大规模冲突或战争的和平时期。这为本地区开展合作提供了最重要的基础条件”。王嵎生认为政治上冷战思维在亚太地区的市场已日渐削弱;“亚太经合组织”(APEC)、“亚欧会议”(ASEM)和“上海合作组织”(SCO)榜样力量的影响日增,这些都表明“‘东亚共同体并不是无意义的空想,而是有一定客观基础和现实意义的”。

3.东亚共同体发展的阻力

东亚的合作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东亚地区复杂的文化背景、难解的历史纠纷、较尖锐的现实与制度性冲突以及难以排除的外在大国因素的综合作用,构成了东亚共同体建设 的多重困难与障碍。学者们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角度多样化。

从经济角度看,东亚区域内经济互补性不足这点是许多学者达成共识的。一方面,区域内发展极度不平衡,国家间经济实力相差巨大;另一方面,区域内国家基本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且区域内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相互之间的经贸互补能力较差,存在着内部竞争情况。“从历史上看,一个没有内部供需互补的经贸合作共同体是不稳固的”。

从军事角度看,日本与东亚国家间军事安保方面难以形成互信合作机制,美日、美韩军事同盟关系与中国实现统一也存在矛盾。过强的日美军事合作会使日本及日美同盟与东亚国家处于军事对立的境地,进而影响更广泛的合作关系。另外,美国对于中国国家统一的介入意味着把日本和韩国拖入与中国的直接对抗中,因而“中国与日韩之间存在着因台湾问题而爆发直接冲突甚至战争的可能性,这一根本性的矛盾是制约东北亚区域合作向前发展的主要障碍”。

4.东亚共同体的实现途径及对策

目前,东亚共同体的建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其实现途径及对策的探究成为该议题研究的重要领域。学者们所提出的角度也是多维的。

从制度方面着手,加强制度建设是拓展共有利益的有效路径之一,它不仅可以加深东亚的合作与一体化,另一个重要功能是让各个成员的行为更透明,更有预见性。如刘子平认为“东亚共同体的建设,最至关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多边外交和多边协调,建立一个从官方到民间的多边东亚合作机制,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互动的多层级的立体制度”。具体来说就是以东亚“10+3”机制为母体建立起东亚共同体的制度基础;以“10+1”机制和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为基础构建东亚各国领导人的双边和多边定期会晤机制;构建第二轨道外交活动机制,促进各国间的非官方合作和交流;以“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G20国会议”等原有国际机制为契机,构建与美国等世界各国交流的平台。刘江永在此问题上也是从制度入手,提出未来10至20年东亚共同体建设可考虑推动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机制升级,努力把“10+3”建成“东亚核心共同体”,并妥善处理好与其他区域合作机制之间的关系。

从经济构建着手的学者也不少。日本的学者谷口诚在其《世界经济危机与东亚共同体》一文中就提到,共同体的建立需回到出发点,即“亚洲货币基金组织”的重新构筑,需要扶植亚洲的债券市场,设立“亚洲投资银行”及建立亚洲共同货币制度。也有学者提出东亚一体化的模式选择应强化经济贸易合作尤其是能源合作,提高东亚经济贸易合作的层次,建立地区自由贸易区和投资区,开展经济技术和发展合作及建立地区经济合作机构。

有的学者从政治安全角度分析实现路径及对策。东亚各国在政治制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建立本地区各国间的政治协商机制,加强各国间的政治认同,有助于缓解和解决各国之间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矛盾与冲突。这种政治合作即健全领导人的定期会晤和协商机制;建立各国政府职能部门间的合作机制;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商;协调地区各国的法律和法规,提高地区各国法规链接度,推进法规培训,消除法律歧视,加深政治信任。通过政治合作增强地区各国之间政治信任度,建立缓解和解决争端冲突的机制,以促进一体化进程。

