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2015-06-10 15:09康维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聆听观察班级管理

康维娜

〔关键词〕观察;聆听;询问;班级管理;班主任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领导者、组织者、协调者,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班级学生的思想脉搏,在管理中就会处于被动地位,管理效果往往不理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是兵术,但在班级管理中犹为重要。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好“望、闻、问、切”这中医四法,使自己成为“扁鹊式”的教师,班级管理才会事半功倍。

一、“望”——看清行为表现

望就是运用视觉,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因为人的神态、表情、言语及动作等是其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班主任通过留心学生这些方面的变化,就能及时了解其思想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安排工作,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对学生个体的观察

班主任应从不同的侧面,选择不同的观察点,多角度、多方位地对学生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

1.课堂上观察学生

我们可以观察有哪些学生的目光不敢与自己相对或飘忽不定;哪些学生听课心不在焉;自习时,哪些学生总是在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下课时,哪些学生匆匆忙忙收拾书包离开等。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细致的观察来做好观察记录,分析原因,制定帮教措施。例如,每当宣布大扫除开始后,一些学生总会率先“抢”到劳动工具,并且干得很认真。也有一些学生刚开始还能认真打扫,但慢慢地就丧失了积极性。还有一些学生在别人去拿工具时有意拖在后面,然后以没有劳动工具为由,在教室内外四处游逛,间或还要评价一下别人的劳动;或是干脆躲在不为人注意的角落,直至劳动结束。劳动总结时,我先表扬那些踏实肯干者,由衷地称赞他们懂事、能干、集体荣誉感强,同时注意观察其他学生的表情(他们或羞愧或无所谓或不屑)。之后,我又表扬那些起初认真劳动者,真诚地夸奖他们懂得劳逸结合,委婉地指出下次“逸”的时间不能过长,同时注意观察剩余学生的表情(他们或更加羞愧或更为不屑)。最后我再“表扬”那些躲避劳动者,谨慎地选择词语并极为赞赏地“表扬”他们的领导才能及处惊不乱,同时注意观察全班学生的表情(大家都很高兴,只是个别学生脸上夹杂着羞愧之情)。以后的卫生大扫除中,班上再也没有出现过偷奸耍滑的现象。自此,踏实做人、团结向上的班风渐趋形成。

2.课间观察学生

在课间,班主任要多走动,留心观察学生的课间活动有无规律性。例如,观察哪些学生喜欢做危险游戏,哪些学生喜欢追逐打玩,哪些学生什么也不干,哪些学生专爱在课间找老师问问题等。同时,班主任应对典型学生、学生的典型特点做好观察记录,认真分析,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对学生群体心态的观察

班主任应观察了解班委会有无经验、威信和号召力,是否关心集体,是否有强烈的责任感;了解班级内各个班干部的引领作用发挥得如何,学生是否能接受班集体的正确导向;了解班干部之间的领导和协作关系是否良好,班干部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有何矛盾等。

同时,班主任也要观察了解班风是否良好,是否有正确的班级舆论、蓬勃向上的朝气、团结奋进的锐气,是否有强烈集体荣誉感,是否有共同的奋斗目标等。

由于学生的心理状况不易察觉,我们需要时时处处做有心人,要注意用心、用情、用爱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于从他们的眼神、表情、行为甚至衣着等外在透视学生的内心秘密和个性特征,特别要注意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出现的典型但又不显著的特征,即发现那些稍纵即逝的现象,以及在复杂背景下被隐蔽的现象,从而摸清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而把握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尤其是对于有积极的或者消极的影响力的那部分学生,班主任应更为重视。

二、“闻”——聆听话语心声

聆听是一种对他人的情感、语言表达的反应方式和增强对他人的情感、情理体验的理解的手段,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使人与人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这好比医生诊断疾病时的“闻”。在班主任工作中,“倾听”同样也是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有效手段。这就要求班主任要耐心倾听校领导、科任教师、家长、班干部,尤其是学生的心声。

(一)聆听学生的倾诉

放下“师道尊严”,真诚地聆听学生的倾诉。就好像医生对待病人,要医病,首先要了解病人的病情,方能提出治疗的建议。在师生沟通中,教师首先要进入学生的情绪和思想观念的参照体系中,以学生的眼光去看“他的世界”,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他的心情”,以学生的思维来思考“他的一切”。惟其如此,才能站在平等的地位上和学生进行沟通,向学生提出建议,而学生也更能接受平等的朋友式的建议和指导。

(二)聆听学生的言论

从学生的谈论中了解学生心中的想法,了解学生关心的事情。每到课间十分钟,我都会到教室跟学生交流。大课间活动中,我带领学生跑步、锻炼、做游戏,时间长了就能了解到很多之前不了解的情况。与此同时,我还设立了一个“班主任信箱”,让学生推荐两名负责任、敢说真话的同学做“同学代表”专门负责,把同学的各种意见定期反映给老师。此外,我让学生组织班级各项活动,拟定方案,集体讨论、表决,教师旁听、点评、协助作最后决策。通过这些活动,实现了学生言其所想,教师“闻”其心声的目的。

