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杉 李雅源
摘 要 信息技术类教学越来越受到各个学校的重视,结合目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将翻转课堂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构建一套“课前学习,课上测验、讲评、答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进而实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适应时代需求,提高学生的升学率及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就业竞争力
在我国,目前已经开始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和教学实践。国内的一些学校在“翻转课堂”实践中走在了前面,比如山东省杜郎口中学、重庆聚奎中学、上海市杨思中学、南京市九龙中学、合肥师范附小以及广州市海珠区第五中学等等。其中“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方面还是空白,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信息技术教学必须积极参与相关的教学模式改革。
本文主要就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进行分析。
一、研究背景
1.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在学生方面,很多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类课程不重视,认为内容过于简单、学了也没用、内容枯燥等,学习主动性非常差。
大部分学生学习压力大,加之对于未来感到迷茫,学习状态不好。还有的学生有畏难心理,稍有坎坷就萎靡不振。有的学生崇尚实用主义,认为能及格就好,但其实学得并不扎实。
其次,在教学现状方面,学时有限,一般为24~32学时左右,教师的讲解时间和学生的上机实践时间很难平衡。教师讲解时间多了,学生亲自上机实践的机会就很少,造成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足;教师讲解时间少了,学生上机实践就会遇到很多问题,最后还是需要教师占用实践时间去讲解。
另外,“广播式教学”模式单一,在机房授课,都是“一对多”、“一刀切”式的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无法做到从实际出发和因材施教。
2.翻转课堂应用于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外时间由传统的学生做作业翻转为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进行自主学习或者协作学习,并提出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课堂时间由传统的教师授课翻转为经教师的帮助和同学的协助答疑解惑。彻底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的主导权完全转移到学生身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
在以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日益进入信息时代。在信息化环境中,学校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媒介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其中,“翻转课堂”就是这种变革的具体体现。
实现“翻转课堂”的第一关键点是通过“微课程”将知识传播出去。为了完成这一步,我们首先需要录制“微课程”的软件,目前摄像设备及桌面录屏软件都很普及,这一步实现不存在障碍;其次,学生能够方便地下载或在线观看“微课程”,为此我们开发了相应的“微课程”网站,供学生下载学习。同时,网站上还有专门的讨论区,可以实现在线交流。
实现“翻转课堂”的第二关键点是通过课堂的精心组织,来检验课前“微课程”学习的效果,并针对“微课程”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
实现“翻转课堂”的第三关键点是课程本身,信息技术类课程操作性很强,不需要太多的理论铺垫。这样的课程特点也决定了“微课程”的内容学生可以独立学习,从而奠定了“翻转课堂”的基础。
有了这三方面的保障,证明“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类教学中是可行的。
二、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1.研究目标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目的是检验这种教学模式是否适合“实践型”课程,同时总结出这种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2.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两个不同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高年级学生采用传统的“广播式”教学模式;低年级学生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高年级采用的“广播式”教学模式,具体是教师课堂上讲解各个知识点,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做练习,最后收集学生练习的结果作为评价依据。低年级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是,教师安排学生课前在网上观看、学习相关教学视频并练习,课堂上首先是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回收试卷,针对测试题目进行讲解,最后采用“随机数”的方法抽取学生试卷进行点评。没有被抽到的学生试卷由助教帮助批改完成,所有试卷按照A(90分以上)、B(80分到89分)、C(70分到79分)、D(60分到69分)、E(60分以下)五个等级划分,并制定相应的加减分方案。
3.研究过程
(1)数据分析
首先是对高年级采用“广播式”教学模式的等级分布进行了分析,根据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主要对Word、Excel、Ppt这三部分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的数据对比,我们不难发现,通过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信息技术的成绩在Word、Excel、Ppt这三部分内容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提高。
(2)问卷调查
教学结束,对采用翻转课堂的低年级3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分别从操作练习时间、学习资源形式、自学能力、喜欢程度4个维度调查,旨在了解“翻转课堂”对实践教学的影响以及学生对翻转课堂的看法和建议。
问卷调查中学生的建议主要有:可否鼓励学生参与视频再造;视频中的语言能否更加生动;案例能否更加丰富;关键步骤能否放慢演示速度;测试时间能否再延长一些;网上讨论区有时没人参与,有点冷清。学生的这些建议都非常中肯,也是我们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三、结论
