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祝庆
以前总觉得对于数学,学生会做题就好了,不必要讲出来的。有时间甚至说有些数学问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连思维活动都常受到控制,课上出现机械、单一的问答,学生失去表现的意愿,形成低年级课堂热热闹闹,高年级课堂冷冷清清,毕业班课堂鸦雀无声的局面。
本文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说数学”的能力。
一、置身题目情境,说题目意思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凝练性、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题意的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审题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学生把自己置身于题目情境中,用自己的话说题目意思,理解题意的效果肯定比较好。
融入情境,说题意,本人觉得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基础以及教材的内容灵活选用合理方法。
1.聊天式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3页的例题,很多学生对于“一套衣服”不理解。当然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很大的关系,但我认为其中也有学生在读题时没有真正融入情境。如果在学生读题之后,让学生进行聊天式的对话将“一套”说清楚,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就不在话下了。
2.复述式
低中年级的学生对于纯理性的数学语言比较“感冒”,往往没有耐心读下去。但如果我们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将题呈现,在学生复述故事的同时让学生充分地理解了题意。如“小明家养了35只鸡,28只鸭,如果每只鸡一年可以产13千克蛋,每只鸭一年可以产12千克蛋。这些鸡、鸭一年一共可以产多少千克蛋?”学生若能这样复述:“小明家养了35只鸡,每只鸡一年能产13千克蛋,还养了28只鸭,每只鸭一年可产12千克蛋。小明家养的这些鸡和鸭一年总共能产多少千克蛋?”这就说明学生对题意已真正完整地理解了。
不过对于此年龄段的学生复述的要求不可过高,只需要讲清楚“有谁”“做什么”“要求什么”就可以了。
3.分解式
数学注重实用,教材中有很多问题涉及实际应用的问题。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读了好几遍,可就是无从下手。很多时候不是学生不会,而是学生对于生疏的问题不会分解成已熟悉的知识。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4页第9题“一个自选商店门口的装饰牌是等腰梯形。它的上底是16米,下底是22米,高是3米,油漆这块装饰牌[每平方米需用油漆1千克],50千克油漆够不够?”很多学生从油漆方面考虑根本无法解决,而如果让学生说说题目中告诉我们“梯形”“上底”“下底”“高”等条件有什么用意吗?知道这个有什么用吗?从而将难点转化,学生解决这类问题就不难了。
二、有效利用插图,说已知条件
新教材与老教材在表现形式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寓题于图”。新教材有时并不把所需要的条件都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将条件暗含在图中,只有对插图进行有效利用,才能将题解决。
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9页第9题,要求大米和面粉一共有多少千克?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大米和面粉的袋数和每袋大米和每袋面粉的质量都需要学生从图中获得。解决这类问题时需要学生自己将已知条件说出来,才能顺利地解决问题。
再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91页的例题,文字的只是说2人从家里出去学校,经过4分在校门口相遇。要求两家相距多少米?靠文字无法解决。如果仔细观察插图,学生很容易就会说出这是一道典型的相遇问题:①两人家在学校的两端②要求“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就是求两人分钟共走的米数。当学生通过插图,说出以上要点时,本题就能解决了。
三、勇于动手画图,说数量关系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还不多,部分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尤其是在解决一些几何方面的问题时,往往采用的是“空手套白狼”的策略,对了就对了,错了也不知道为什么错,怎么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教给学生根据题意画图的本领,并引导学生利用所画的图将题中的数量关系说出来。
如:“一个等腰梯形的一个底角是其顶角的2倍,它的顶角是多少度?”在学生对于顶角和底角的知识在脑中还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形象时,就特别需要学生把文字转化成图,然后可以知道5倍的顶角是180度。
总之,我们要根据教学需要,及时进行角色的转换,由学生适应教师的教,转变教师去适应学生的学,配合学生的学。师生之间成为新知识的共同学习者,探索者和倾听者。让学生有足够表现和表达自己思想的勇气和机会,促使学生亲历学习的全过程,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动手、动口、动脑、去行动、去讨论,创造性地进行学习,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唱主角的“舞台”。在这种民主、宽容、和谐的环境中,学生说数学能力充分发展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萌发,显现。
学子·上半月2015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