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动员在UFC赛场失利的原因探究

2015-06-05 14:35申洪山李金龙
山东体育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腿法格斗赛场

申洪山,冯 龙,李金龙

(1.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社体部,山西太原 030006;2.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

中国运动员在UFC赛场失利的原因探究

申洪山1,冯 龙2,李金龙2

(1.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社体部,山西太原 030006;2.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观察和访谈等研究方法从整体上系统地将中国运动员在参加UFC综合格斗赛事的比赛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着重研究中国选手在UFC赛场上暴露的问题,探究其在世界主流格斗赛事UFC的实战对抗过程中不占优势的原因,从而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中国运动员;UFC;失利原因;探究

UFC(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是当前世界上水平最高的MMA赛事,比赛中允许选手使用各个门派的格斗技术,可以站立格斗,地面格斗和使用各种锁技。UFC的比赛场地是一个八角形铁笼,因此又被称为“笼斗赛”,其创办的目的就是为各个门派的各种格斗术提供一个相对开放统一的竞技平台。UFC赛事创办20多年以来,受到了全世界格斗迷们的欢迎,截止到2015年3月1日,UFC赛事已经举办到了第184期,有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可以通过电视和网络收看到UFC系列赛事的转播,UFC综合格斗赛事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引起了巨大反响,每年都能吸引很多新的粉丝。目前UFC已经成为了奖金最高,格斗水平最高的MMA综合格斗赛事,与此同时UFC也指引了世界格斗界的发展方向。中国目前也在积极发展MMA运动,河南电视台的“武林风”栏目目前就有举办MMA综合格斗赛事,并且受到了武术爱好者的好评。

UFC赛事虽然风靡全球,并且在中国也有很多UFC格斗迷,但是直到2015年2月,UFC赛场才出现了5位中国运动员的身影。而且中国选手总共出战11场,战绩为4胜7负,TKO对手一次,被TKO四次,而这11场次的UFC赛事全部为副赛。基于国内外学术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中国运动员在UFC赛场的研究。国内对于UFC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其传播运营、发展趋势、市场化发展等的研究,还有就是一些UFC综合格斗赛与其他格斗赛事的对比研究,针对中国运动员在UFC赛场的相关研究尚处空白。因此本文探究中国运动员在UFC赛场失利的原因显然很重要也很必要。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观察、访谈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2 中国运动员参加UFC比赛失利的成因探究

2.1 散打格斗技术特点不适应UFC赛场

表1 中国选手在UFC赛场上使用的格斗技术

从表1能够看出,参加UFC的五位中国选手都有练习散打的经历,而且都获得过散打冠军头衔,UFC比赛中主要有立式格斗与地面格斗两种格斗方式,立式格斗中我方运动员主要是以散打格斗技术进行攻击与防御,然而UFC的比赛中有很多地面格斗场景,散打技术主要是“踢”、“打”、“摔”,其中并没有相应的地面技术,所以如果让散打运动员出身的中国选手去打地面格斗的话,就显得比较外行了。地面寝技技术较为丰富的巴西柔术受到广大UFC选手的青睐,中国的五位选手也都练习了巴西柔术的技术,以弥补散打格斗技术在寝技方面的劣势。虽然中国选手为了UFC比赛全面提升了自己的格斗技术,但是在比赛中还是暴漏出了其寝技技术的不足。因为其长时间参与散打训练,比赛中带有着散打的特点。散打是发源于我国的一项颇具民族特色的格斗技术,它传承了传统武术攻防格斗技术中的精髓。主要技术包括拳法、腿法和摔法。其中,拳法为直拳、摆拳、勾拳、鞭拳、刺拳等技法;腿法为正蹬腿、后摆腿、扫腿、鞭腿、侧踹腿等技法;摔法则为击头抱腿摔、拉臂过背摔、挡抓击腹摔、直拳别腿摔、击颌撞胸摔、插裆扛摔、下潜摔等摔法组成。腿法和摔法在散打比赛中属于运用频繁的两类技术。UFC比赛中运用的格斗技术则比散打更加多元,UFC多元化的格斗技术囊括了拳法、腿法、摔法、肘击法、膝击法、掌法、锁技、寝技等各项各具特色的格斗技术。因此使得比赛中运动员有着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也使得比赛更富有变化性。

