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宇琛
摘 要:弗朗西斯·培根的《论读书》是英文散文中的经典之作,备受中国翻译研究者的青睐。但极少有研究者结合“目的论”对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本文使用目的论对王佐良和水天同翻译的两个版本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得出在散文英译中的翻译中,采用文言文的翻译风格更符合目的论提出的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
关键词:弗朗西斯·培根;《论读书》;王佐良;水天同
一、目的原则
散文具有“形散意聚”、“意境深邃”和“語言优美”的特点。培根的《论读书》希望通过散文的感染,劝诫世人多读书,修身养性。此文不仅是信息类文本,更是表达和操作类文本。译者需要从受众的感受出发。我们首先是将文章第一句话进行对比:
例1: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水天同翻译(以下称为水译):读书为学的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
王佐良翻译(以下称为王译):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for”表明读书的目的在于“delight”, “ornament”, “ability”,使人开心、装饰自己和得到能力的提升。排比的句式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语言的优美和感受到诸多益处。水译本的句式结构虽然也是三个名词的并列,但却不能体现排比结构所带来的节奏感。
例2: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that is some books are to be read only in parts; others to be read, but not curiously; and some few to be ready wholly, and with diligence and attention.
水译:有些书也可以请代表去读,并且由别人替我作出摘要来;但是这种办法只适于次要的议论和次要的书籍;否则录要的书就和蒸馏的水一样,都是无味的东西。
王译: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
原文一共48个词,水译69字,王译与原文毫无二致,皆是48字。目标文与原文的完全对等令读者真实地感受到原文的节奏。“替我作出摘要来”表达平白,过于口语化,破坏了散文的美感。培根当初写《论读书》时将读者群设定为上层社会文学修养较高的人,水译的口语化与原文的受众者身份和知识水平不相符合。
因此,王佐良先生的翻译版本更能体现出作者培根的写作目的,让读者更受鼓舞和得到更好审美的享受。在源语和目标语目的的一致性上,王先生的译本显然更胜一筹。
二、连贯原则
汉斯·弗米尔提出的连贯原则包括语内连贯和语际连贯。前者要求译文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及在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即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程度决定。两者的关系是:语际连贯次于语内连贯。
例3:For expert men can execute, and perhaps judge of particulars, one by one; but the general counsels, and the plots and marshalling of affairs come best from those that are learned.
水译:因为富于经验的人善于实行,也许能够对个别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加以判断;但是最好的有关大体的议论和对事务的计划与布置,乃是从有学问的人来的。
王译: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水译使用直观的白话文,易于理解。王译采用文言文句式和成语,用词考究,凝练优美。语内连贯要求译文从目标语的语言习惯出发传达原文的信息。英语常用并列结构,汉语用语简洁,王译的“纵观统筹”“全局策划”等四字结构调整了原文冗长的形容词并行结构,使翻译更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两者的翻译都符合汉语表达的方式,但王译融入文言文更能体现中国语言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从语际连贯来看,水译将原文中的“expert men”直译为“富于经验的人”比王译的“练达之士”更忠于原文。“those that are learned”水译为有学问的人,实现了对原文词汇的完全忠实,王译进一步延伸译成好学深思者,紧扣主题,揭示了培根蕴含的逻辑:读书不仅是好学,还应该深思,好学只是提升的第一步,深思才能得到长足的进步。
采用直译的水译本能够更符合语际连贯原则,而采用转译的王译本却更符合目标语汉语的表达方式,也更能体现汉语文化的精髓,具有更大的交际意义。
三、忠实原则
翻译不是简单地以原文本为基础的转换,应该针对受众传递源文化信息。不能照搬“等值”和“忠实”。
例4: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 sloth; to use them too much for ornament is affection; to make judgment wholly by their rules is the humor of a scholar.
水译:在学问上费时过多是偷懒;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王译: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在水译句子的结构和长度上与原文一致。王译版本琅琅上口,不仅有对原文内容和写作风格的忠实,更忠实原文和目标文的文体。从句法来看,培根采用“to”动词不定式作主语引导的简单句,在二三个分句中将“studies”用了代词“them”和“their”来取代,避免了词汇重复繁琐和冗长的效果。王译在后两个分句中也省略了“读书”这个词,直接将“ornament”和“make judgment”作为主语,符合原文的句式结构和目标语中文言文用代词替代重复出现的词这一语言惯例,真正做到了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内容和形式上的完全忠实。
四、 结语
目的论将翻译的视角从由“忠实”和“对等”引发的争论转向了对目标语语言习惯和受众的感受的关注上。王佐良和水天同的两个翻译版本都很好地体现了对原文的“忠实”,但是,比起使用白话文的水天同版本,采用文言文风格的王佐良版本更能同时符合连贯原则里的语内交际和语际交际原则,体现散文凝练优美的特点,也更好地实现培根吸引读者多读书的的目标。在中英散文的翻译中,采用文言文的翻译风格能使原文与译文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