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学习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5-06-02 23:57:23陆敬香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陆敬香

摘要:在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发展空间,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使学生善于创新和乐于创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融汇贯通。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7-035-1

一、因势利导,让学生有创新的空间

我们充分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个性特征,精心选择一些能激发他们求知欲望、利于提高他们创新能力的习题和例题。数学不必追求面面俱到,让学生“尝透”所有题型也是不可能的。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一题多解的能力,使学生理解能力获得提高,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挥创造条件。

二、着力培养,让学生有创新的意识

中学生思维的特点是浓缩性与高度跳跃性,他们特别喜爱一种“冒险心理”和“满足感”,因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数学教师在讲解习题和例题时,可选择一些开放型的题目,先让学生凭直觉猜测结论,然后依据逻辑思维给予证明。经过一次次的对比、总结,使学生的猜测越来越准确,这样会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例如:在Rt△ABC中,∠C=90°,AB=2,∠A=30°,求AC比BC的值。

分析:本题根据Rt△ABC中,∠A=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出BC=1,用勾股定理可得AC=3,比值求出。

教师可再提问:(1)若题目中30°条件去掉,能不能求出比值?(2)若题目中AB=2去掉,能不能求出比值?

学生的直觉思维此时就会发生作用了,∠A角度的不确定,学生此时就会作出猜测求出比值已经不唯一了。在第(2)题中,AB=2去掉,教师可提问学生这时AB可能有什么情况?当然可能变为随意一个数,大家猜测一下,两个数比值是如何变化?

许多学生根据启发,大多会猜测比值不变。这个猜测是对的。在猜测过程中,通过观察,实际图形就“动”起来了(我们可以把一个角的两条射线无限延伸)。在课堂上,这种猜测学生是乐于接受的,如果掌握得当,所提出的问题会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思维的训练,事后再结合逻辑的证明,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直觉的正确率,对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非常有利。

三、重视过程,让学生提高创新的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结论而忽视过程,这样会造成学生只懂得死记硬背,遇到问题多采取生搬硬套的做法,不能灵活应用。我们更要重视结论推导的过程,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使他们创新能力获得提高。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重心时,若直接告诉学生结论“三角形三条边中线的交点叫重心”,学生可能觉得索然无味。不妨先安排一个探索题:事先准备一个三角形的山峰形状,告诉学生在此“山”的重心位置上中有一个宝藏,余下的工作便是指导学生对宝藏经行寻找了。笔者想这样学生直接参与了整个探索过程,学生会感觉整节课上的有意义,感觉时间也好像过去比较快,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在“寻宝”的过程有作图与数学思维的融入,满足了学生创造的欲望。此时再假设在其他几心的位置有不同的东西继续寻找,这样学生的思维可能因此再次活跃起来,创新思维再次激活。

四、求同存异,让学生感受创新的乐趣

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熟悉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公理、定理、法则、公式,让学生清楚它们各自的适用性。在具体题目中应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变换角度思维,让学生思路开阔,时刻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

如图,已知:在△ABC中D、E在BC上,AB=AC,AD=AE,求证:BD=CE。

思路与解法一:从△ABC和△ADE是等腰三角形这一角度出发,利用“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三线合一”这一重要性质,便得三种证法,即过点A作底边上的高,或底边上的中线或顶角的平分线。其通法是“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三线合一”,证得BH=CH。

思路与解法二:从证线段相等常用三角形全等这一角度出发,本题可设法证△ABD≌△ACE或证△ABE≌△ACD,于是又得两种证法,而证这两对三角形全等又都可用AAS、ASA、SAS进行证明,所以实际是六种证法。其通性是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思路与解法三:从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这一角度出发,于是用叠合法可证。分析上面的三种解法后,不妨再问:你最先想到的是哪一种呢?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哪一种解法更好呢?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可以极大地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另外,教师也必须培养学生在多种思路中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的能力,特别要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学生一旦方法不对,还一条道走到黑,这样反而对学生的创新积极性造成伤害。

在这知识经济的时代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所以,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高深的知识,更重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把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放在重要的地位。数学作为一门比较抽象、注重推理的学科,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对知识能够融汇贯通,有所超越。

[参考文献]

[1]陈椿坚.谈初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03(11).

[2]林文凤.浅谈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学数学教学,2003(09).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4:44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 06:23:58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28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40:21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9:44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2:24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9:34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