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创新之我见

2015-06-03 16:44展兴文
新课程·中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

展兴文

摘 要:从教多年来,一直追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从而不断努力创新自己的教学思维、方法。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浅谈对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看法。如何更好地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呢?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探索。一是个性化地挖掘教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二是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文本思想挖掘要有深度,富有内涵。三是注重教学实践,拓宽学生思路,开阔学生视野。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教材;方法新颖;注重实践

众所周知,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才能永葆青春,焕发出其勃勃生机。民族要创新,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品质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们肩负的责任。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才能更好地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呢?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

一、教师要有深厚的教学功底,高品位的精神修养,才敢于富

有个性化地挖掘教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要培养创造性的人才,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富有个性,有创造精神,创造性地理解和驾驭教材。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必须要有鲜明的个性,泯灭了个性的语文教学就失去了其鲜活的生命力,显得黯然失色。就我校的语文教学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就是缺失了这种精神品位而安于现状,不能突破束缚跳出窠臼,仍然穿新鞋走老路,新教材老教法,习惯了从文章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到写作特点及艺术特色等模式。这种固定模式的教学,单一的教学风格,严重影响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要有创新,教师首先要有个性地去研读处理教材,从字、词、句、篇入手。在对文本理解的过程中,进行加工提炼,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潜力,整体感悟、注重细节,特色鲜明地设计教学环节,精心安排课堂结构,完美控制教学节奏。教师只有对教材感悟得真真切切,在教学互动中才会显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举重若轻,只有这种充满生机的教学,才能引起师生共鸣,进而感染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探索文章思路,领略文本意境。同时教师要分清文本内容的主次,对重点难点问题“重锤敲击”“千锤百炼”,对次要问题处理则要独具慧眼、另辟蹊径,在学生熟视无睹的内容中引导其发现文本的闪光点,让文本中的精華与学生的心灵相碰撞,进而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给人以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感觉,让学生创造的潜能悄然萌发,让学生灵感的火花骤然迸现。

二、教师教学方法要新颖独特,富有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文

本思想挖掘要有深度,富有内涵

语文教学应定位于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情感交融,定位于讲授、思辨、探究的和谐统一。语文课堂不仅是学习课本知识的库地,更是提高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战场。宽松自由、活泼愉快的教学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因此课堂教学要把教学民主、教学互动机制引入课堂,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面向全体学生是民主教学的体现。针对学生对文本实际理解的状况,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使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教师必须置身于学生当中,指点迷津,共同讨论,让学生自己感悟,归纳解决问题的办法。甚至可以有意出错,巧设知识陷阱,引导学生找错误,究原因,想对策。同时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激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怀疑,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寻找路径,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寻常处发现不寻常的知识。

三、注重教学实践,拓宽学生思路,开阔学生视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由此第二课堂便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发展潜能、施展创造才能的广阔天地。语文教学应立足开放的语文教育系统,语文教师应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办板报、办墙报、成立文学社团、举行故事会、朗诵会、演讲比赛及辩论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来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和多思、多问、多做。这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让学生从中受到激励与启发,这样的实践活动会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潜能。

总之,语文课程教学肩负的责任重大,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肖川.教育的力量[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

编辑 范昕欣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绽放诗意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