1.翻转课堂应用于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
(1)翻转课堂有利于因材施教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因材施教,极大地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网站自由获取所需学习资料,同时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教师指导下制定学习计划,任意选择相关资料、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和学习方法,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进度。
(2)翻转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使课堂成为了“考场”,在这样的压力驱动下,大部分学生最开始就积极地投身课前的“微课程”学习,剩下的那部分学生,经过几次考核公示,也会意识到课前学习的重要性。“翻转课堂”实施一段时间以后,课前仔细看视频并进行练习,俨然成为一种习惯,这种没有教师在场的学习习惯,实际上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翻转课堂有利于教师对课程精益求精
“翻转课堂”使教师的讲授内容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被任何人观看,任何人都可以对视频进行评价,作为教师肯定会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这促使教师对课程进一步“深加工”,从某个角度来说,“翻转课堂”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4)翻转课堂有利于教师进行课堂管理
“翻转课堂”使教师在课堂上从单纯的传播知识角色,慢慢地转变成课堂的组织者、管理者。由于知识的传播更多放在了“微课程”中,使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抽身出来,更多地组织学生学习、测验,更多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
(5)翻转课堂有利于客观全面的考核评价
每次“翻转课堂”都会有相应的客观、真实的测验成绩,让苦于不知如何客观全面评价学生平时表现的教师得以解脱。这种评价不仅可以覆盖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还可以覆盖学生课下预习、复习的表现。
2.翻转课堂应用中的局限及解决办法
(1)学生方面的局限
学生方面存在着这几个问题:对于全新的教学模式感到茫然;未购置电脑,没开通网络;自控、自学能力的缺失。这些因素都制约着“翻转课堂”改革的效果。这里主要是发挥学生助教和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学生助教会定期到寝室督促、检查学生课余时间观看视频的情况,把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教师反馈,教师会不定期地到寝室走访,了解视频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是督促学生开展课前视频学习。
(2)教师方面的局限
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对于视频制作软件需要学习掌握;对于全新教学模式的理解和应用;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课堂角色转变等。在新员工入职培训中,应设置相应的培训课,讲解“翻转课堂”的相关知识和录屏软件使用方法。在录制视频的过程中,对于教师的要求比普通课堂要求更高,因为视频要求短小精悍,在十几分钟内讲清重点难点,还要吸引并启发学生。在录制视频的过程中,最好是以团队的形式展开,这样大家可以对录制的视频从多角度去分析,通过讨论借鉴,不断激发灵感。
(3)环境的局限
“翻转课堂”环境的局限主要有:教师录制教学视频如何传播;学生自学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怎么在线交流;练习需要的素材去哪里下载;学生下载学习教学视频能否记录;课后能否再进行相类似题目的练习,进行知识的巩固等。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搭建一个在线的学习交流平台来解决,目前已经上线了一个“第五课堂在线学习网站”,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实现以下功能:教师可以上传编辑教学视频和学习资料,设置观看权限;学生可以登录下载相关的教学视频和学习资料;设置了在线交流版块,每位教师都是一个版块的版主,可以发起讨论,也可以管理版面;记录学生学习的轨迹;在线测试模块,可以编排试题满足学生课后练习、单元测验或者期末测验的需要。
(4)评价考核方案的局限
依托“翻转课堂”中每次测验的结果和教师的课堂管理,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期末成绩。借鉴国外的评价体系,制定了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翻转课堂”后的评价方式——“相对评分法”,具体方案如下:统计计算期末卷面和平时表现的综合排名;制定评分等级和所占比例;把相应排名的学生放在相应等级中进行期末最终成绩的计算。
算法如下:
学生排名在A级:
学生最终成绩
=90+(卷面分数+平时成绩)×0.5
学生排名在B级:
学生最终成绩
=80+(卷面分数+平时成绩)×0.5
学生排名在C级:
学生最终成绩
=70+(卷面分数+平时成绩)×0.5
学生排名在D级:
学生最终成绩
=60+(卷面分数+平时成绩)×0.5
……
在信息技术教育上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让大家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体验到了这种教学模式带来的变化,感受到了这种模式的优势。当然,“翻转课堂”在我国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它的教育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值得为之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杂志,2014(2).
[2]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2).
[3] 邵华.微课理念引导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成人教育,2014(5).
[4] 叶平.教学模式:从“广播式”向“交互式”演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1(3).
[5] 李艳坤.基于翻转课堂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践教学实证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9).
[作者:赵杉(1979-),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系讲师,硕士;李雅源(1983-),女,四川雅安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外国语系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