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婵
摘 要:田野调查(Fieldwork),又称田野工作,田野考察,是应用非常广泛的研究方法。在人文学科领域的运用兴起于人类学,后来成为各人文领域学者收集一手资料,了解研究本质的重要途径。它倡导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最终目的是找到事实真相、发现规律,通过对“他者”的观察,反观“自我”,树立起人文主义思想,实现科学性与价值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本文试图探讨:一种新兴的学术方法是如何进入中国学术界被接受、本土化,从而成为学科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田野调查法;本土化
1 古之采风
中国传统的人文研究多是经史研究,因为中国有浩如烟海的古籍和周备的历史文献,所以古之学者多是从书斋中发现问题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不重视调查实践,没有实地考察的传统。在中国的学术传统中,其实早在周代就有田野考察的形式,只不过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它不叫“田野考察”这样直白生硬的术语,而是一个富于中国式浪漫优雅色彩的语词——“采风”。
古代称民间歌谣为“风”,所以采集民歌的活动称为“采风”,其通俗意义上来讲就是收集民间各种文学素材。采风并不是由于统治阶级爱好诗歌,而是出于维护政权需要了解民生、体察民情,而那些表达人们内心情感和生活状况的诗歌,自然是写照民情的好资料。并且采风还有专门的“采诗官”负责,足见统治者的重视。虽然采风不是以建设和确立某种学科理论为目的,但却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中国人自己的“田野考察”传统:“在神圣皇权庇护下具有‘公派性质的、在本乡本土范围内的民间村野进行的搜集考察。老百姓的心中,一旦某种活动与国家权威联系在一起,势必是关乎黎民苍生的大事,重视国家观念的普通百姓便会对‘官事敬而献之。”[1]因而古之采风深深地打上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烙印。虽然对诗歌的理论起到一定建设作用,并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性,但它根本上是服务于政治目的。而且一旦被研究者心中贴上了权威的标签之后,难免会有表演、弄虚作假的不真实成分,不能很好地融入被研究者的真实生活。因此,采风不能称之为科学的田野调查法。
2 今之误区
2.1 田野作业等于搜集整理
当今,学界使用“田野作业”这样一个专业术语来指称我们的调查工作,但事实上我们作业的标准仍是“搜集整理”的标准,第一个误区就在于此。进入田野是为了收集资料,了解真实情况,而且一再强调资料收集时要全面、科学、客观,要记录讲述者的种种背景、形态、语言等等。可怎么用这些资料?如何从资料中得出规律性的总结,上升到理论上的需求?这些却没有得到重视,反而将注意力集中在资料收集上。“我们已经习惯说一种永远不会有错,但永远也不会有用的话”,[2]收集、整理资料是田野考察的必要工作,陈述事实永远也不会出错,但把研究者推向田野的理由,不再是文化描述的需要,而是为了理论建设和解决问题。
2.2 程式化作业
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拿西方现成的定义和方法来规范我们自己的思想。但是,定义不等于真理,方法更不能取代思考过程。拿着西方现成定义和解释比照现实的最大危险就在于忘记了语境的规则。实地考察的传统我国古已有之,但科学的田野调查法还是从西方引进来的。如今,业内的学者仍有按照西方流传下来的田野调查法按部就班,程式化的进行作业。我们应该考虑到“田野作业的调查对象是具有不同思想和思维方式的群体,其文化、政治、信仰千差万别,这些情况都决定着田野调查的独特性”。[2]因此,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的方法对之实行调查,更多地应考虑我国田野的实际情况。
田野调查法普遍地被当下广大学者所运用,出现问题和误区属正常。以上是我从理论和实践中所发现的两个最大误区,其实在田野调查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和问题。例如,与当地人民交流中,经常会因为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误解;所记录的内容不能把琐碎当全面,而要有选择。知易行难,我们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完善方法。
3 未来之路
田野考察法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势必会在未来随着中国学术环境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着,被更广泛地接受运用。未来的田野考察法会向着更本土化、多元化、高科技化等方向发展。
3.1 建立多种理论指导的研究范式
理论指导实践,在田野调查中单一的理论指导思想,无法做到全面而深刻的揭示事物规律,探寻本质。所以,未来的田野考察必定是多种理论指导下的研究范式。关于田野调查的理论指导思想,虽然有当时一些留学西方国家的学者引入了英国的功能主义、法国的社会学派等理论,但是由于当时从事研究的人员有限,理论上始终比较单一。“对中国影响最大的还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性质和制度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唯一的指导思想,被运用于所有的人文科学研究工作中,包括了田野调查”。[3]田野调查要想取得成功,不仅要有科学的研究方法,还要有丰富的理论,只有带着多种理论进入田野,才能在调查中对民族文化现象做出全面、客观的判断、观察、描述和分析,从而又反馈理论,为理论的提升完善做贡献。
3.2 技術手段的革新
未来的社会是科技高度发达,技术手段不断深化的智能型社会。所以未来的田野考察也会依托技术手段的革新而方便、深入、宽广。现如今的田野考察等工作中,已经积极引入地理资讯系统等高科技或借助影视技术最大限度地捕捉真实,以改善学术研究。这方面台湾学者领先于我们,有几位台湾学者集中展示了常被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的GIS地理资讯系统,引入人文社科领域的尝试与成果。例如,“范毅军以《走进时光隧道:GIS与时空资讯的整合》为题,详细讲解并演示了如何将GIS与时空资讯进行整合。需要运用文字、数字和影像图片等各种时空资讯载体,在一个具体的时空架构下,身临其境地理解特定研究对象的深层意义”。[4]新工具必将带来新思维。
3.3 推进田野考察法本土化
田野考察法不仅被中国人文学者所熟知并广泛应用,还在于逐渐与中国学术实际情况相契合。当我们比照西方流传下来的田野调查传统,解决发生在中国“田野”中的问题时,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质疑西方的田野考察理论范式是否完全符合中国学术的实际。为此,许多学者在西方田野中反思,并做反省悟身的思考:面对丰富多元、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我们的研究,不应该局限在西方的理论框架中,而遮蔽了本来就是优势的本土经验与优秀传统。但面对新的时代,未来之路必定在西方理论与方法的批判吸收上,与中国实际问题,中国优良学术传统,中国文化特色相结合,真正做到本土化。
参考文献:
[1] 罗俊毅.西方田野反思与中国学术传统[J].中国音乐学院(季刊),2010(2):63.
[2] 施爱东.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92,100.
[3] 陈兴贵.中国民族学田野调查历史回顾与反思[J].贵州民族研究,2007(6):76.
[4] 杨秀.田野考察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民族艺术杂志,2007(4):28.
[5] 方李莉.艺术人类学[M].三联书店,2013.
[6] 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