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理心是指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去体会对方心境的心路历程[1]。同理心绝不等同于同情心,同理心不仅仅是为了理解别人,也是为了别人理解自己。同理心并不是要求去迎合别人的感情,而是能理解和尊重别人的感情。20世纪80年代,同理心的概念被引入医学领域[2]。同理心意味着关注病人的世界,一起感受并进入病人的世界,包括对病人世界的准确体察和理解,向病人传达自己的理解以及病人对医务工作者对自己的理解的觉察和感知。目前,同理心在国内医学实践中逐渐成为研究热点[3]。然而,国内医学界对同理心的研究多集中在临床实践方面,而对医学生的同理心研究鲜有报道。医学生作为医疗队伍的储备军,其同理心的培养对其今后从事的医学事业有重要意义[4]。由于同理心是可以通过训练得以提高的,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医学生的同理心现状,并进行分析,旨在为医学生同理心的培养提供参考,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提高参考。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护理学、影像学、麻醉学、药学、医学检验共6个专业的统招在校本科及专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量表380份,最后回收有效问卷356份,有效应答率为93.4%。356名医学生年龄为(20.66±1.02)岁,其中男121名,女235名;独生子女167名,非独生子女189名;家住农村243名,家住城镇113名。
采用Jefferson同理心量表测量医学生的同理心水平,该量表最初由美国杰弗逊大学Mohammadreza Hojat博士等人研制。中文版Jefferson同理心量表由马莉翻译引进,共有20个条目和3个维度(观点选择、情感交流、换位思考)。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7级评分,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7分代表“非常同意”。整个量表总得分为各条目得分之和,得分越高表示同理心水平越高。中文版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97,量表分半信度为0.788。在查阅文献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了解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情况,问卷共有20个问题。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课题组成员在上午第2节课后发放问卷,问卷不记名,被调查者当场填写问卷并回收。
采用EpiData 3.1录入数据,数据导入至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
医学生同理心得分为70分~110分(83.16分±13.20分)。其中 “观点选择”维度单条目得分为(5.08±1.08)分,“情感交流”维度单条目得分为(3.23±0.99)分,“换位思考”维度单条目得分为(3.30±1.35)分。
以医学生同理心总分作为应变量,对医学生的一般资料、同理心认知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不同专业满意度、对同理心作用认知情况不同的医学生同理心总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医学生同理心水平的单因素分析
以医学生同理心总分作为因变量,以医学生的一般资料、是否独生子女、专业满意度、对同理心作用认知情况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是否独生子女、同理心重要性认知,见表2。
表2 医学生同理心水平的多因素分析(n=356)
同理心是医患沟通的精髓[5],提高同理心有助于优化服务质量,增进医患互动,化解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治疗效果,实现医患间的双赢。在本研究中,医学生的同理心得分为(83.16±13.2)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与范慧[6]研究结果相似。这可能与本研究中仅有50.9%的研究对象选修过与同理心有关的课程有关。还有可能是大部分医学生已经意识到了同理心在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同理心能力有关。也与所研究对象大部分是非独生子女和对专业的满意程度有关。也有可能是医学院校越来越重视医学生同理心的培养,并开展相应的活动有关。
医务工作者具备良好的同理心能有效减轻病人对疾病的恐惧、焦虑和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能增加病人对治疗满意度,增加医患间互动,减少医疗纠纷[7]。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具备同理心对于医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目前,大部分医学生对同理心的重要性有了整体的认识,但仍有一部分医学生对同理心在医疗领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8]。杨凯等[9]研究结果表明,医学生对同理心在医疗过程中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会严重影响到医学生的同理心水平。本研究结果亦表明,同理心重要性的认知是影响医学上同理心水平的因素之一。根据知信行理论,个体对知识进行有根据的独立思考,逐步形成信念,由知识变成信念就能支配人的行动。只有学习了同理心相关知识,并对同理心在医患沟通过程中的作用有了全面认识,才能有效促使医学生积极培养和提高自身同理心水平。 医学院校可通过增设并重视人文教育课程,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积累医患沟通经验和技巧等途径来改变医学生对同理心的认知,提升医学生同理心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非独生子女的同理心水平明显高于独生子女,这与王钰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其两类人所处环境差别有关。非独生子女受其所处家庭环境影响,形成了独立自主的性格特征,能更好地换位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情,并能给予他人及时恰当的帮助。而独生子女相对而言,对家长及其周围环境有较强的依赖性。家长又对其过度关心和宠爱,造成他们相当一部分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换位思考的能力较差,对他人的关爱、理解较少。医学院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独生子女进行同理心能力方面的锻炼和培养,引导其同理心素养的形成,让其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乐于为他人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周琴飞,张亚林.医学生同理心的研究进展[J].医学与哲学,2011,5:46-48.
[2] Maatta SM.Closeness and distance in the nurse-patient relation.The relevance of Edith Stein’s concept of empath[J].Nursing Philosophy,2006,79(1):3-10.
[3] 王松韬,黄丽.护士同理心培训国内外研究概况[J].健康研究,2011,31(21):145-148.
[4] 叶丽花.临床护理人员对同理心认知和应用现状的质性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1,10(12):1026-1030.
[5] 李玲.医学本科生医患沟通教育满意度调查[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4):421-424.
[6] 范慧.实习护生同理心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2,27(12):86-87.
[7] Tse CY,Chong A,Fok SY.Breaking bad news:A Chinese perspective[J].Palliative Medicine,2003,17(4):339-343.
[8] 黄玉莲.影响医患沟通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1,24(4):79-82.
[9] 杨凯,沈佳燕.高校医学生同理心危机及其应对策略[J].医院管理论坛,2009,26(7):54-56.
[10] 王钰,刘革新,吴建军.护理本科生共情及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3):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