表2 散打比赛与UFC终极格斗比赛的技术对比

通过表2的二者格斗技术对比,我们能够发现:第一,中国散打比赛跟UFC格斗比赛技术在拳法、腿法的技术上基本相同。UFC比赛由于受到美国文化背景的熏陶,在拳法的练习上更多的以拳击的训练方法为主,擅长重拳,组合拳的技术。相比之下中国散打的拳法则在力量上和组合速率上稍显不足。第二,中国散打在技能上,最为注重腿法,腿法是散打中进攻采用的主要技术,主要有赖于腿的攻击范围比拳更长,力量也更大,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散打比赛,腿法的得分率很高,散打界中素来有“拳打三分脚打七,赢人全凭脚下击”的说法。结合中国散打与国外格斗术的比赛,我们也能够明显地看出中方运动员在腿法进攻上的优势。相比中国散打对腿法进攻方面的优势,UFC格斗技术中对腿法的依赖性便没有那么强。虽然UFC的腿部技术与散打相比相差不大,但是选手在运用的频率与效果上都不及中国散打运动员。第三,在摔法上两者有一定差别。散打主要技术特点在于灵巧多变,擅长借力使力。UFC选手的摔法则更加简单实用,注重结果,更为依赖力量。由于散打规则中规定一方运动员倒地后另一方不得继续进攻,而且摔倒对方可以得三分,因此散打训练中会着重练习摔法与防摔技巧。UFC的比赛中摔倒对手不得分,摔法只不过是将格斗从站立向地面的一项过渡动作,格斗过渡到地面之后再使用寝技将对手降服。虽然散打在摔法上具备绝对优势,但是摔法并不是UFC格斗制胜的重点。第四,散打没有肘击技术、膝击技术和寝技,这也是中国散打与UFC实战格斗最大的区别所在。但在实战场景之中,在没有规则限制的情况下,不可能缺少上述几项格斗技术。散打作为一项格斗技术而言,缺少了关节技击和寝技的技术,无疑严重影响了散打的实战威力。

表3 中国运动员参加的11场UFC比赛中立技和寝技的使用率

中国运动员在11场比赛过后的总战绩为4胜7负,其中KO对手一次,被KO四次。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运动员参加的11场UFC比赛总共耗时117分钟,比赛过程中格斗选手的格斗方式主要有站立格斗和寝技格斗。其中站立格斗用时一共为67分钟,占据总时间的57%,寝技格斗(也就是地面格斗)用时一共为50分钟,占据比赛总时间的43%。从寝技在比赛中的使用率来看,可以看出寝技的好坏对于选手在比赛中的表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11场比赛中总共出现了5场KO,而这5场KO全部发生在地面格斗当中,由此可见寝技对于实战格斗的重要性。UFC贴近实战,符合格斗术存在的根本意义,即最快、最狠、最有效的制服对手。所以各门派格斗术在UFC赛场的战绩能够从客观上来反映其实用性。寝技是一项以地面技击技术为主的格斗技法,主要是使用反关节技、锁技、拿技等技术手段制服对手,使对手丧失进攻能力。它有点类似于中国武术的擒拿。但是散打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剔除了中华武术的实战精髓“拿”技,所以散打在寝技格斗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参加UFC比赛的中国散打运动员在参赛前为了弥补自己在寝技方面的不足都学习了巴西柔术,避免了中国散打没有寝技技术的尴尬。但是短时间的突击加强并不能掩盖寝技技术的不足。第五,通过对二者取胜方式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规则对散打运动和UFC运动的发展起着导向性的作用。散打主要通过点数来分出胜负,UFC则是通过KO与降服,所以双方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与比赛战略制定上就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中国运动员受散打影响深远,所以在比赛中带有一定的散打的特点,散打技战术在UFC中并不十分占据优势,这也从客观上决定了中国运动员的成绩。