(三)聆听家长的反映

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在校外的真实生活及学习情况。在家访中获得的信息,往往能够帮助教师挖掘出更有利于班级管理的一手资料。我班学生小A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由年迈的奶奶监管。该学生在学校很听话,学习成绩也不错。有一天她奶奶到校反映,该生在家里很不尊重自己,有时候还要骂自己,掐自己。听到奶奶的反映,我很是震惊:在学校那么乖的孩子,在家里怎么是另一个样?通过私下交流,我才了解到原来该生的妈妈常常在孩子面前说奶奶的坏话。通过一番耐心的沟通,该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与此同时,我还打电话与孩子妈妈交流,要求孩子每天写一条奶奶的优点,交给老师检查。在教师、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该生现在非常懂事孝顺,还能利用空闲时间主动帮奶奶做家务。endprint

此外,我们还要听班干部的汇报和建议,了解班级工作开展得如何;听科任教师的反映,了解教师对学生和班级的看法等;听学校领导的建议,了解班级需要改进的地方。

总之,积极地聆听如同一把金钥匙,能打开学生的心扉,而理解、宽容、接纳又使我们能够与学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帮助学生保持身心健康,使其茁壮成长。

三、“问”——问明情况缘由

医生诊断病情需要“问”,班主任要想知道班级及学生的情况,更要问得准而巧。通过询问,寻找线索,挖掘细节,以构成清晰的图画,确定学生的需求、希望和担心。

学生需要爱,后进生更需要教师多给一些“爱心”,而这诚挚的爱心则来自班主任亲切的话语和细致入微的体贴和关怀。当学生思想有疙瘩时,当学生之间产生矛盾时,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当班级某种不良风气出现时更需要班主任亲切、真诚的“问”。

在班会活动中,班主任可以借“问话”,把一些原本命令式的管理变成学生的自主管理。例如,班级连续两周德育管理名次靠后了,班主任就应“明知故问”,请几个调皮的学生来谈想法,并向他们询问尽量减少扣分的好方法。在轻松的氛围中,让他们知道遵纪守制的重要性,知道他们自己也能为班级建言献策。

学生的周记是个人心迹的流露,是班主任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有位老教师对我说:“周记本是‘交心本,是赢得学生内心世界的大平台。他们在率真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在小事中呈现着心地的善良。”有个学生叫李瑜,成绩不好,爱耍小性子。我认为平日挺尊重她的,可她在周记中说:“我觉得您偏心,喜欢学习好的,不喜欢差生……”的确,我平时找他们谈心的次数是少了一些,更不用说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了。看来,做到真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需要进一步提高为师的境界。作为班主任,我充分利用周记及时地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

四、“切”——号准思想之脉

“切”之术,不是飞来之功。它建立在前三步与学生及其相关的人和物的基础上所展开的教育行为之上。给学生“切脉”,就是把握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了解他们的“脉象”。在发现问题后,认真观察、仔细倾听、耐心询问,积极开动脑筋去发现新的问题、新的疑点,并不失时机地发现问题的实质,找到切入点,切中问题的要害使问题迎刃而解。比如,在做后进生转化工作时,我们要首先明白,后进生并不是没有自尊心。他们之所以常常对老师、同学采取回避的态度,甚至冒险行事,犯严重的错误等,是因为他们常常得不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和肯定。对于这种矛盾心理,我们要用一分钟批评、一分钟称赞、一分钟订目标的方法,帮助其纠正不良的行为,发展优秀的一面,制订目标并帮助他们努力实现。同时,努力为他们创设平台,加强学习辅导,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例如,我班里有一个学生,骂人、恶作剧、作业经常不做完,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屡屡犯错,怎么办呢?在一次劳动中我偶然发现这个学生劳动起来非常积极,不怕脏不怕累。我及时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了他,还让他当劳动小组长,负责教室外走廊的清洁。回家后他把我表扬他并让他当小组长这件事告诉了妈妈,说老师信任他,让他做了一个小小的班官,这是他从来没有当过的。不过我会私下里指出他的不足之处,采取“先扬后抑”的办法教育他,这样他接受起来态度就诚恳多了,最后我还鼓励他:“老师相信你一定能管好自己。”

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其实就是给学生最大的鼓励。现在他真的变了许多,纪律明显好转,作业也完成了,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积极向同学请教。更可喜的是,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他各科都及格了。

另外,“切”在运用的过程中,需把握三点。第一,一定要突袭。“切”的不是时机是实际,要坚决杜绝一切为检查而做的功课,临时抱佛脚之后看起来很丰满,但实际上效果不好。因此,切记要真实地展示自己,不藏着掖着。第二,一定要分析。这跟脉象确诊后的透析一样,要有深入病理的分析。这种分析可以借助外力,借用工具,但一定要入木三分。第三,一定要中肯。“切”的是要害部位,因此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一切都好。短板分析要中肯,长板分享要及时。

“望、闻、问、切”在班级管理中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不能相互替代。实际应用中,必须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班级情况,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会师中学,白银,730799)

编辑/马茜元 终校/于 洪endprint

猜你喜欢
聆听观察班级管理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浅议
积极统筹协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的有效途径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喧嚣时代如何学会“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