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群
摘 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课程理念。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理念,落实情感目标,是每一位化学教师需要探索解决的新课题。着重探究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化学教学;情感教育;有效途径
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已逐步深入人心。在新课标教学背景下,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和加强情感教育,适应各方面发展的要求。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理念,落实情感目标,是每一位化学教师需要探索解决的新课题。
一、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史教育
德国著名化学家凯库勒曾说:“化学史就是化学家的历史。”化学史不仅如实地记录了影响化学发展的重要事件,而且还给世人展示出化学家们揭开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同时也向世人展示出化学家们揭开化学现象背后那些不为人知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和科学职业道德。在教学实践中,化学史的价值被充分全面地挖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影响的作用,对课程三维目标的实施起到促进作用。
教师适时引入化学史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究的欲望。化学史料故事的催化作用,能够使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高涨起来,进而作为自主学习化学的原动力。
二、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随着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差。因此,教师要通过化学课堂介绍给学生环境生存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让他们能够了解这些污染情况所造成的原因,使他们增强环保意识,有意识地避免污染情况的加剧。例如在学习氮、硫酸等物质时,告诉学生化学实验一定要对尾气进行合理的处理,告诉他们实验时产生的污染物质往往是以悬浮颗粒和有害气体的形式存在,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尽量避免污染,力求做到零污染。控制实验中的药品用量,实验结束后的化学废料倒回废液缸。电池讲解时播放央视小品,让学生了解电池中重金属汞、镉、铅成分。增强环保意识,探究正确的性质及变化规律,遵循物质间的规律,为将来发展绿色化学、养成绿色的生活方式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人的生命是强大的,但也是脆弱的。在事故面前,人类是如此的不堪一击,要让学生珍视生命,明白生命是不可逆、不可再生的。保护生命,就是要教给学生各种爱护自己、遇到危机时的处理办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防止任何可能的危害事件发生。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一定要做好预习工作,牢记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如用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时,教师应反复强调,试管口不能对着他人或自己,防止被暴沸的溶液溅伤;另外还要教给学生如何使用灭火器,如何利用化学物质净水,增强生存技能等。
在化学教学活动中,还可以利用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的自然、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生命教育。所有生命都是伟大的,都是来之不易的,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善待,珍视生命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热爱生命的情感,并使这一情感不断加深巩固,留下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印象。
四、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美感教育
美感教育对学生形成完善的心理结构,养成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许多科学家认为:“美感是高度智慧的体现,是创造发明中充满魅力的向导。”化学学科中存在其特有的美感因素,教师应该将美感因素恰到好处地运用,让学生真实贴切地感受,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强化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这同样对深化知识发展职能起到非常有益的作用。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将化学的美充分展现,让学生感受到:元素周期表所体现出的和谐美,电子云及晶体模型所表達出的对称美,金刚石特有突出的结构美,溶洞、足球烯所呈现出的奇异美,火焰及原电池自身所具备的力量美等等。化学反应所展现出的平衡美,进而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所展现的科学美。学生在追求和欣赏美的体验过程中,直觉上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同样也丰富了自己的想象力。
五、在化学教学中渗透质疑教育
“质疑是探求发展真理的前提和基础。”在化学教学中有“质疑”精神的渗透,有助于科学怀疑精神在学生中的培养,每一次化学史上的伟大发现,或多或少都起源于质疑精神,质疑的提出或许存在过错和问题,但经过反复的锤炼和对真理不断地探索更正,我们会发现往往科学的重大突破便在此时产生。因此,我们只有在怀疑中敢于思考,大胆地探究,才能够让学生认真严谨地对待科学研究过程,明确科学态度,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以及发展过程中,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为重要的是情感影响。情感教育作为教学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个极其漫长和细致的工作。在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我们要善于挖掘,合理充分地利用,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建新.谈高中新课程化学史渗透教学的策略[J].广东化工,2008.
[2]郭保障.20世纪化学史[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