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晓明
摘 要:近年来,小学教育教学地位不断提高,并越来越得到重视,尤其是数学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成为热门话题。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性的提高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受益,高效把握知识,还可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可谓“一箭双雕”。
关键词:数学课堂;学生学习;积极性
想要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就需要教师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学生看作学习中的主体,教师看作教学中的主导,引导学生爱上学习,对学习乐此不疲,对知识充满热情与向往,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浅析一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巧妙创造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教学情境”就是将要学习的知识放设在具体的环境或生活情境中,将无声的知识转变为有声事物,将不动的知识放在变化的动画中,让知识充满颜色,有声有味。多数学生认为对数学知识纯粹的学习可能是枯燥的,教师将枯燥无味的知识放在有趣的情境中一定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吸引学生的关注,学生爱屋及乌便会爱上这门知识。“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仅是运用教学器材中的动画和音乐等,教师还可以引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受进行情景教学,教师还让学生组成小组,小组合作创设学习情景、模仿、表演等。例如,数学教师在向学生讲授有关图形立方体的知识时,由于考虑到立方体形态较为抽象,可以在课堂中组织学生用纸壳制作正方体、长方体等,学生通过亲手的制作体会一定会牢记立方体的形态,这不仅方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创造数学教学情境一定要科学、适度,要全体面向学生,情境内容有针对性,情境实践少而精且恰当。
二、數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进行创新
教师以往的教学模式就是“一言堂”“满堂灌”等,这种教学模式生硬无味,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教师要广泛去了解学生的特点、学生的能力、学生的思维等,依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创新教学,对以往教学模式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课堂中生动的教学、趣味的语言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去学习。
总之,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大胆向知识大门前进,充满斗志与信心。只有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向知识大门勇敢前进,帮助学生真正领悟到数学这门学科的真谛所在。
参考文献:
马惠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8).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