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与范式

2015-06-05 08:21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范式议论文故乡

◎ 徐 飞 赵 飞

徐飞:2014年12月11日,我去上海松江二中参加海峡两岸写作过程指导教学研讨会,在论坛交流中,听到较多的一个关键词是“支架”。王荣生教授在总结时,频频使用“支架”“过程化指导”等关键词,标示着话语系统的转换,中国写作教学也将随着学理基础的确立而将迎来转型的机遇。

“支架”,本来是建筑学用语,指为便于工人施工而找寻的脚手架。作文的支架是指语文教师为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而为学生提供的写作帮助。

关于作文支架的分类,当前还没有统一说法。有按知识维度来划分的,也有按认知过程维度来划分的……但我认为,不管是按哪一种分法,写作支架都是基于学生写作的障碍而设计、提供的。

我们所讨论的另一个关键词是“范式”,此“范式”不是作文教学的范式,而是作文学习的范式。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写作时可资借鉴、模仿的范文或内在图式。

赵飞:提起“支架”与“范式”,我想首先绕不开的是“经典”。经典可能是一个概念,它一定是由若干文学作品组成,是人们在长期阅读与体悟中积累沉淀下来的。

这些经典一定是学生们写作中最重要的支架与范式,每一位有过写作经验的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体会。不重书籍作者名头,没有受到误导或蒙蔽,但一直根据自己的心意去反复阅读一本书,我想这样的书一定是值得尊重与守护的,这也是读者自己心中的“经典”。

学生借鉴的可能是经典的大起大合气势,深邃的思想,隽永的言语,细微的描写。经典的创作手法或许不是最重要的参照范式,但经典书写者的深邃思想和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却是学生必须要借鉴的范式和支架。有些经典作品或许无形可抓,但其中一定有其神,学生在写作时,这种“神”恰好支撑着每一位学生的精神坐标、价值取向,引导学生的写作不拘泥,不俗气。

很多大家最初的创造就是从经典作品中吸收营养,找寻范式与支架。著名评论家雷达曾经呼吁要给广大的青年作者一个“经典背景”,雷达先生虽然没有直接说这些经典可以成为青年作者的写作范式与支架,但言外之意也透射出了经典成为写作的范式与支架的重要性。鲁迅、老舍等作家也或多或少在写作时受到经典的支撑,在他们的作品中依然可以找到一些经典作品的影子。

(图/牛 力)

所以,没有经典的支撑,没有经典作为写作者精神的底子,就很难有特别好的文章出现。

徐飞:我认可你的观点,但有句话我觉得还要商榷。你刚刚说,经典的创作手法或许不是最重要的参照范式,但经典书写者的深邃思想和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却是学生必须要借鉴的范式和支架。你认为更应该从“道”的层面去借鉴,这很深刻,但我认为,“支架”与“范式”更应该是具体可感的技法、策略,是可触摸、可凭借的“脚手架”。

比如,韩少功《我心归去》是一篇经典课文,这篇文章有丰富的写作资源可供开发,可以在思想上给我们以启示,也可以在语言、结构、思维上给我们提供范式。我们且看下面这段文字:

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

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它不是商品,不是旅游的去处,不是按照一定价格可以向任何顾客出售的往返车票和周末消遣节目。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

这三段文字属于“自问自答”,而这样的思维恰恰是我们的学生写议论文所欠缺的。很多学生在写议论文时,满足于表面滑行,而不能抓住矛盾深入分析。比如,让学生写作“故乡”话题的议论文,大多数学生都是以下构思:

心系故乡

故乡承载着游子们无法抹除的思乡之情。

看看鲁迅,这样的伟人不也一样思念故乡吗?

再看看汉高祖刘邦,内心牵挂的,依旧是那一块土地,一个被称为故乡的地方。

再看现今,年终春运,一张张殷切的脸,无不显示出人们对回到故乡的期盼。

再看看已回到故乡的游子们,脸上无不洋溢着笑容。

心系故乡,愿万载后,吾魂魄犹回故乡。

这类“以叙代议”的议论文非常普遍,学生之所以不会议论分析,原因在于没有找到议论的发力点,不会抓住主要矛盾设计高质量的问题,于是我就以韩少功《我心归去》的三段为例,要求学生围绕“故乡”,用“为什么”进行发问,以下是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

为什么再好的他乡总抵不过自己的故乡?

为什么人总是渴望离开故乡?

为什么选择离乡却又渴望归乡?

为什么人总漂泊在旅途不能归家?

为什么心安即可找到“吾乡”?

……

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用“怎么办”“该怎样”等句式进行追问,学生提了下面这些问题:

在他乡与故乡之间,该如何选择?

故乡在“沦陷”,我们该怎么办?

离乡后却又渴望归乡,到底该怎么办?

人生是一场苦旅,该怎样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除了“心安”外,还有其他方法帮助“归乡”吗?