3.2 中国运动员参加国际顶级MMA比赛的机会有限

中国格斗选手与国外优秀格斗选手的交流途径,大多通过参加商业性赛事,主办方的办赛目的,往往受到利益驱使,拿中国功夫对抗外国格斗术为噱头,煽动一些不理性的爱国情绪,从而博得眼球。盈利性为目的的比赛,有其很大的弊端,对于双方运动员的交流,常常带来很多负面的消极影响。例如,我们在本土举办中外对抗赛事,打输了就背负了羞辱国家的“罪名”,与观众心意不合,也使得主办方的利益蒙受损失,这都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那么,比赛在如此心理的影响下,很容易就丧失本真的面目,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主办方为中国的对抗赛中,裁决处理上明显偏向中国散打。绝大多数的比赛规则,都为国外格斗术技法的真实发挥戴上了镣铐,使得对手对比赛结果的公正性多有诟病。MMA赛事的出现和发展,使得比赛的公平性得到了保证。成为了真正检验选手技术水平的非常理想的舞台,而这样一个平台,却很长时间以来鲜见中国运动员的身影。原因之一,就是中国选手从各方来讲,并不具备成熟的迎战UFC的条件,从客观上来说,作为世界顶尖的职业格斗赛事的UFC,参赛的选手基本上也都是签约的职业选手,参加比赛获得比赛奖金是这些拳手的收入来源。而中国高水平的职业格斗选手太少,主要以散打运动员为主,并且集中在国家队和省队,是以体制解决收入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格斗界职业化水平低,成为了选手参加UFC比赛的资格的限制。UFC联盟毕竟远在大洋之隔的美国,选手若想实现参赛的梦想,仅凭一己之力是难以实现的。这个过程,必定离不开经纪人或是相关人员为其组织和筹备,然而,中国运动员中,仅有极个别顶尖选手可以有这样的条件。因而,中国运动员要踏上UFC的八角笼赛场还有相当漫长的一段路要走。

3.3 中国运动员的心理负担过重

中华武术在我国人民心中,是国粹的代表,是国家孔武力量的象征,是我国国力和国家形象的代表。这样的认识和理解,早已经深深地植入到了中华儿女心中,在对比世界各国格斗术的同时,人们不自觉地会有“月是故乡明”类似的先入为主的想法,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在潜意识中偏袒中国功夫,认为中国功夫所向无敌,势不可挡。后期在武术的全球传播化进程中,传播媒体把这种其实带有虚空性质的说法,又推向了难以控制的新高潮: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功夫电影大卖叫座,风靡世界,中国功夫也在全球范围内广为人知。营造出的中国武术的无所不能的神奇色彩已经蒙蔽和遮挡了人们对中国武术应该有的客观认识。MMA诞生以前,各个格斗术之间的较量切磋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平台。早年曾有过的“中国功夫VS美国职业拳击”、“中国功夫VS泰拳”、“中国功夫VS跆拳道”等比赛,虽然比赛冠以中国功夫的名号,而代表中国功夫的实则中国散打。由于邀请选手的水平、比赛规则的限制等都使得比赛的结果往往是我方胜多负少,这样的比赛,又有多少信服力可言呢。随着近些年来MMA综合格斗比赛的发展,K-1、UFC等高水平赛事组织的诞生,为各种格斗术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下切磋比拼提供了可能,格斗迷们也因此热衷于此类赛事。UFC作为全世界最顶级的格斗赛事也拥有着最为广大的观众群体,其影响力非常巨大。在一个全球瞩目的平台背负着“事关国家形象和民族荣辱”的重担,再加上高关注和高曝光率,运动员早已丧失了格斗比赛最应该具备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得失心成了一道看不见摸不着,但却作祟多端的坎儿。“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成功尽享功名利禄,失败终生备受冷落”已经成为中国竞技体育界普遍的现象。相对而言,国外的运动员则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压力,从参加比赛的意愿,到获得的比赛结果,乃至比赛中所需要的费用,所赢得的回报,都只关乎自己,没有任何人、任何舆论可以操控和左右。中国运动员与国外运动员有着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而我国选手在参加UFC比赛之前肯定会考虑的非常谨慎,尤其对于那些名将而言没有绝对的把握绝不会轻易参赛的。即便去参加比赛,过重的心理压力下,犹豫、怯弱等早已干扰了正常的发挥。作为中国功夫的代表之一,是否有勇气去面对失败,培养和保持真正成熟的客观心理状态,成为决定中国运动员在UFC赛场取得好成绩必须迈过的一道考验。

