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雷,杨世勇,陈 锐
(1.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院,福建福州 350000;2.贵阳学院,贵州贵阳 550005;3.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4.宜宾学院体育学院,四川宜宾 64610)
举重半蹲挺技术的运动学特征研究
王 雷1,2,杨世勇3,陈 锐1,4
(1.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院,福建福州 350000;2.贵阳学院,贵州贵阳 550005;3.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4.宜宾学院体育学院,四川宜宾 64610)
半蹲挺技术近30年来无人进行深入研究,但近期运用该技术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在增加。运用三维运动学的方法以石智勇为研究对象,对其半蹲挺技术进行运动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半蹲挺技术在预蹲阶段应采取膝关节、髋关节角度同时减小的“双屈式”预蹲技术;在预蹲时角速度变化上应采用缓慢-加速-减速的节奏,采取积极预蹲为后面发力创造有利条件;在上挺发力阶段,膝关节、髋关节角度变化方向应一致,且应同时达到最大角度,以更好的实现身体的协调用力;半蹲挺与箭步挺相比在杠铃回落距离上并未体现出明显差异,但相对箭步挺,半蹲挺有着更低的撑铃位置,举起同样重量的杠铃时可以有效减少做功,在发力时对杠铃速度的要求相对箭步挺也相对较低;由于半蹲挺在发力时前后支撑面积远小于箭步挺,对运动员的平衡性和柔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半蹲挺与下蹲挺相比杠铃回落距离更短,可以有效降低杠铃下砸力。
举重;半蹲挺;运动学;石智勇
挺举是竞技举重比赛的第二种举法。挺举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即提铃至胸和上挺。提铃至胸和上挺是两个紧密衔接而又结构各异的动作。在上挺动作的技术中,目前有箭步挺、下蹲挺和半蹲挺三种,其中又以箭步挺最为常见,下蹲挺次之,半蹲挺最为少见。从技术要求看,下蹲挺和半蹲挺技术特点类似,其掌握难度要高于箭步挺,但从人体解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角度看,下蹲挺和半蹲挺技术在完成更大重量的上举中拥有其核心优势。与箭步挺相比,下蹲挺支撑具有用力均衡、协调和充分,动作自然符合习惯,有利于运动员发挥最大潜力举起更大重量。但是下蹲挺对平衡能力要求较高,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协调性以及对平衡的把握能力,要求运动员掌握优秀的技术[1]。半蹲挺与下蹲挺相比,主要区别在于下蹲挺在上挺发力后采取全蹲支撑,而半蹲挺则在上挺发力采取半蹲支撑,后者在杠铃回落距离上明显小于下蹲挺,有利于减小杠铃回落时间和下砸力,同时也更便于支撑后的起立。
举重是我国的奥运优势项目之一,学界对其研究深入且广泛。通过检索发现,以“举重”为主题的相关研究始自1959年,至今合计文献1700余篇。半蹲挺作为三种上挺技术之一,相关研究一直较少,在中国知网以“半蹲”或“半蹲挺”为关键词或主题或篇名进行搜索,发现只有4篇相关文献,且全部发表于上世纪80年代,分别是1983年(2篇),1984年和1986年。从1986年算起,已经有近30年时间未有针对性研究。但近年来包括我国的石智勇、苏达金和亚美尼亚的马蒂罗斯扬等一部分优秀选手陆续都在运用这一技术。从成绩视角看,运动员运用不同的上挺技术均能够创造优异的成绩。半蹲挺相对箭步挺和下蹲挺两种上挺技术在掌握难度上相对较高,使用的运动员较少,希望本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我国举重事业的持续辉煌作出一些贡献。
研究对象为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男子举重比赛的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石智勇,其基本情况如下:
表1 本研究运动员基本情况一览表
主要成绩:
2004年8月,在雅典第二十八届奥运会上获得62 kg冠军。
2005年10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获得69 kg亚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69 kg抓举152 kg,挺举项目中因伤退赛。
2010年正式退役。
2.1 定点摄像测量法
在江苏省扬州市新体育馆,使用JVC DVL-9600和SONY DCR-TVR11E数码摄像机各1台(如图1),两机主光轴对准运动平面,拍摄距离14 m,机高1.5 m,拍摄频率为50帧/s,定点拍摄了石智勇在十运会男子举重69 kg级决赛中成功挺举185 kg的技术动作录像。摄像机在运动员进入场地前同时开机,中间不停机,完整记录了运动员的整个动作过程。在此之前,拍摄PEAK三维标定的框架。
