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为例

2015-06-08 00:30陈映丹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改革教学

陈映丹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旅游与文化学院,重庆 401520)



基于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为例

陈映丹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旅游与文化学院,重庆 401520)

摘要:在对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将职业岗位所需的综合技能培养渗透到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尝试探索出一条适合该校发展的、有高职特色的英语教学新路子。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提升了学生在将来职业岗位上的英语应用能力,达到了让公共英语课程为专业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的目的。

关键词:核心职业能力;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一、高职公共英语现状分析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服务于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目前,我国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涉及面广,在新的发展时期,高职公共英语教学面临诸多问题。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为例,一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目标单一,未能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二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过分注重基础,缺乏对英语在职业中运用的通盘考虑;三是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应用性不强,且应试倾向严重,难以满足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学生所学内容与将来工作岗位脱节;四是各部门、教师甚至学生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公共英语变成只是课程设置的需要;五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受制于大班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授课难度大,难以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职业能力培养。上述问题导致学院学生在顶岗实习前,缺乏职业或岗位群所需要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就业竞争力不强。

为了适应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结合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的实际,进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变革长期沿袭的公共英语学科体系与教学体系,建立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与特色的英语综合实践课程与教学体系,是一项涉及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核评价等改革的系统配套工程和重要基础工程。

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核心职业能力”是指人们在教育或工作等各种不同环境中培养的通用的、可迁移的能力。该能力能有效地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灵活性、适应性和机动性。通过对一般性社交、职场及目标岗位实际使用英语的场景进行细分,以职业导向为主,提炼若干知识点和能力点,并结合学院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实际,整合成具有共性特征的技能模块,用作听说读写的教学素材,从而形成基于“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崭新教学内容。

1.重新定位教学目标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研发现,高职高专毕业生在企业中使用英语最多的场景是接听电话、业务接洽、生活接待、产品介绍、客户服务。这些场景涉及最多的就是英语听说能力。此外,草拟信函、发邮件、起草报告、写备忘录、填写表单也占了相当的比例。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因此,基于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要重点实现两个具体目标:其一,着重提升听说和写作能力,做到学以致用,即可以用英语进行日常的涉外交流,具备基本的英语写作能力;其二,将公共英语教学和专业教学紧密衔接,以职业群为背景,以工作过程为线索,实现公共英语教学的工学结合,做到学以致用[1]。

2.引入ESP教学方案,改革课程设置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设置既要反映学生将来职业发展的逻辑规律,也要反映不同阶段的工作岗位对从业者在英语方面的具体要求。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阶段和不同阶段的工作岗位对英语的要求,鉴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公共英语课程只开设两个学期的实际情况(传媒系只开设一个学期),对该课程实行模块化设置,将基础英语划分为三大模块:传统基础英语模块+通用职业能力模块+职业拓展能力模块(如下图)。

3.选取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围绕实际工作的需要,按照不同语域在职场环境中出现的频率编排教学内容,在形式上尽可能地用真实素材再现话语场景,使课堂成为日后工作的模拟环境, 体现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理念。以工程造价和旅游管理专业为例,“职业拓展技能(ESP)”板块主要掌握以下能力:造价专业需要掌握与该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能用英语读、写投标书、协议书、投标保函、履约保函等常用信函。旅游管理专业需要具有较强的听说能力,掌握游客接待、酒店入住、景点介绍等涉外导游业务所需的英语交际能力。

在口语和听力教学中,主要采用交际教学法。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际性活动,使学生获取真实语言环境的机会。写作教学以任务教学法为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安排学生完成写作训练任务,如协议书等。通过课堂教学培养与职业能力相关的英语应用技能。

4.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体系

随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公共英语考试由单一的知识继承性考试,逐渐转向知识、能力、技能、素质并重的考核,实施以形成性评估为主、终结性评估为辅的考核形式。具体来讲,学生的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形成性评估)和期末考试成绩(终结性评估)两部分组成,前者占总成绩的60%,后者占总成绩的40%。平时成绩为形成性评估,形成性评估包括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估。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建立在教师评估的基础上。在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进行评估时,教师发挥的作用是多维度和多层面的。教师需要示范学习的方法和评估的方法,帮助学生自评,管理学生学习,制定有效、合理的评估标准,并在整个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和支持,与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组织学生收集和编辑学习档案(Portfolio)。学生Portfolio包括出勤、作业、发言次数、小组活动、项目报告、收集的音频和视频资料、课堂活动的参与等。

期末考试反映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考试内容包括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来引导高职学生关注英语学习过程,关注英语的应用及职业的关联[2]。

三、总结

在对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实施基于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结合专门用途英语(ESP),将教学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着力提高就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英语知识、技能,以期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融入核心职业教育理念,满足各职业岗位群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方玉琴,肖得钧.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探索——以机电大类高职英语课程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

[2]刘艳.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英语的课程改革为例[J].职业技术,2013,(4).

(责任编辑:刘东旭)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he Core Vocational Competence——Taking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Institute for Example

CHEN Ying-dan

(School of Tourism and Culture,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Institute, Chongqing 401520,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survey of the current English learning state of students from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Institute, this research proposes the perme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ence cultivation required by the post into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and tries to explore a new English teaching method suitable for the college development and with higher vo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practice teaching activities, this method elevates the students’ applied English competence needed in their future post and realizes the purpose of making public English courses serve the vocation and students.

Key words:core vocational competence;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1-0149-02

作者简介:陈映丹(1981—),女,重庆人,讲师,硕士,从事英美文学、高职英语教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4-10-03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5.01.067

猜你喜欢
高职公共英语改革教学
改革之路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改革备忘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基于泛在学习平台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设计
基于慕课的高职公共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协作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