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迪
(1.黑龙江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学院,哈尔滨 150080;2.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 15008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基于教研工作的职业感悟
李迪1,2
(1.黑龙江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学院,哈尔滨 150080;2.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 150080)
摘要:从教研工作的职业角度,审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多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并分析值得反思的问题,以期通过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研工作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绩;问题
一、引言
当代教育体系的特征呈现出它正在经历一场持续的、不间断的适应、改进、变革的过程,最后达到部分改革,尽管这种改革并没有根本改变现有的体系和实践,但它通常是产生更深远的、具有革新性质变化的前兆[1]。
我国自2001年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已历时13年。在这十几年中,各种争论不断,有成绩,也有需要反思的问题。作为教研人员,在这样的背景中,有必要重新思考和规划教研工作的发展方向,对课程改革进行自我领悟与反思。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成绩
1.促进教师对知识观进行重新认识
教师能对本身的角色,以及在教育教学中需要发挥的作用有了重新的思考,并进行了实践探索。正如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巡视员朱慕菊所说,新课程给教师带来的变化表现在他们的知识观的变化。以前认为知识点是最重要的,通过改革,现在对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等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如:他们认为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同样重要,表现在他们对学生个性与潜能的承认和关注上;表现在他们更多地去设计一些师生互动的情景或契机,灵活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上等。
2.学生的变化令人耳目一新
通过课程改革,学校、教师更加重视探究性课堂、互动式交流、共同式学习等,包括贫困地区的孩子在开放、自信的程度、与陌生人的交往程度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也大幅增加,有效课程也在逐渐建立。
3.传播了先进的教育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首先,体现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并首次提出“三维目标”的教育目标,具体指出了对学生应关注的三个维度:一是知识与技能,即关注学生学什么;二是过程与方法,即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什么,需要通过什么方法来学习;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进一步强调了学生培养中育人的意义重于知识的传授,反映出为社会培养的人才高素质重于高分数,需要的是全面发展健康的人才。三维培养目标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对学生培养的三个关注视角,帮助学校、教师、家长重新审视及确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促进“以人为本”先进教育理念的实现。
4.带动了基础教育的整体变革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带动下,修订了新课程标准,确立了全新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理念,建立了新的课程文化、课堂文化、教研文化、管理文化,构建了一种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研员,学生与家庭,学生与社会之间民主、开放、科学、平等的对话关系,对学校国家课程的实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5.基本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程体系
通过2011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加大了新课程体系宏观建构力度,如建构了“三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体系,引领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制定,改革了学业水平考试,初步构建了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引发了全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入学弱势人群的关注,推动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推动了教师职称制度、教师聘任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明确了中国未来教育的走向。
6.推动了考试评价制度改革
新课程的评价体系在于促进学生对自我以及他人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以及对未来的计划。正如朱慕菊所说:“综合素质评价要求以学生自评为主,同学之间互相评,教师们互评、家长参评,这个制度本身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综合素质评价,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己对他人的评价,而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也是在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价,通过这个评价的过程,知道自己要关注什么,是否客观,对自己进行反思等。虽然这样的评价体系还不一定完全在学校公平、公正、彻底地进行,但是相对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未来课程评价的基本趋势,有利于考试评价体系的改革。
