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颖
摘 要:随时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在加快,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职业教育在新时期下的改革也迫在眉睫。随着职业教育层次的增多,职业院校应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推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职业教育应要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基础的高技能人才”,这也成为自身改革发展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综合性人才十分匮乏,这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加快高技能人才的研究工作,选拔和培养一大批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迫在眉睫。而技能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事业是和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它担负着为企业,为社会,为国家建设输出人才的重要使命。
一、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及现状
高技能人才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不断变化的一个动态概念。高技能人才也是近些年刚确立的概念,在国际上尚没有统一的定义,高技能型人才除了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熟练操作现代设备,还需要能够操作智能化的高端技术设备,包括它们的运用和维护等。高技能综合性人才不光要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在技术劳动中获取相关的技能职称认定。一般认为,高技能人才指掌握从事复杂职业劳动的技能,具有职业技术特长的劳动者。据有关调查,我国的高级技师在制造业中所占比例不到4%,只是发达国家的1/8左右。
中国每年有600万人参加职业资格考试,但参加高级考试的不足10%。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于高技能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是十分巨大的,譬如: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这些人员就业是根本没有问题的,并且会出现企业为了这些高技能人才而互相争抢的局面。求人倍率上升幅度较大的还是高级技能师和高级工程师。在企业中,一些特殊工种高级技工已经断档,身怀绝技或高级技能的技术工人跳槽、技术骨干流失现象十分严重。现在的状况是技术工人与工程技术人员的比例失调,高级技术工人与初、中级技术工人的比例失调,高学历人员与高技能人才的比例失调,结构性缺口矛盾非常突出,这些比例失调与我国至今尚未建立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人才结构模型有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
高技能综合性技术人才是社会建设的主流,也是人才结构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来自社会、政府、学校、企业的足够重视和广泛关注,加快培养高技能综合性人才是目前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实践证明,职业院校是培养高技能综合性人才的主要阵地,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也主要是抓技能培训这一块,而忽视了在实际教学和人才培养中没有突出特色。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院校自身的应变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探索多种形式、深层次的产、学、研结合途径和模式,力求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交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切实加强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紧密相结合,要让基本技能和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加强与重视。
职业院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充分考虑学生未来培养目标和今后毕业走出学校步入社会的就业情况,当出现培养的教学目标和社会需求不相匹配的时候,就需要及时的调整和整改,让相关的专业设置和整个教学计划都吻合实际所需,以便今后更好的帮助学生实现稳定就业。为了更好的符合社会发展实际所需,职业院校课程的设置中需要有柔性和弹性,以便适时调整相关的教学计划,从而更好的来应对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变化。
三、建立与现代技术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一批具有生产、管理、相关服务为一体的符合高素质实用性人才,他们不仅仅要懂得某一个专业,而且要在某一个方面十分专业和出色,同时也要求他们必须是掌握多种技能的综合性复合人才,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学习能力要足够强,对于新出现的事物能够迅速的学习和掌握。这些高素质综合性复合人才不光可以进入一线生产实践操作,还可以根据企业相关战略目标和市场变化需求改变技术意图以改变生产,还可以在一线车间对其他普通工人的生产工作进行指导和相关管理。对于这种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企业是宁多勿滥,可以说这些人才企业都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因此企业对这一块人才投入都是相当大的而且企业也愿意在一块多投入,以稳定这部分人才减少人员的流失。如何打造一支学历高、学习能力强、技能过硬的师资队伍和职业技能型院校的一项重点要抓的工作。创新实训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学校根据自身学校内部实际而采用的一个教学方法,打造这个师资队伍,旨在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所需,更好的实现学生就业。
四、培养高技能人才需要校企联合
职业素质教育是为社会输出更多高技能综合性人才的阵地,为了更好的保障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就需要职业院校加强和企业的交流沟通,从相关的专业设置、到有关教学计划的落实和开展,以及相关的教学基础设施的构建乃至学生实训和实习就业等,都需要学校和相关的企业用人单位加强交流和沟通,然后在制定符合的相关教学计划。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课程教学要和车间实践达到统一和对接,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实践动手能力也要实现充分的无缝对接,更主要的就是要了解相关的市场动态变化,了解企业的相关实际需求,转变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内容,以便更好的增强学校教学的实用性。
总之,职业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探索的、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才能最终获得一个优化、完善的过程,也需要学校拥有包容、创新的思想观念,打破思想束缚僵局,克服重重困难,迎难而上,不断的发现过程中的不足,还要及时的改正和完善,从而做到不断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蒋玲.中外高职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范式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2009年06期
[2] 孔韬;彭庆环;陈汉平.国外高职教育模式的启示与借鉴[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3] 林旺兴.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年09期
[4] 李海涛.高技能人才内涵以及培养对策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5] 伏洋.高等院校复合型高技能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和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18期
[6] 杨崇崇.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