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2015-06-10 03:54:03黄小燕
广西教育·A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师应有效性课文

黄小燕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有效性 建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89-02

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指导小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初步了解、学习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其中朗读课本范文是训练小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实际上,朗读课文的过程,就是语言实践运用的过程。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是学习基础语言的重要阶段,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对于锻炼、发展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传统朗读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朗读训练,没有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导致朗读教学效率、质量低下。要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进行创新、改革,打造有效的小学语文朗读课堂。首先应设定层次化的朗读教学目标,尽可能在教学资源允许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发展空间。具体而言,教师应根据每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设定相应的朗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应尽可能贴近小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突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其次,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朗读教学策略,并且注重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反应,总结学生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次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必须反复朗读文章才可以深入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其中初读课文非常重要。在初读课文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整体感知课文,学习重点字词,掌握整篇文章的大体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初读时必须能够准确读准字音,并且正确解释重点词语的含义。其次,应引导学生理清整篇文章的脉络以及作者的写作思路,使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教师可以先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应的朗读任务,让学生们带着问题,一边朗读课文,一边思考问题的答案。教师应限制朗读次数,文章较短的应自主朗读5~6遍,若文章篇幅较长,则自主朗读3~4遍。由于受认知水平、理解能力所限,学生在自主朗读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时给予指导,让学生们在阅读时将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标记,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探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比如,在讲解人教版语文第十二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教师首先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出现这种事情?你认为这篇文章中最感人的细节是什么?有哪位同学可以有感情地为全班同学朗读这篇文章?”教师提出这些问题后,学生们自由分组朗读文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点评。教师在学生们分组朗读时进行巡视,一旦发现学生出现朗读错误的,应立即进行纠正。这样教学,有助于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整体把握文章大意,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再读深入思考,找出正确答案,欣赏课文

学生们在初读课文后势必会存在很多疑问之处。学生提问后,教师不能马上讲解答案,这样会大大扼杀小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形成懒惰的学习态度,达不到锻炼、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教师应给予学生一些提示,引导学生再次朗读,并在朗读过程中自主探索问题的答案,这样有利于学生自己总结朗读的方法,体会到朗读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再次朗读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厘清文章结构,分析各个部分在文章中的作用,总结文章各部分的相互联系,探索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入了解文章的思想主题。最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自己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第七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时,很多学生不理解诗中为什么写到“孤帆远影”“烟花三月”等美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再次朗读并分析这些美景的特点,从而使学生们感悟出诗句以景蕴涵惜别之情,感受作者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从而学会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这样教学,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品读课文,使学生的情感体悟充满个性

仔细品读的作用是为了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使读者和作者实现心灵的对话,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升华思想境界,陶冶情操。在品读课文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情感交流,指导学生结合文章描述的内容进行想象、联想,将单调、乏味、枯燥的文字转化成一幅幅动态的意境画面。

比如,在讲解人教版语文第十一册《少年闰土》一文时,文章遣词造句准确、贴切,标点符号运用到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故乡童年”画面,教师可以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在脑海中构建一幅童年画卷,比如:“文中描述的故乡美吗?同学们能不能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希望同学们在朗读的过程中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课文描述的情景。”学生朗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海边碧绿的沙地……啦啦地响,猹在咬瓜了”这段话时,教师可以幽默地提问:“同学们刚刚有没有看到闰土的故乡?有没有看到沙地?闰土的故乡美吗?相信很多同学都‘看到了。”这样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语文综合能力。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不断创新朗读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朗读,启迪思维,使学生亲身体会朗读的乐趣,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教师应有效性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6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中国航海(2014年1期)2014-05-09 07:54:30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 21: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