7.收获了“民生”教育资源
新课程实施之初,并没有将涉及民生的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医疗保障、生命教育等纳入重点教育内容,但是随着民生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成为核心话题,以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深入人心,这些问题也逐渐纳入了中小学新课改的视野,不得不说,这是新课程实施所始料不及的,也是值得庆幸的收获。
三、值得反思的问题
1.期望设计与实际推进的巨大反差
有的省份率先进行了课改试验,针对中、高考的学生进行评价改革,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和表现占30%。结果很多家长公开反对,甚至上街游行,他们反映,这样的评价不合理,在这样一个社会诚信度不高的时期,只有统一的考试才能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公平,而学校对学生的平时评价难以体现公平、公正,结果可想而知,这样的试验被迫叫停。课改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改革,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进行改良,但是在应试教育大环境根深蒂固的背景下,国家的体制初衷却与社会认可度、家庭认可度的实际相矛盾。对此,熊丙奇教授认为,由于基础教育存在严重的不均衡、中考高考制度以学科考试分数作为单一的选拔依据、社会的人才评价体系看中学历等因素的叠加,家长们只能从孩子很小时就特别重视教育投入,也更重视分数。
2.新课程的亮点无法闪耀
学者温儒敏针对目前新课程存在的问题,不无遗憾地表示:“从根本上说,就是当年设计的课改方案中的一些亮点,在后来的推进中没有很好地凸现出来。”笔者认为,温儒敏所说的亮点应包括:一是综合性学习。提出综合性学习的初衷是为了打破文理科的分隔界限,打通各学科,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是在实际的推进中,初中能稍微体现出一些,高中基本上是做不到的。二是学业水平考试。设立学业水平考试的初衷,类似于国外的会考,主要考一些基础性课程,难度中等水平,目的也是希望通过会考对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分层,分出想继续深造入大学的,想进入职业学校的。这个设计很好,但是现实中很少有家长愿意让孩子读中职,尤其是现在大学普遍扩招,入学率很高,没有理由读完高中不考大学,而且中国传统的世俗观念“学而优则仕”根深蒂固,家长想让孩子出人头地,所以一般读到高中的,家长绝大多数都愿意孩子继续深造,而中职生被认为是“工人阶级”的蓝领人才,属于“苦力”,所以很少有家长支持孩子读职业学校。三是选修课。选修课的设计是想扩大孩子兴趣的选择点,让孩子自主选择课程的空间大一些,培养孩子的个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九年前,有高中在实施新课程之初,就将高中的六个学期分成阶段,前两个学习教授必修科目,后四个学期学习选修科目,每门科目设立多门选修课,但是实际的课程运行效果却很糟糕。因为之前在高中要到第四个或者第五个学期才准备高考,但是加入多门选修课后,高考复习时间被挤压,使得学校不得不把高考复习时间前移到高一第一个学期,这是之前十几年不曾见到的。同时,为了保证高考的必考科目,有的学校对选修课的时间进行限制性挤压,例如北京市有些城区规定选修课不能超过三门,有的学校甚至要求不允许学生自己选择。
3.教学方法作秀行为严重
教学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课程的教学目标,取决于教材的具体内容,取决于教学对象,取决于教学环境等因素,但总之一句话,以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为准绳,适合就是好。但是各学校、教师为了体现出学校在新课程实施中的理念贯彻,不顾课程的目标等要求,坚持课堂教学一定要体现出学生的自我探究性学习,一定要有小组的合作学习探讨,一定要有课后延伸的家庭作业,一定要有多媒体辅助的声、光、色的视觉盛宴等等,于是课堂慢慢地变成了一场视觉体验的“秀场”,神化了某种教学方法。笔者认为,这是一种矫枉过正的行为,它偏离了真正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一以贯之的思想就是要摒弃束缚学生手脚的旧的形式,而是进行批判的融合,将有利于本土的教学成果广为实践应用,而接受式学习、记忆性学习和自主式学习等传统的学习方式,依然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仍然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不是要摒弃这样的传统学习,而是主张新旧教学方法的融合,扬长避短,从学生的主体出发,从本地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出发,适当为之。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
(责任编辑:侯秀梅)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1-0078-02
作者简介:李迪(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教研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从事地方课程和课程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2014年研究生创新科研资金项目“黑龙江地方课程实施研究”(YJSCX2014-137HLJU);2013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省重点课题“中小学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JB1213008);2011年度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海峡两岸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比较研究”(11D030);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我国东北与台湾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比较研究”(12522236)
收稿日期:2014-11-19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5.0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