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语文爱情诗歌教学
—— 以《氓》为例

2015-06-01 02:48沈沉沉
文教资料 2015年5期
关键词:爱情高中语文诗歌

沈沉沉 粟 斌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浅议高中语文爱情诗歌教学
—— 以《氓》为例

沈沉沉 粟 斌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爱情是一个人一生中不可回避的情感,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是每个语文教师或多或少要思考的现实问题。文章以《氓》为例,探讨高中语文爱情诗歌教学的相关问题。

爱情教育 高中语文 诗歌教学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爱情的教育》一书中这样写道:“教育工作经验表明,对男女青年谈谈什么是爱情,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必要的。”[1]可见,他对爱情教育的重视。爱情是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的情感,会影响每一个人现在或者将来的生活。因而,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是每个语文教师或多或少要思考的现实问题。

高中语文课本选录了各个时代、各种题材的爱情作品,像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醉花阴》、《声声慢》,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及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等等,这些优秀的爱情作品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作用。每个作品的题材、内容不同,决定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差异。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的《〈诗经>二首》中的《氓》为例,谈谈高中语文爱情诗歌教学。

一、《氓》的爱情主题解析

《氓》讲述了女主人公在没有“良媒”的情况下,与男主人公定下了“秋以为期”的爱情誓约。然而,婚后才发现男主人公“士贰其行”。女主人公在无限悲哀中控诉了丈夫的薄情寡性,同时道出了自己无比悔恨的心情。最后还给其他女子敲响警钟:“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告诉女孩子要谨慎对待自己的爱情和婚姻,以免抱憾余生。

学过这篇诗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诗中的女主人公面对被丈夫抛弃的事实之后,没有像李清照《醉花阴》里的描写:“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更没有像《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她表现得不卑不亢、痛定思痛:深刻反省自己的境况,找出自己痛苦的根源,并决绝地向过去挥手告别。她的爱情虽然失败,她的婚姻虽然痛苦,但是她表现出了一个女子应有的自尊和坚强。从侧面可以看出:该女主人公具有爱情的道德感和理智感,她没有任何过激想法,也没有做出任何伤害自己和伤害他人的过激行为,她只是勇敢地面对自己失败的过去,揭露自己丈夫前后不一的行为,并且告诉其他女孩子谨慎地寻找自己的人生伴侣。

二、以《氓》为例,谈谈爱情诗歌的教学方法

《氓》这篇诗歌中蕴涵了丰富的爱情教育内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把爱情教育的养料充分挖掘出来,进行整理、归纳,让学生享受最好的爱情教育。如何才能将诗歌中的爱情教育传达给学生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诗歌的特征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诗歌是饱含深情的文学作品,在诗歌教学中渗透爱情教育,毫无疑问需要教师运用以情优教的教学理念,充分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力量,强化教学效果。同时,还要考虑到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抓住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情节进行深度教学。所以,针对类似爱情作品可以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动情吟诵,感受诗境。

朱熹在《诗集传序》中写道:“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磋咏叹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以作也。”[2]可见,中国诗歌十分重视音律节奏,强调诗歌的音乐美。所以,把握诗歌的情感内容,有必要反复朗读作品,在朗读过程中慢慢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诗歌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反复朗读作品,能更准确地把握作品内涵,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因此,动情吟诵对理解诗歌情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让学生运用感情朗读诗歌,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诗情、理解诗境。

2.凝神关照,渐入佳境。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有思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说,学习作品的时候,要遵循作者的思路,只有这样你才可以明白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分析到:“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勾摄。纯粹的诗的诗境是凝神注视,纯粹的诗的心所观境时孤立绝缘。心与其所观境如鱼戏水,欣和无间。”[3]因此,在指导学生反复吟诵诗歌之后,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凝神关照,这样头脑中才会有诗歌中的完整画面,学生才渐渐进入学习诗歌的佳境。

3.启发想象,展开交流。

在指导学生反复吟诵诗歌、把握作品思路之后,还要适时启发学生的想象。正如学者左健所写:“鉴赏中由虚静到想象、由想象到自得的过程,成为文学鉴赏的审美价值实现的一条主要线索。”[4]在《氓》这篇作品的教学中,当学生理解诗歌大意和诗境之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打开丰富的想象:女主人公由天真烂漫的少女变成投入家庭劳作的少妇。她每天都在为家庭琐事奔波着,双手慢慢粗糙、皮肤慢慢干燥、头发不再光亮,等等,这期间氓又在做些什么?他在家庭中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他是不是只爱着女主人公的美貌?诗歌之所以这么容易打动人们,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内在情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种情感往往比较含蓄地表达出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借助想象,更深刻地品味作品。