从国际关系角度论述也比较常见。有学者认为东盟存在的局限性会牵制建构东亚共同体进程,应从区域内大国与东盟间的关系入手,即区域内的大国应当继续深化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在合作中加强东盟与中日韩三国的关系,并促使东盟与中日韩的双边自由贸易区扩展为整个区域的多边自贸区;区域内的大国应当承认并尊重东盟在东亚区域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建构其东盟与中日韩三国间的相互信任,从而消除东盟对区域内大国的担忧与芥蒂;区域内的大国应同东盟积极开拓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中的合作,使东盟无法承担的公共产品置于东亚区域范围内共同解决,逐步建立起区域大国对东亚共同体的主导权。此外,日本是该研究方向的重点领域,尤其是中日关系。日本的转身是东亚共同体的关键。“只有日本率先转身才能换来东亚共同体理念的实践,转身是指日本正视历史问题,并且放弃将中国作为假想敌的战略方针,真正落实脱欧入亚,回归亚洲,东亚的和平联合才回最终实现。乔林生提出,中日间应共同进行历史研究或历史教育;政府间扩大交流,创建各领域的协商、合作或应急机制,制定相关原则;启动中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或自由贸易协定(FTA)的谈判,同时开展具体领域的合作。

有的学者从文化角度给出建议。王作成提出,建构立足于丰厚东亚本土历史资源的东亚共同文化,具备时代性的全球视野,充分尊重东亚各国本土文化间的差异,通过沟通与对话取得共识,以降低文化差异性在构建东亚共同体文化方面的负面效应,更好地培育东亚文化共同认知,以推进一体化进程。王秋彬同样也提出,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多样性太强阻碍了东亚共同体认同建构,“东亚的多样性在向世人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东亚世界的同时,也增加了东亚一体化的难度”,应努力建构东亚认同,培育地区主义意识,启动东亚历史合作研究,加强文化交流。

5.中国的战略选择

东亚地区是中国置身的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经济环境,区域合作与一体化的进程关系着中国的切身利益。因而,中国的学者对该议题的研究十分注重中国战略选择的探讨。很多学者从外交政策着手,首当其冲即与东盟的外交关系。从政治和安全的角度来看,不管经济合作进展如何,日本都将会推进与东盟在政治和安全保障领域的合作。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加入将有助于日本政治目的的实现,因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属于美国亚洲战略“链条”上的一部分。如果在美国的支持下形成了以日本为主导、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参与、东盟配合的东亚政治和安全保障机制,将对中国构成严峻的挑战。因而,中国学者都一致赞同应积极参与东亚共同体,重视东盟并加强与之的全面合作,支持东盟一体化的建设。

从经济角度来说,中国超过60%的对外贸易和资金流入来自东亚地区,一个开放、安全和稳定的地区市场是中国的利益所在。经济合作是提高各个国家福祉和民生利益的关键所在,同时,经济的深层合作也是其他各项合作的基础,是最容易见到合作效益的一个领域。中国应在推进地区经济合作的同时,也要推进政治合作、安全合作、军事合作、防灾减灾合作等更多、更宽领域的非经济合作内容。也有学者指出,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如何尽快摆脱危机,实现经济增长,可以说是每个国家关心的首要问题。但中国尚处于国家的全面发展时期,因此在同美国和亚洲国家进行经济往来和贸易谈判时,必须谨慎,索取利益时必须慎重,不可为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影响国家的发展大局,切忌因小失大。

军事方面,也有专家学者提出相应建议。指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当今后期的世界性大国,让世界最担心的恐怕是我国军事实力的增强和日后可能在地区或世界构成的安全威胁。适当地提高中国的军事透明度,同地区和世界性大国开展军事领域的交流和合作,相应承担世界军事安全领域的责任义务,是利于一体化进程的。也有学者在文化及其它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中国重建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政治文明和价值理念,以“中华经济联盟”(将由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和新加坡形成。第一阶段首先在WTO框架下实现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四方一体化”,第二阶段两岸四地再与华人人口超过70%,汉语言文字得到广泛使用,儒家文化普遍受到认同的新加坡实现经济一体化)为发端和基础,继续大力推动中国与东亚各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是最终促成“东亚共同体”建立的一条上选路径。还有提出东亚多边合作发展应分阶段进行,可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考虑台湾参加东亚多边经济合作的途径。推动东亚多边合作的重要突破口是合作维持和开发能源。

2.2 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学者研究切入点多样化,以欧洲、北美合作经验为切入点,或以文化角度,甚至气候角度都有相关探讨。