……

我继而引导学生从这两组问题中挑选相互关联的两个问题进行回答,并告诉他们,这就构成了议论文的主体部分。这就是“问题支架”,给学生写议论文提供了议论分析的有力抓手。

赵飞: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我认为,思想、内容可以成为支架和范式。比如,地域色彩强烈的作品,就可以是学生习作时的范式与支架。每一个人所生活的区域不一,那么地域文化给予他的冲击和感受就不一样,因为地域影响了他们的创作灵感、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在他们的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再比如汪曾祺的“高邮系列”、莫言“高密系列”、贾平凹的“商州系列”等,这些地域性特强的文学作品或多或少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思维甚至是写作方向,如同一个磁场在无形之中影响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与物,所以,地域性的作品也是我们平日教学中主要的阵地。

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学生,你非得让他去书写城市生活,书写自己未曾接触过的领域,即使写出来的文章文采不错,但其核心实质部分依然是干瘪的。因为他的天地在广袤的农村,炊烟、野花、田埂才是他们熟悉的物件,老师们完全可以把此类的文章进行集中归类,帮助学生找出其中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形成“范式与支架”,这样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紧紧贴上去,真正做到肌理、血脉完全吻合,那么这风雨沧桑的土地孕育出的那些美好记忆和甜美的形象才会次第涌出。

徐飞:是的,内容也可以成为一种支架,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难题。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内容与形式两个层面,对“支架”进行归类?这样就能将“问题支架”归入内容层面来理解。学生写作时往往不知写什么,我们可以通过“支架问题”引导学生从“无话可说”到“有话可说”。

我曾跟学生们讲,写议论文,其实就是自我提问再自我回答。关键在于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我给学生提供过一组有利于思维递进的问题:(1)这则材料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2)面对这样的矛盾,我的观点是什么?(3)我如何界定我观点中的核心词?(4)我的观点是针对社会上的哪些现象提出的?(5)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有哪些?(6)古今中外有哪些相似或相反的事例?(7)这类现象有怎样的价值或弊端?(8)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这样的八个问题等于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支架,有利于他们思维的深入,也为写作找到了合适的角度与内容。

一些典型范文其实就是回答一连串的问题,我们可以“变范文为问题”,引导学生将典型佳作还原为“问题链”,还原作者内在思维活动的思路。比如上海位育中学郝宇骢同学的高考佳作《他们》,一共六小节,我引导同学们将文本还原为六组问题:(1)“他们”指谁?对立面是谁?(2)“他们”的特点是什么?(3)“他们”有哪些人?意义、价值何在?(4)站在“他们”对面的“我们”有什么特点?(5)“我们”从“他们”身上获得了什么?(6)面对“他们”,“我们”该怎么办?进而帮助同学们理解郝宇骢同学议论展开的思路。

除了范文外,概念图、思维导图、正反合过程表、鱼骨图等都是有效的写作支架。我在教学《假想论敌,让论证更严谨》一课时,借助了图尔敏论证模式(如下图),帮助学生对这种思维图式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赵飞:你说的这些支架是学写议论文很好的方法,记叙文写作也有一些很好的支架与范式。但我们谈的“支架与范式”,很可能被认为是一种形式的选择与设置,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因为形式的精彩有时会迎来内容的丰厚。如同一只碗,让你想到里面应该放入什么东西,但内容永远超过形式,我们只要给学生提供这样的一只“碗”,至于里面放入什么东西,关键是学生自己的选择。写作中,他们饱满的语言、强劲的想象力以及一切可以调动的表现手法才是真正属于“碗”里的东西。

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运用“支架”与“范式”应有三个警惕:

第一,类型化的泛滥。这是我们首先要警惕的。有些教师在参加中、高考阅卷时惊讶地发现,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学生作文,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无论是文体风格,还是选材,甚至是语言形式都是一样。可以肯定这些学生绝不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也不是共同看了哪一本书“化”出来的。那原因在哪里?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指导中,过分依赖“支架与范式”的形式建构,缺乏对文章气脉、文理、格调等方面的指导,久而久之,所有的学生集体“患病”,这是一种过分依赖与急功近利的心理在作祟。

第二,偏执性的存在。受一些青春文学或者网络文学的影响,学生的阅读视角已经偏离,我们不奢求学生们去读经典名著,也不期待他们能在阅读中找到精神坐标,但是,我们不能被一些“伪文学”蒙蔽双眼。这是一种严重的偏执性写作趋势,这种存在不是无缘无故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支架和范式的强烈冲击和影响才得以形成。

第三,创新性的缺位。教师在指导时,因为有了范式与支架,久而久之便产生了思维的依赖性,自己的思考和创新完全没有。甚至,教师在指导时无意中扼杀了这些创新的因子,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并不是自己内心深处积累沉淀的东西,或许只是为了迎合我们的“支架与范式”。所以,我们在指导中更要警惕创新性的缺位。

徐飞:你说得很深刻!我们在平常的教学、生活中应有意识地积累可供学生写作学习的范式,但支架不应该成为固定的写作模式,从而束缚了写作者的才情。写作学习的支架不应该成为建筑支架,而应该是心灵支架。提供支架不是我们写作教学的最终目标,写作教学最终要撤离支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自己去寻找支架,但更要帮助他们将支架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系统,建构属于自己的心灵支架。

猜你喜欢
范式议论文故乡
故乡的牵挂
议论文阅读专练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走在故乡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