图1 摄像机架机示意图
2.2 三维录像解析法
采用德国的SIMIMotion三维录像分析系统对所拍石智勇在十运会男子举重69 kg级决赛中成功挺举185 kg的技术动作录像进行解析,解析采样频率为50 Hz。运用截断频率6 Hz的低通滤波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平衡处理。
2.3 文献资料法
收集与本研究相关的书籍、文章等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第一手文献参考,并对所获文献资料进行归纳与整理和分析。
2.4 数理统计法
所有原始数据由Excel存储、分析和处理,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挺举时,在下蹲翻提铃至胸后,要紧接着完成第二个关键性动作——由胸上上挺,然后两臂伸直在头上支撑杠铃,这个动作即为上挺。根据石智勇上挺动作的结构特征,我们把上挺划分为四个时相,三个阶段。四个时相为开始预蹲时相:膝关节角度开始变化的那一时刻;开始发力时相:膝关节弯曲至最大程度的那一时刻;杠铃惯性上升至最高点时相:运动员发力后杠铃随惯性上升至最高点时刻;上挺至最高点时相:杠铃经过起立阶段之后达到最高点那一时刻。三个阶段为预蹲阶段:开始预蹲时相到开始发力时相;上挺发力阶段:开始发力时相到杠铃惯性上升至最高点时相;下蹲支撑与起立阶段:杠铃惯性上升至最高点时相到上挺至最高点时相。
以下分动作阶段进行分析讨论:
图2 石智勇挺举180 kg半蹲挺连续动作图
3.1 预蹲阶段(开始预蹲时相到开始发力时相)讨论:
上挺的预蹲技术是在杠铃至胸后为使杠铃获得向上的力量而采取的一种技术动作。能否用最大力量进行准确的上挺取决于预蹲动作是否正确。预蹲的主要目的是屈膝下蹲到一定程度,适当拉长腿部肌肉,以便在上挺发力时利用积蓄的弹性势能迅速收缩肌肉,产生强大的爆发力。预蹲按其用力性质可分为加速预蹲和制动预蹲两个阶段[2]。
3.1.1 预蹲阶段姿势与相关角度分析
表2 石智勇在上挺预蹲阶段相关角度参数(单位:Deg)
通过表2可知石智勇在预蹲开始时相的膝关节角度为174 Deg,至膝关节角度最小的开始发力时相时角度为112 Deg,髋关节的角度则相应的从158 Deg减小到了126.8 Deg,两关节角度均出现了明显的减小,属于双屈式预蹲。这体现了石智勇在预蹲技术上的先进。从膝关节角度来讲,我国优秀选手预蹲时的最小角度一般为115 Deg[3]。石智勇的数值与之基本相同,也说明了石智勇在预蹲角度方面控制的很合理。
从图3可以看出,膝关节和髋关节角度的变化速度均为开始时阶段(0 s~0.1s)两者角速度变化缓慢,在其后的中间阶段(0.1 s~0.38 s)角速度明显变快,然后在结束阶段(0.38 s~0.5 s)又减慢。这种节奏是预蹲动作的正确节奏,在预蹲开始阶段以后,预蹲逐渐加速,这属于积极预蹲,而在下蹲至最大速度时速度开始减慢,最后速度降至接近零出现制动,为后面的发力创造出有利条件。
图3 石智勇在上挺预蹲阶段膝、髋关节角度变化曲线图
3.1.2 预蹲阶段相关速度分析
图4 石智勇在上挺预蹲阶段杠铃速度变化曲线图
根据霍善斯基的观点,肌肉下蹲至最低点,肌肉处于放松或静力紧张状态时,接着而来的肌肉收缩的速度和强度主要取决于肌肉效应器的冲动。如果肌肉被外力预先拉长,那么肌肉中就积蓄了弹性势能,这种势能在紧接着的收缩过程中被释放出来。这种牵张发射能增大肌肉收缩的强度。加上制动阶段约短,对制成面的作用力就越大,所以预蹲结束阶段的制动减速时间越短,就越有利于上挺发力。从图4得知,石智勇的减速预蹲,即制动时间为0.16 s(0.34 s~0.5 s),略长于我国优秀选手0.12 s~0.14 s的范围,说明石智勇在此环节上的技术还有待加强。
3.1.3 预蹲阶段人杠重心间距分析
预蹲动作的关键是保持身体重心与杠铃重心垂直向下运动,所以人杠重心间距要求尽量得小。通过图5可知,在上挺进行到0.22 s时石智勇的人杠重心间距便从3.89 cm减至1.84 cm的最小值,并且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表明石智勇在预蹲阶段通过重心下降有效的减小并控制住了重心间距,这样就有效地减小了阻力臂,为上挺发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图5 石智勇在预蹲阶段人杠重心间距变化曲线图
3.2 发力阶段(开始发力时相至杠铃惯性升至最高点)讨论:
上挺发力阶段是上挺整个动作中最至关重要的,直接关系到上挺的成功与否。上挺发力的任务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全身爆发出最大的力量,使杠铃获得最大的上升速度并上升到必要的高度,为下蹲分腿支撑创造条件。
3.2.1 发力阶段相关角度分析