1.以欧洲、北美合作经验为切入点

欧盟的一体化进程是先易后难,先经济后政治,对未来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是有启示意义的。学者们通过回溯欧洲、北美合作过程,找出其特点及有启示性的方面,对东亚共同体的构建提出自己的看法。例如,分析欧洲煤钢共同体得以建立的动力,指出其中的一些联盟动力因素是眼下建立东亚共同体所不具备的,应构建东亚共同体所缺乏的核心国家动力;在经济上加强合作,政治上增强互信,团结东亚各国人民;加快人员流动,形成“亚洲意识”;加强东亚国家间的交流、合作,增强国家间的合作意识,建立互信机制,加强东亚地区大国的领导作用,加强经济合作,在东亚一体化建设中长期突出经济融合这一主题;从能源着手,中日韩借鉴欧洲联合首先从“煤钢共同体”出发的经验,为建立东北亚能源环境共同体而努力。

2.以文化构建为切入点

“文化认同基础不牢是东亚合作面对的最大问题之一。”在民族国家观念依然盛行的今天,文化认同更多的指向民族层面,以东亚为价值核心和基础的文化认同感相对较为薄弱,为此,应当从东亚文化的同一性入手,通过发掘和强调东亚各国文化的共性以及加强东亚各国范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构建超越民族的东亚文化认同,使东亚各国朝向更为紧密的统一体发展。赵建民提出,现实中的“历史认识问题”,是直接关系到“东亚共同体”能否迅速建立的前提条件。为促进未来“东亚共同体”区域内的沟通和交流,需要在汉字的基础上创建共通文字,这不是复旧,而是与时俱进的创新。当人们思考构建“东亚共同体”时,在普遍关注经济协作的情况下,尤应重视思想文化观念的问题,因为在东亚各国间的政治的、经济的、外交的问题,不能光靠政治的、经济的、外交的手段来解决,而确实需要从思想文化观念方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越南学者阮氏秋芳认为,东亚共同体不纯粹只是16个国家的总合,而是16个政治体、经济体、文化体和谐的融会。为建立一个实实在在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共同体,各方需要弥补差异、补合分歧、缩短距离。表面上这些差异、分歧和距离来源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实际上,深层次结构性的差异又来源于异国文化、风俗、信仰、心态及精神风貌的冲突和矛盾。

3.以气候与环境问题为切入点

有学者提出可从气候与环境问题入手构建东亚共同体。他提出东亚共同体的构建还存在许多问题,至今仍是设想的最主要原因是各国都从维护本国利益的角度出发,在国家利益上不会轻易让步。可从共同关心的“国际利益”,即气候与环境问题入手,先建立一个“东亚气候与环境合作共同体”,以此打开突破口,促进东亚共同体的早日构建成功。

2.3 存在的问题及其趋势

总体考察学者们这十年的研究,笔者认为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同时也体现了一些比较有意义的研究趋势。

1.存在的问题

首先,过分关注一些宽泛的政策性的探讨,且大多数人提出的政策建言都仅限于一些空泛的原则,缺少可操作性以及对具体问题领域的深入研究。其次,学者们对建立“东亚共同体”表现了过分的关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国内部本身的整合需要,应在结合现实需要的前提下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最后,学者们偏重对共同体建设的经济基础的关注,忽视了共同体建设的政治基础,对于文化基础的研究也处于薄弱环节。东亚要建立共同体,根本的障碍在政治意愿上,只有在这一点上有所突破,各个领域的合作才会深入开展。

2.发展趋势(2004,1;2007,2;2010,25)

2004年4月,由中国外交部主办、外交学院东亚研究中心承办的“东亚共同体:前景与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外交学院召开。2007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国际亚洲共同体学会共同主办“构建东亚共同体的共同机制”国际研讨会。2008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以“东亚共同体:制度构建与区域认同”为主题,召开了学术研讨会。2010年3月,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代表团赴日参加交流协会与日本霞山会共同举办的“针对东亚共同体多角度研讨会。中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学者将来的主要研究趋势。使用建构主义的理论框架研究东亚地区的集体认同和制度建构,必将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注释

