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
摘要: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极为广泛。以前,搞色谱的人员,是很辛苦的,要自己根据资料找相关的固定相,然后自己制作相关的色谱柱,各种控制也是手动操作、手动测量计算,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间的推移,电脑在其中的应用,使操作大为简化,从而使现在进行色谱分析简直就是一种享受,色谱实验室、色谱岗位也成为最干净、轻松的工作岗位之一。
关键词:气相色谱 技术 误区
下图是一次气相色谱仪实际操作考核中,一名化验分析人员所完成的液化石油气组成分析报告。
[峰序
1
2
3
4
5
6
7
8
9
10][组分
名
空气
乙烷+乙烯
丙烷
丙烯
异丁烷
正丁烷
丁烯-1+异丁烯
反丁烯-2
顺丁烯-2
异戊烷][保留时
间[min]
2.429
2.953
4.079
4.433
5.797
7.559
8.472
10.111
11.253
13.488][峰高
[uV]
4099
674
6526
27980
12125
2079
7990
3942
2423
29][峰面积
[uV*s]
26584
6655
71099
384522
232513
47133
208269
110731
79091
616][峰面
积%
2.27760
0.57012
6.09137
32.94360
19.92033
4.03806
17.84331
9.48678
6.77605
0.05279][含量
[%]
0.00000
0.87557
7.17825
38.82172
18.47687
3.62265
16.55035
8.51084
5.92443
0.03933][矫正
因子
0.00
2.02
1.55
1.55
1.22
1.18
1.22
1.18
1.15
0.98]
从分析报告的数据中看不出任何问题,但纵观该名化验分析人员的操作,其水平相当有限,仅仅停留在使用进样针扎一针,等待仪器自动出数,打印结果的水平。
该企业是每四小时取样分析一次,仪器24小时开机,车间设备员对仪器全权负责,班长负责仪器换气瓶、更换进样垫等日常维护,色谱岗位负责样品分析。仪器为气相色谱仪,TCD检测器,载气为高纯氢,由钢瓶提供。进样室温度为120℃,柱温为40℃,检测器温度为150℃,桥流为100,流速为26ml/min,执行标准为SH/T0230-92 液化石油气组成测定法(色谱法)。
该名化验分析人员的操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应该车间培训存在的误区。
第一,该名操作人员不知道稳压电源的开关在什么位置,在仪器电、气全关的情况下,该操作人员无法正常开机。
该车间气相色谱仪的操作规程制定的内容非常简单:
开色谱仪:开气→开总开关→按升温键→加桥流→基线稳定进样。
关色谱仪:关总开关→关载气。
在培训中,如此简单的操作规程有等于无,使员工虽然操作规程背的滚瓜烂熟,但却无法真正用于实际操作。
操作规程是为了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对确定的设备、行为、活动、任务实施控制。不完善的操作规程,使操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任务面前,可能会无法工作。
例:比如操作顺序,应该先开阀门,再开泵,如果员工不懂这个过程,可能会先操作泵,后操作阀门,造成事故。
例:比如操作指标,如果员工不知道达到什么指标才是正常状态,往往超出规定指标操作,达到极限情况时,操作人员还没了解到危险,危险已经出现。
例:比如操作原则,当出现意外情况时,如火灾,中毒等,如果不规定应急处理原则,操作人员可能会无法正常操作,得到的结果,可能是人怯场跑了,可能是该断电未断电,可能是未预先佩戴应急救援器材盲目施救,伤己伤人。
气相色谱仪的操作规程应该规定的基本内容有:
①设备的整体检查,各部件的连接、密封。②开载气,应根据需要详细说明使用的相关压力及流速等。③相关仪器电源的开关顺序。参数设定条件及依据。④样品分析相关条件,工作站的使用、谱图的处理等。⑤试验结束后的数据处理,关机,清洁维护等。⑥影响因素。⑦注意事项。⑧应急处理。
第二,该名操作人员没有对仪器进行系统检查,直接通氢气,开电,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氢气一旦泄露,会发生很严重的后果。
该车间未对气相色谱仪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相关培训,员工没有相关危险意识,而气相色谱仪的爆炸事故在化验室的事故中占有很高的比例。
例:2002年5月,某化验室一名维修人员把一台色谱仪的色谱柱自行卸下,未做任何标示与交接。2个月后,即2002年7月,另一名化验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启这台气相色谱仪,开启氢气,通电后,柱箱忽然爆炸。柱箱的前门被炸到2米多远,已变形,柱箱内的加热丝、热电偶、风机等都损坏,当时,幸亏这名化验员站在仪器旁边,幸免了伤害事故。
例:中国科技大学曾经因为在老化柱子时,使用氢气,在没有关住的情况下,导致整个化验室发生爆炸。
车间应该对仪器进项严格交接管理。在培训中应加强提高职工对仪器操作技能,特别是仪器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培训。
第三,该名操作人员基本参数设置不清楚,极性开关位置不知道,无法完成开机设置。
该车间在厂家最初对气相色谱仪进行安装调试时,只有当时的设备员进行了相关学习,而由于车间人员流动性大,彼此之间都有所保留,完全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心态,当该设备员跳槽后,就形成了培训断层,当初为什么,因为什么这样设置的基本参数现在没有人知道,使车间的“传、帮、带”工作开展困难。
一个车间的培训应该是这样的:车间能形成良性竞争环境,能给员工提供足够的学习机会,员工能积极交流平时遇到的问题,分享操作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在交流的过程中带动身边的同事一起进步,真正形成“传、帮、带”。
第四,该名操作人员不知道空气校正因子,无法将空气含量添加上。
该操作人员完成分析报告后,向其提了个问题:企业在外卖液化气的时候要求空车液化气的空气含量不高于15%,希望其将分析报告中的空气含量加上。得到的答复是,我们从来没做过空车液化气,不会。这个问题的实现其实很简单,只需将校正因子加上就行,但是由于该车间未进行过相关分析,没有人知道。
车间培训应该以提高员工视野为目的,不分析不代表不需要知道,不分析不代表不应该知道,不分析不代表就一定用不到。
第五,对于气相色谱仪的原理知识非常欠缺,理论知识不知道。
该操作工不仅不知道空气的校正因子是多少,对于什么是校正因子、固定相、流动相、保留时间、保留体积、色谱的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等等也是一无所知。
该车间从未进行过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由于当前世界的瞬息万变,科技的突飞猛进,要求我们要更好地掌握各类理论知识,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所以车间培训要一如既往地以丰富员工的理论知识,增强员工的本领为目标,努力使员工成为本职岗位的行家能手。
企业应走出培训误区,要坚信通过不断的培训,职工的技能一定会有新的提高,员工在生产中的操作一定能得到进一步规范,安全和服务意识也一定会进一步提高,从而促进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在生产活动中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各流程的衔接更加流畅,从而使生产成本得到节约,最终形成“培训→技能提高→企业发展→再培训”良性循环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