3.4 中国运动员的训练方式与UFC选手的训练方式有差距

运动项目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规则的制约,这一点在如今体现的更为明显。散打在训练时无论步法、拳法、腿法、摔法等都长期囿于规则的范围之内进行训练。即便涉及到实战,也是在散打自成一家的规则体系下进行的,在同项目的竞争中,问题并不明显,但是一旦走出家门,脱下了规则的套子,就变得不知所措起来。UFC在形式上更接近实战格斗,格斗技法也完全没有限制,散打运动员若是参加UFC的话,地面技术的缺陷会成为左右比赛胜负的关键问题。笔者在研究了大量UFC比赛录像后发现,决定比赛胜负的主要战场还是在地面,寝技技术的优劣成为了选手能否获胜的关键因素。散打规则规定对方在倒地后不再允许进行击打,胜负主要以打点得分为主,因此我国散打运动员向来在寝技的训练方面处于劣势,而没有高超的寝技技术若想在高手云集的UFC赛场雄起是不现实的。而反观征战UFC的选手,其日常训练是一到两种技术为主,同时吸收各家之长。而从教练员角度来说,UFC的选手的训练能够得到专业教练的指导,而教练往往自身都是有过UFC实战经历的“过来人”,专业化程度很高。以张铁泉为例,张铁泉是中国第一个参加UFC垫场赛的中国选手,他的出场开创了我们进军UFC的第一页。但是,即便是张铁泉,寝技方面也是其弱项,而中国又没有专业的MMA训练馆,张铁泉只能聘请外国柔术教练安迪为其指导,来训练自己的地面技术。所以说散打规则限制了其在实战过程中的技术运用,导致了以散打为主要格斗技术的中国运动员实战威力的不足。

3.6 中国与西方国家格斗文化背景的差异

中国的竞技武术是从传统武术中慢慢采用西方的竞技模式而形成的。而中国的传统武术历来十分注重武德、武道的修为。习武之人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这种伦理道德对自己的约束。这张道德之网大致由武德伦理规范、习武中的意志品质和体现为“内圣外王”的侠义精神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儒家思想对中国武者的影响十分巨大。“仁”和“礼”尤其成为儒家思想中影响中国武术的两大主要元素,强调“中庸”与“和为贵”。因而,在我国的武术文化中天然有着一种抑制竞争的思想意识,许多习武者将注意力更加集中在内修,而不热衷冒险、冲突和对抗性质的竞争活动。中国含蓄内敛的哲学思想与西方世界更加强调主动争取,主张独立个性,冒险竞争,实用主义哲学为西方的主流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西方人更乐于向传统和先例挑战。他们在武术格斗的理念上更加强调武装自己的身体,充沛的体能和拥有绝对力量的肌肉成为他们“坚固的铠甲”,格斗项目的技击性与这样的意识形态的追求十分切合。正是这种挑战自然,挑战自我的冒险精神,决定了西方人争胜好勇的性格。正是受西方体育思想的影响,我国演化形成了竞技武术,散打等竞技形式的体育项目,但是以中庸和谐为核心的文化思想教育下的中国运动员,或多或少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让他们参加简单粗暴直接的UFC赛事势必会经历一段转化和适应的过程。西方搏击术着眼于超越极限,以科学化、系统化、定量化的大负荷训练来换取傲人的成绩;而中国武术则强调循序渐进,适可而止,一切遵循自然,以人为本。传统文化的差异也是导致中国散打格斗技术在实战过程中存在缺陷的原因之一。