[1]刘江永:《鸠山的“东亚共同体”设想与东亚合作前景》,《国际观察》2010年第2期,第12—19页

[2]李罗力:《东亚共同体形成中的若干重要因素分析》,《开放导报》2007年第2期,第32—33页

[3]乔林生:《“东亚共同体”的构建与中国的作用》,《外交评论》2006年第12期,第31—32页

[4]王嵎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东亚共同体》,《国际资料信息》2006年第8期,第38—39页

[5]胡静、吕毅:《浅析“友爱”外交中的东亚共同体构想》,《大江周刊·论坛》2010年第8期,第53页

[6]同上,第54页

[7]王胜今、于潇:《从中日关系的深层矛盾看“东亚共同体”的未来》,《东北亚论坛》2005年第6期,第29—30页

[8]孙衍彬:《东亚共同体:理想中的东亚合作方式》,《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7期,第139—140页

[9]刘子平:《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困境及其化解的制度性思考》,《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0年第4期,第88—89页

[10]刘江永:《通向东亚共同体之路:合作与创新——新形势下的综合性战略思考》,《外交评论》2010年第2期,第59—60页

[11][日]谷口诚:《世界经济危机与东亚共同体》,《南洋资料译丛》2010年第1期,第6—8页

[12]邵忍丽:《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模式选择》,《环球视野》2007年第2期,第53—56页

[13]朱佳:《浅析东盟对东亚共同体构建的作用》,《南方论刊》2010年第6期,第14—15页

[14]孙衍彬:《东亚共同体:理想中的东亚合作方式》,《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7期,第139—140页

[15]乔林生:《东亚合作与中日两国的政策选择》,《日本研究》2007年第4期,第64—66页

[16]王作成:《试论东亚一体化进程中文化认同的建构》,《沈阳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第67—70页

[17]王秋彬:《东亚共同体:挑战与对策》,《长白学刊》2009年第4期,第49—50页

[18]王胜今、于潇:《从中日关系的深层矛盾看“东亚共同体”的未来》,《东北亚论坛》2005年第6期,第30—31页

[19]和春红:《东亚区域一体化的路劲选择——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年第3期,第15—20页

[20]周暄明、掘江正弘:《鸠山内阁“东亚共同体”构想的进展、缺陷与中国对策》,《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第9—10页

[21]乔林生:《“东亚共同体”的构建与中国的作用》,《外交评论》2006年第12期,第31—32页

[22]丑则静:《试析东亚共同体语境下美国外交走向与中国的应对之策》,《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5期,第136页

[23]丁磊:《“东亚共同体”与“中国东亚主义”》,《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136—141页

[24]朱颖:《东亚共同体:东亚合作的目标与方向》,《社会观察》2004年第12期,第28—29页

[25]冯阳希:《从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过程看东亚共同体建立的动力缺失》,《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17页

[26]李宜强:《欧洲一体化经验对东亚区域合作的启示》,《当代世界》2010年第2期,第44—46页

[27]吴疆、陈吉庆:《关于构建东亚共同体的思考——从欧、北美区域合作的特点看东亚共同体的构建》,《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25—26页

[28]冯昭奎:《建设东亚共同体的十大关键因素》,《外交评论》2005年第8期,第9—12页

[29]魏波:《在平等对待他者中构筑东亚共同体的认同基础》,《东北亚论坛》2010年第2期,第36—38页

[30]邵亚楼:《文化认同与东亚共同体的构建》,《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第109—110页

[31]赵建民:《试论构建“东亚共同体”的思想文化基础——从历史启迪与未来追求的视角》,《东北亚论坛》2007年第1期,第113—114页

[32][越]阮氏秋芳:《东亚价值与东亚共同体建立的构想》,《东南亚纵横》2010年第2期,第82—83页

[33]胡怡梦:《从气候与环境问题入手构建东亚共同体》,《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第103—104页

作者简介

康海宁(1984-),男,湖北武汉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历史学硕士。

猜你喜欢
国内研究综述
浅析国内会计准则和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及两地准则趋同建议
国内职业高原(2002—2016)研究进展与述评
国内不动产登记制度初探
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国内二手市场交易模式的影响研究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