挺举上挺发力阶段的膝关节角度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力学指标,它不但反映了运动员的动作结构,而且也反映了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通过对图6的观察可以发现,膝关节和髋关节角度的变化方向是一致的,并在同一时刻达到关节角度的最大值,说明石智勇的发力过程中身体用力是协调的。发力后,膝关节角度达到的最大值为163.6 Deg,在164+4.1 Deg的合理值范围内。在发力开始时相石智勇躯干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8.1 Deg,属于70 Deg~80 Deg的合理范围[4],说明了发力时对膝关节角度的控制是合理的。
图6 上挺发力阶段膝、髋关节角度变化曲线
3.2.2 发力阶段相关速度和位移的分析
对图7分析可知,石智勇在上挺发力阶段的用时是0.44 s,与王云德测得的优秀运动员平均发力用时的时间0.46 s基本一致。杠铃在发力阶段的最大速度为1.38 m/s,虽然比1.4~1.8 m/s的合理范围值要略小,但是通过下面对下蹲支撑阶段的分析可知,由于石智勇采用了半蹲挺,使得身体重心降得比一般运动员低,相对来说用较低的速度同样可以完成对杠铃的支撑,所以在此我们认为石智勇1.38 m/s的最快速度同样是合理的。在上挺的过程中,石智勇身体重心向下的最快速度为-1.1 m/s,同样属于合理数值[5],说明从速度指标来看石智勇的发力技术是合理的。
图7 石智勇在上挺发力阶段杠铃速度变化曲线图
3.3 下蹲支撑与起立阶段
根据石智勇半蹲挺的技术特点,将下蹲支撑阶段和起立阶段合为一个阶段进行讨论。石智勇采用的半蹲挺动作属于一个相对较新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特点一是上挺时两脚左右平均分开,可以平均充分利用两腿的力量;二是在支撑杠铃时可以使重心降得更低,可以使同等实力的运动员举起更高的重量;三是可以减少膝关节慢性损伤的几率。另外,这种技术对运动员的关节柔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它前后的支撑面比较窄,不如箭步挺的稳定性好。
3.3.1 对下蹲支撑与起立阶段关节角度分析
通过表20可知,石智勇在杠铃下降到最低点时相膝关节的角度为112.1 Deg,髋关节角度为126.7 Deg,与廖继光创造183.5 kg全国纪录时的数据相比,两关节角度分别大于对方13.1 Deg和11.7 Deg。膝关节、髋关节角度大说明撑铃时下蹲的浅,杠铃回落的距离更短,从这点来说对技术的要求要更高,但同时由于杠铃回落距离短,产生的回落速度就小,有利于举起更大的杠铃重量。由此我们看出石智勇的下蹲支撑技术是非常优秀的。
表3 石智勇与廖继光在挺举中杠铃下降至最低点时相关节角度数据(单位:Deg)[6]
3.3.2 对下蹲支撑与起立阶段相关速度和位移分析
从图8可以看出,在下蹲阶段的1.04 s~1.32 s这段时间里,人体重心和杠铃重心向下的速度变化曲线是比较一致的,说明身体对杠铃的控制是合理的。在起立阶段时杠铃和人体重心的速度曲线是重合的,说明杠铃和身体的运动是完全一致的。很好体现了起立时的技术原则的要求。
图8 石智勇在下蹲阶段杠铃速度变化曲线图
从表4可知,优秀运动员之间半蹲挺与箭步挺在杠铃回落距离上并无明显差异,但是在发力后杠铃最高点与身高比值上却有明显差异。这说明同等身高的运动员采用箭步挺技术时需要在相对更高的位置举起杠铃,做功更多。半蹲挺与下蹲挺技术在杠铃回落距离上差异显著,由于下蹲挺在发力后采用全蹲,杠铃回落距离更大,以陈洪庆与石智勇的对比数据看,相差12 cm,这需要在支撑时耗费更多时间来控制杠铃,从而增加了控制杠铃的难度。
表4 石智勇与我国优秀队员上挺杠铃回降距离对比(单位:cm)
通过上述分析讨论,对石智勇在十运会男子举重69 kg级决赛中成功挺举185 kg的半蹲挺技术的运动学特征总结如下:
4.1 在上挺预蹲阶段应采取膝关节、髋关节角度同时减小的“双屈式”预蹲技术;在预蹲时角速度变化上应采用缓慢—加速—减速节奏,采取积极预蹲为后面发力创造有利条件。
4.2 在上挺发力阶段,膝关节、髋关节角度变化方向应一致,且应同时达到最大角度,以更好的实现身体的协调用力。
4.3 半蹲挺与箭步挺相比在杠铃回落距离上并未体现出明显差异,但相对箭步挺,半蹲挺有着更低的撑铃位置,举起同样重量的杠铃时可以有效减少做功。同时,在发力时对杠铃速度的要求相对箭步挺也相对较低。由于半蹲挺在发力时前后支撑面积远小于箭步挺,对运动员的平衡性和柔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4 半蹲挺与下蹲挺相比杠铃回落距离更短,减少了杠铃的回落速度,可以有效降低杠铃下砸力,缩短撑铃时间。
[1]王向前,挺举上挺中下蹲式支撑与箭步式支撑技术之比较.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4):65-67.
[2]李春.浅析挺举上挺技术中的预蹲动作[J].体育科技,1999,(1):44.
[3]顾鸿全,齐锡富,等.析上挺技术中预蹲制动技术原理的运用[J]中国体育科技,1997,(3).
[4]艾康伟,曹文元.中外举重运动员预蹲发力阶段地动作结构比较[J].中国体育科技,1994,(12):34.
[5]李永坤,马来阳.挺举上挺动作的阶段结构与特征[J].体育科技,2000,(4):27.
[6]卢德明,李岳生,王云德,等.一个值得探讨的技术——对廖继光用半蹲挺创挺举全国纪录技术的初步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1984,(24).
