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儿童长命锁的最早形式是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战国时期的一个项圈。其后各朝代的儿童长命锁缓慢发展,至明清达到鼎盛期,后转向衰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长命锁再度流行,却失去了赋予其灵性的民俗文化和传统内涵。如何避免传统长命锁中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智慧成为昨日烟花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通过梳理传统中的汉族地区儿童长命锁的民俗渊源和流传文化,希望引起对传统银饰文化的重视。
关键词:长命锁;民俗文化;符号
在黄金饰品一度占据主位的历史里,银饰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了不可或缺的一角。自古至今,人们用银碗、银筷、各种银器储存食物和水;佩戴各种银饰来美容保健和装饰自身。据《本草纲目·金部》记载:“生银,味辛,寒,无毒”;“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除邪气”;“银本无毒,其毒则诸物之毒也”。该类记述反映了银的特性以及具有驱除人们体内毒气的功效,且古人常用银器试毒。在民间,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黄金太过闪耀,其金气不是所有人能承受的,而银光柔和,适于儿童和老弱人群佩戴,并且白银能够辟邪,保佑佩戴的人不受邪气侵扰。这种说法的起源已经无从考据,但却是我国民间千年以来约定俗成的,银饰自古以来就有招财和避邪定神的作用。所以在中国自古就有给婴儿和儿童佩戴银饰的习俗。在儿童银饰上,尤其是儿童长命锁上,蕴含了大量的美丽传说和吉祥图案,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纹饰象征极大地丰富了民间大众的生活,这些物象与民间的传统思想经过几百年几千年的糅合,成为首饰民俗天空中的一颗闪耀的星。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银饰文化包罗万象,既浓缩了数千年封建统治的等级内容,又饱含了历朝历代各个民族首饰的民俗特色,尤其是历代的民间银饰,历经捶打、煅烧、雕镂和打磨等一系列的工序,蕴藏着劳动人民丰富的感情和祝福,代表了民间大众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期盼,附于其上的深厚的民俗赋予它们时代的灵气与特色。
儿童长命锁是在中国传统思想下催生,并在中国几千年的礼教之下传承发展下来的民俗文化结晶。中国是一个重视宗法的大家庭,家族的繁盛受制于人口的多少,传宗接代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圣人孔子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孩子是一个家庭和大家族的未来希望,决定着这个家族的兴衰成败。但是受制于极端低的医疗水平和生育知识,婴儿成活率极低,即便成活,也较不容易成年。于是,人们想出了各种消灾福佑的方法。譬如,穿虎头鞋戴虎头帽,托付孩子于神明等等,都是早期各地人们为了保护婴幼儿而采用的方法。戴长命锁是流行较广的一种,而且舅舅给外甥买的锁更有效力,这其中缘由联系到民间传说故事《钟馗嫁妹》。相传钟馗殿试受辱,触阶而死,被皇帝封为“驱魔大使”,专司捉鬼一职。自此以后,人间不再鬼魅横行。钟馗的妹妹生下一男婴却是野鬼投胎。钟馗有心将其捉拿,又不忍断了妹妹家香火。冥思苦想,钟馗终于从勾魂鬼用的手銬脚镣和项锁上想出了一个方法。他在外甥满月时上门祝贺,给外甥脖子挂了银锁,在手腕脚踝挂了四个开口小圆环,说佩戴银饰直至成年可保其长命。后来人们效仿此法,通过给婴儿佩戴长命锁驱鬼辟邪,以保平安。佩戴银饰品是民间最常见的守护儿童生命的方式,并且一般到成年礼时才会将这些长命锁解除。通过这种方式祈求婴幼儿吉祥如意、健康成长。民间认为长命锁可以将婴幼儿的魂魄锁住,免得被鬼怪摄走而夭折。
传说只是对民俗文化的附会,长命锁的渊源何在呢?据推测,五彩丝做的长命缕是长命锁的起源形式。关于佩戴长命缕祛灾祈福的习俗源于汉代。《后汉书·礼仪志》曰:“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傩)止恶气。”在汉代,每逢端午节,人们在门楣上悬挂五彩丝线辟邪去灾,后用于缠臂,以示辟邪。五月五日这一天,大人小孩都戴上彩缕。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楚荆地区的人们在五月初五将用五彩丝线编制而成的方胜佩于胸前,以在恶日之时祛病去灾。据南朝梁·宗懔《楚荆岁时记》[1]所载:“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又有条达等组织杂物以相赠遗。”“按:仲夏茧始出,妇人染练,咸有作务。日月星辰鸟兽之状。文绣金缕,贡献所尊。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丝,一名朱索,名拟甚多。青赤白黑以为四方,黄为中央,襞方缀于胸前,以示妇人蚕功也。”“五彩系臂,谓为长命缕。”五彩丝的五色为青、赤、白、黑、黄,按照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之说,这五个颜色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中央黄土),五彩丝正是借助于五方的神奇力量,辟邪祈福。
自唐代起,大量文人诗词描述端午时节佩戴无彩丝、长命缕或者百锁的风俗。“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2]“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事盛蛟龙见,恩深犬马知。”[3]这种风俗不仅在民间盛行,而且影响到宫廷贵族的端午辟邪风俗。
到了宋代,佩戴五彩长命缕的习俗仍然存在,“彩缕谁云能续命,玉奁空自锁余香。”[4]这个习俗不仅在民间流行,还在宫廷流传,《宋史·礼志》就有“以一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的记载,记录了皇帝在端午前将长命缕赐给百官佩戴。在宋代,五彩长命缕又被称为百索。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引用《风土记》“荆人端午日以五彩系臂,辟兵鬼气,一名长命缕,今百索也。”据名字推测,这个时期五彩丝线已经被编织成型,并且在其上坠饰了一些珠宝饰物。另据南宋《西湖老人繁胜录》中记录:“端午节扑卖诸般百索,小儿荷戴,系头子,或用彩线结,或用珠儿结。”这儿的“珠儿结”应该就是在五彩丝线上编织了珍珠等珠宝后形成的。这时期的长命锁型制已经变得复杂,在京都的街市上出现了销售这种饰品的店铺和商贩。