4.总结爱情,正面引导。

诗歌教学在完成以上三个步骤之后,就需要教师适时总结诗歌反映的爱情内容,正面引导学生,让学生慢慢体味爱的真谛,同时还要教导学生及时反思爱情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像《氓》这首诗歌中女主人公渴望的是婚前和婚后表现如一的丈夫,但是婚后才发现丈夫“士贰其行”,因此打破了女主人公对爱情婚姻的向往,毅然决然地要结束和丈夫的婚姻关系。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从感性上体会到爱情中的种种问题。从道德上认识到爱情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从而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5.师生讨论,探讨爱情。

爱情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教育力量,让美好的爱情观念根植于每个学生的内心。如何根植于学生内心,就需要教师发挥教学魅力。面对爱情这个话题,相信每个人最初的内心都是美好的,为什么世上有那么多不幸的婚姻,这就需要师生都发出声音,在反复讨论中强化学生的爱情观。如学习《氓》这篇诗歌的过程中师生可以探讨一个问题:当婚姻出现裂痕的时候,夫妻双方应该如何修补?当然师生观点不尽相同,但是教师可以通过每个学生的发言,发现他们对爱情的态度,及时进行引导。

6.置身当下,解读爱情。

很长时间以来,《氓》这篇文章一直保留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这篇文章的课程价值绝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背会这篇文言文,并非让学生知道一个被抛弃的悲惨女子的故事,更不在于让学生体察五千多年前的婚姻生活。而在于让学生学会置身当下,学着如何解读爱情问题。对当下高中生而言,这篇文章的灵魂价值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这其中,必然少不了对高中生爱的责任心的培养。

教师有责任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每一个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这个自由欢乐的学习氛围中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以后人生中学会如何“爱”。

三、爱情诗歌教学的启示

1.把“诗歌”当“诗歌”来教。

课堂教学中,立足诗歌独特的魅力,教会学生鉴赏品味博大精深的诗歌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人真切的情感,在字字斟酌中体会诗歌独特的语言美、画面美。像《氓》这篇诗歌是《诗经》中的一首,《诗经》以赋比兴的手法为后人称赞,因此这首诗歌的教学必然少不了对这种手法的讲解,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分章、分句地一一给学生讲解。虽然这首诗歌讲的是爱情教育,但是教师不能只关注诗歌的内容,而忽视诗歌教学的重点,要做到把“诗歌”当“诗歌”来讲。

2.正视答案的不确定性,引导学生辩证看待爱情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看待问题要学会用辩证的观点,采用一分为二的哲学思维。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种态度。关于《氓》这篇文章的解读,学生从拿到课本就被告诉男主人公氓是一个虚伪薄情的负心汉,是一个背信弃义的男人,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丈夫,等等。很少有教师站在男人角度告诉女学生关于婚姻的认知问题,像刘祥老师就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答案,他认为:“妻子,绝不等于保姆,不是把所有家务活承担起来,就能够经营好一份爱情的。”[5]当下对这些爱情诗歌的引读,教师要正视讨论的问题,其答案都会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因此,诗歌教学中既要注重爱情教育的共性价值,又要突出爱情教育的个性价值。

3.结合其他爱情诗歌教学,引领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关于爱情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教是为了不教。”怎样才可以做到“不教”呢,这就需要学生学会自我教育。《氓》这篇课文被收录在人教版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在这之前学生学过了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在这之后学生还会学习到李商隐的《锦瑟》,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醉花阴》、《声声慢》,等等,在这些爱情诗歌全部讲完之后,教师可以上一堂关于爱情教育的专题课,让学生慢慢体味爱情的各种滋味。

爱情婚姻问题看似离高中生的生活非常遥远,其实不然,这些来自诗歌文本中的爱情问题,在学生中间俯拾即是,像“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单恋感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相恋誓言;“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分离痛苦,等等,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有深切的感受。因此,对这些问题加以思考、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这些关于爱情的教育,会对他们的思想感情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成为他们日后生活的精神财富。

[1][苏]苏霍姆林斯基.世敏,寒薇,译.爱情的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1.

[2]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8:1.

[3]朱光潜.诗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54.

[4]左健.中国古代文学鉴赏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14.

[5]刘祥.中学语文经典文本解读—第三只眼睛看课文[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9.

猜你喜欢
爱情高中语文诗歌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不谈爱情很幸福
诗歌岛·八面来风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