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ESP教学初探

2015-06-05 23:16赵娟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ESP教学高职英语

赵娟

摘 要:本文由普通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指出运用英语ESP教学理论的必要性,初步探讨了跨学科合作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ESP教学;高职英语;学科合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034-01

一、普通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与英语ESP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共同问题:普遍沿袭普通高等教育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简称EGP)教学模式,以一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通过等级考试为目标,即使有的同学在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或大学英语四、六级中取得好成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任缺乏相关行业的英语能力。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没有建立起适合于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没有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导致英语教学与社会和学生的需求相脱节,学生所学知识与实用能力有着很大的差距。英语学习存在费时、低效的现象,高校英语教学存在的缺陷已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应实现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的结合,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提高英语应用和实践能力。不少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通过富有特色的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 ,简称ESP)教学途径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学校的自身竞争力。ESP英语即专门用途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通过ESP教学可以使学习者具备在该学科内使用英语的交际能力。它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建立在需求分析和教育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学方式,学习者因工作需要而产生学习动机,并以学习者达到能实际运用为首要原则。

作为一种语言教学方法,ESP和EGP既是并列关系,又是接续关系。就高职高专院校而言,其英语教学可分为两个阶段:基础阶段为EGP教学,训练学生的基础语言技能,帮助学生认识并掌握英语语言的普遍性,为学生奠定良好的英语基础。英语应用能力A、B级或国家四、六级考试;专业阶段为ESP教学,以提高学生英语实用能力和专业英语能力为目标,解决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没有掌握或尚未完全掌握的专门的行业英语知识和技能问题,帮助学生逐步具备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某专业学科交流的能力,在职业范围内运用这门语言的能力。作为一个完整的语言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合起来的教学体系,ESP强调从专业的需求出发,探求一种英语与专业相结合的方式。它以实用为导向,与职业紧密结合,注重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ESP提出整个英语教学要“以学生需要为中心”,而且认为,要把英语作为手段或工具来学习运用,而不仅仅是作为一门语言学科。ESP学习者不是为单纯的语言目的学习语而是要通过语言去学习某个特定专业课程。它是一种针对性特强、以实用能力训练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方法,符合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和客观实际。将其引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对转换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提高英语教学效率,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开展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教学,即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达到“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实施ESP跨学科的合作教学

合作教学(team teaching或joint teaching)也叫协同教学,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教师共同参与同一课程的教学,共同对同一学生群体的教学负责。参与合作教学的教师可以来自相同或相近的学科,也可以来自完全不同的学科。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高职合作教学教师队伍是真正将ESP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保障。作为教学工作的实施者,ESP教师对于整个ESP教学至关重要。教师必须具有跨学科的知识,能够找出专业与英语的切合点,即必须具备业务能力(英语与教学)、学习能力(目标情境)以及人际能力(与专业教师合作)。在教学中专业人员或专业学科的专家和语言教师共同担任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合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由专业人员协助语言教师更好地进行其教学。在这种合作教学中提供协助的一方为专业人员,其可以不参与具体的课堂授课只,充当专业顾问的角色,负责协助语言教师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提供参考书目等。而担任教学的一般都是语言教师,负责分析专门用途英语和情景、评估教材以及相关的资料、组织教学、评估学生的成绩,编写教材等。这种合作具有灵活性和随意性,专业人员和语言教师的合作既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其合作内容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要求和合作者的意愿灵活确定。这种合作是一种双向过程:专业学科的专家可以帮助ESP教师更好地了解语言学习者语言使用目标情境,同时,ESP教师可以帮助专业学科的专家了解学生面临的语言困难。由此可以看出,在合作中提高教学,在教学中促进合作,使教育资源可以得到有效整合,ESP合作教学中的参与者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并且互惠互利、共同提高。

跨学科合作教学是实现高职ESP教学目标和落实教学内容的有效手段。它采用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合作教学的方式,弥补个体的不足,从而保证高职院校逐步建立起一支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都过硬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师队伍。合格的ESP教师可以为学习者创造更加自然的英语学习环境,帮助学生从英语中学习专业知识,从专业中回顾英语,实现跨学科之间的迁移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更起到提升职业技术能力、增强职场竞争力的作用。

三、结论

将ESP教学模式引入高职英语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跨学科合作教学,提高专业英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将有助于推动建立适合高职特色的实用英语教学模式。因此,改革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要进一步落实“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要求,重点突出ESP教学。ESP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能为高职英语学习者高效地获取职业或专业所要求的语言交流形式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通过合作教学可以把人们对教育结果的关注引向对教学过程的经历和体验的关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在合作中提高教学,在教学中促进合作,使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开放,民主的教育模式逐步形成。

参考文献:

[1] 王蓓蕾.同济大学EsP教学情况调查t[J].外语界.2004,(1):35—42.

[2] 段 平.专门用途英语的研究与发展[J].国外外语教学.2000,(3):23-27.

[3] 陈 媛.在合作式的ESP教学中谋求教师自身的发展[J].琼州大学学报.2006,(2):38-39.

猜你喜欢
ESP教学高职英语
网络环境下ESP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ESP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中医药院校开展ESP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需求分析理论视域下高校ESP英语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