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权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重点是提高信息素养,让广大人民群众都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打造美好的信息氛围,建立起有成效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小学阶段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对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也是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的必经之路。在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以人为本,从小就开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但是如今的许多学校都发现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教育成果并不是很理想,这便成为了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倡应用信息技术来创新实践,着重交流和合作,努力建设健康良好的信息文化。这个培养目标的变化能否在教学中也得到实现呢?本文据此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错误;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7-093-1
如今,小学信息技术课已经被选为必修课。因为信息技术课是操作性与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它和传统的学科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前所未见的问题。怎样依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好信息技术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一般来说,在经济较为发达、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国家能够取得满意的成绩,但是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不太发达、教育水平较为落后的国家来讲,在实践中存在着很多错误认识。主要的问题错误认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定位错误
从计算机课程逐步转向信息技术课程,实际上就是把计算机作为授课的工具而不是最终目标。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出发点是运用信息技术课程让每一个小学生都可以熟练操作计算机,运用它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把信息技术作用作为教育工具。学校的老师在这方面付出了很多这是肯定的,并且学生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然而成效却达不到预期的标准,又偏离了开设信息课程的宗旨。
二、教材编排的错误
1.迄今为止,我国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时间不长,在教材的编排问题与课程的设置方面与国外相比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每个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大体上一样的,其核心就是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基本水平。因为小学信息技术教材都是大致相同的,编写教材时运用的是“一纲多本”的形式,所以体现不出因材施教的原则,有些条件差的地区没办法进行信息教育。这就导致了有些地区课本与实际没有结合,使学生不能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课程。
2.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定下的课时不吻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学校都选择最少的30至40节课时,这样只能刚好达到教学目的,不能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创新,效果不佳。教育界应当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让它为其他学科服务,并且在实践中得以应用,然而如今的教材编写没把这一点作为重点。
3.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的教学设计方法太过简单。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向学生提出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按部就班地解决任务,在解决任务的时候引出课本中的知识点,其中是存在较多弊端的。
三、关于信息教育错误认识的应对策略
1.对于信息技术教材开发的建议。我们应当着重对信息技术课本的研究和挖掘,信息技术的课本不可能是长时间一层不变的,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先进的知识做出相应的改变,从而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更有兴趣,并且也避免了不同的年级教材却相同的现象。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信息技术知识也在不断变化中。把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融入到其他学科中,信息技术学科安排的课时较少但知识点又相对比较多,增加信息技术课时又觉得不切实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其一部分知识融入到其他学科中。
2.可以在每章课程结束后加上小结。教材是需要有总结性的,并且教学的主体又是小学生,可以在每章课程结束后面加上小结,把本章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结概括,让小学生节约学习时间的同时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3.关于上机练习。当今教学更注重学习应当和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劳动相结合,学习要结合实际,计算机课程也是如此。上机练习是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必经之路,老师应该采用随教随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知识的时候学会灵活运用。
信息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本质,它已经深深影响到了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人们的一切日常生活。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投入不少的人财物加强信息基础建设,开展信息技术研究,将信息技术推广到各行各业。我国教育界应该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学科,老师们平时要关注经验的积累,对于学生的各种问题都要能应付自如。把信息技术课本的精髓与其他科目课本相结合,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知识的熏陶下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时俱进的同时不断创新,为祖国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郑雅芬.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评价策略[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6).
[2]胡朋贵.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误区及应对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3(31).
[3]夏晓春.试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特点与应对策略[J].中小学电教(下),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