到了明代,长命缕专指婴儿周岁时在头发上系上五彩丝线以辟邪。“石青蜥蜴泥金虎,五色彩丝长命绳。”[5]珠儿结成为儿童日常佩戴的颈饰,并进一步发展成为长命锁。《帝京景物略》中如此描述这个时期的长命锁形态:“项名彩系,垂金锡,若钱者,若锁者,曰端午索。”[6]这个时期的长命缕已经在底端悬挂金银等金属制作的铜钱状或古锁状的垂饰。明清时期的长命锁进一步发展,在材质和器型上得到不断进化,成为明清时期汉族地区十分流行的儿童饰物。清代的长命锁多一面装饰吉祥图案,一面刻吉祥寓意的文字。装饰的纹饰多是福禄寿喜财相关的民间图案,以及一些相关的吉祥寓意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等;文字多是“长命百岁”、“富贵如意”、“多子多福”、“福寿双全”等。其间饱含了民间智慧的巧思妙想,深层次地蕴含了寄情于物的民间感情表达。
从长命锁的发展过程(五彩丝-长命缕-百索-珠儿结-长命锁)来看,我们可推知长命锁的起源与端午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端午节在中国先民思想中是万物心生转向成长的季节,是生命的过渡阶段,同时也是人类生命繁衍的时节,将端午节的辟邪寓意赋予长命锁,这是先民在自然环境共存中保护族群的一种智慧。在端午之时佩戴饰物以去除冬日之阴霾,迎接万物之萌生,预防夏日疾病,这是端午节辟邪的精神内涵。作为季节转换之时的一个重要节令,端午节在中国先民的辟疫观念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求子得福的传统思想影响下,帮助新生儿度过初生的苦难就跟端午节的寓意附会到一起,于是形成了系五彩丝辟邪,戴长命锁保命的民俗。在长命锁上篆刻五毒等物象用以辟邪,装饰吉祥图案以祈福,写上吉祥文字,这些习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人民巧用自然调节生存环境,表达美好愿望的智慧,是缓和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朴素的自然观和世界观。经过千锤百炼,精细雕琢的长命锁把最真挚的祝福戴到孩子身上。戴长命锁,是旧时人们期待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种愿望,寄托了父母对子女的无限期望。
不管是长命锁的器型形状,还是装饰纹饰,民间都赋予了他们浓厚的民俗气息。长命锁的任何装饰符号都不是天然就有,或者随意画出来的。这些精美的纹饰是我国先民在累年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经验的总结基础上,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玄各家之学的精髓,历经长期民族风情的洗礼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长命锁上的吉祥纹饰故事繁多复杂,却又内含规律。中国器物装饰文化讲求“图必有意,意必吉祥”,长命锁的装饰更是每图必有其意,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筛选凝练出了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故事,丰富的意蕴悠远的精美图案。民众的思想表达既含蓄又实际,长命锁上的装饰总括起来无外乎祈求生活福、禄、寿、喜、财。长命锁上的经典图案朴素中不失美丽,简练中寓意悠远,“福禄寿喜财”和“祈福禳灾”的题材和内涵充分体现了人们对儿孙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长命锁的吉祥含义是与其表象相关的民俗物质或民俗事象辐射出的意义的综合。这些民俗物质或民俗事象经过民众意识的装扮和民众智慧的历史积累,它们以代码的形式传递和表达其深层蕴含的民俗信息,成为一种代表长命锁吉祥和祈福禳灾的“民俗符号”。对于重视子嗣繁育的中国宗法家庭而言,长命锁的子孙观念在中国人的基因里传承,长命锁上链接的民俗是对中国传统传宗接代思想的历史遗痕和传承。这些历经时代的洗礼和磨砺传承至今的物象符号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国民众的民俗知识谱系之中,成為民间追求幸福和表达内心世界的文化符号。
在当今时代,尽管有些长命锁的题材、内容和其民俗仪式已经失去了其历史舞台而退出了民众的生活,但是它所涵括的求子得福的人生幸福观和对后代的美好祝愿依然是中国民众不变的愿望。长命锁民俗作为历时存在的民间文化表现形式和重要的文化遗产,其功能是其他形式所无法取代的。在民众思想和知识的创新之下,长命锁将继续延续其“祈福禳灾”的精神功能,为民众所取,成为中国民众服饰文化发展和创新的文化源泉。
参考文献:
[1] 宗懔(南朝梁).楚荆岁时记[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89册),第23页.
[2] 张说(唐).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Z].
[3] 窦叔向(唐).端午日恩赐百索[Z].
[4] 欧阳修(宋).欧阳修全集(卷八三)[M].中华书局,2011:1214.
[5] 陆深(明).俨山集(卷二二)[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268册),第134页.
[6] 刘侗,于奕正(明).帝京景物略[M].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7] 林继富,王丹.解释民俗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 西户老人.西湖老人繁胜录[M].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作者简介:陈国玲(1983—),女,山东青州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民俗学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