4 对中国运动员提升UFC比赛战绩的建议

4.1 加强中国运动员训练中的力量训练,增强拳腿在比赛过程中的打击力量,从而使技术在实战中更具威胁。力量是格斗的基础,技术是依托力量来完成的,所以注重力量训练可以增强中国运动员格斗技术在实战当中的威力。

4.2 中国运动员应向国外优秀格斗术学习膝击术、肘击术与寝技技术。这些技法在实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选手的实战能力较弱主要是受到上述三项技法的制约。

4.3 要调整训练目标。中国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当中要更加注重体能和抗打击能力的训练。这两项是中国运动员的软肋,已经多次在UFC比赛中显现出来。除此之外,也要加强自身KO技术的练习。中国选手风格相对偏软,只有在训练中着重练习,才能在赛场上有所表现。

4.4 中国选手要放下沉重的心理负担,客观地去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而武术界人士也应当去正确引导观众的心态,加大对散打运动员输掉比赛后心理的关怀。增加中外功夫的交流机会,在实战中总结,失败中提升。

4.5 从目前来看,中国运动员在UFC赛场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精神层面、文化层面、物质层面等等都有涉及。也与MMA综合格斗赛事在中国发展的程度低有关。随着中国国内MMA赛事的发展,定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高水平格斗运动员。

[1]张文天,刘明亮.中国散打与西方拳击的体育文化比较[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1).

[2]张新萍.美国精神与竞技运动文化关系的阐释[J].体育文化导刊,2004(12):50-52.

[3]刘明亮,高静.中国散打与美国综合格斗体育文化比较[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03).

[4]Kane.鏖战曼彻斯特—UFC105欧洲之战[J].拳击与格斗,2010(01).

[5]李际麟.对2011年UFC终极格斗比赛中技术运用的分析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

[6]曾恒辉.武术散打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4):120—122.

[7]张峰.武术散打国际化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6(6).

[8]毛浓选.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攻防格斗应答能力”训练前后的对比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5).

[9]倪红莺,朱瑞琪,李俊峰.武术散打新旧规则下散打技术运用状况的对比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

[10]张君舫.对散打运动中技术特点及其作用的探究[J].读与写(教师教育),2008(9).

[11]邓炯.巴西柔术:四两拨千斤—与巴西柔术馆长安迪一席谈[J].体育博览,2004(02).

[12]付玉龙.“勇气的力量”—2009年日本年终大赛[J].拳击与格斗,2010(02).

Research on causes to the failure of Chinese athletes in UFC stadium and countermeasures

SHEN Hong-shan1,FENG Long2,LIJin-long3
(1.Dept.of Social Physical Education,Shanxi Polytechnic College,Taiyuan 030006,Shanxi,China;2.P.E.College,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030006,Shanxi,China)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study,mathematical statistics,logic analysis,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to mak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competitions of Chinese athletes in UFC on thewhole.We focus on the problems exposed by Chinese athletes,explore why they do not hold advantage in the competitions,and then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Chinese athletes;UFC;failure;countermeasures

G819.19

:A

:1009-9840(2015)02-0054-04

2014-12-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武术文化的学校传承研究”(编号:13BTY040)。

申洪山(1968- ),男,山西太原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腿法格斗赛场
论散打训练中腿法的正确应用
张伟丽 格斗玫瑰
基于解剖学基本面的跆拳道腿法分类
跆拳道腿法与散打腿法的差异研究
第八道格斗料理
格斗料理
张开印散打比赛中腿法技术运用的分析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