[7]陈锐,杨世勇,王雷.龙清泉上挺技术运动学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5).
[8]张树芳.蒙乃东的上挺技术——兼论半蹲式挺举[J].中国体育科技,1983,(25):21-22.
[9]王举涛.中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评价与诊断体系的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1:122-124.
K ine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half squatting jerk technique -Taking former Olympic champion Shi Zhiyong as study object
WANG Lei1,2,YANG Shi-yong3,CHEN Rui1,4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Scienc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0,Fujian,China;2.Guiyang University,Guiyang 550005,Guizhou,China;3.Chengdu Sports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Sichuan,China;4.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Yibin University,Yibin 646107,Sichuan,China)
Three-dimensional kinematic approach is used to study the half squatting jerk technique of Shi Zhiyong in the 10th National Gam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alf squatting jerk technique in the pre-squat stage should bend both the angles of knee and hip,and the angular speed changes follow the rhythm of slow-acceleration-Deceleration,taking positive pre-squatting to creat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pull;in the pull jerk stage,the changes of knee and hip angles should be consistent in direction and should also reach themaximum angle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body coordination;for half squatting jerk and split jerk,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arbell down distance,but the half squatting jerk has a lower bell brace position,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work done when lifting barbells of the same weight and also has less speed requirements on barbells;Because the support stride of half squatting ismuch smaller than split jerk when pull,it has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balance and flexibility of athletes;half squatting compared with split jerk has shorter barbell down distance,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bar smashing force.
weightlifting;half squatting jerk;kinematics;Shi Zhiyong
G884
:A
:1009-9840(2015)02-0049-05
2014-10-08
王雷(1981- ),男,山东临沂人,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