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德伟 秦小云
[摘 要]医学实践教学质量关系到医学生的培养质量,综合性大学医学院必须建立符合医学教育规律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该从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和实习教学基地等方面探讨医学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医学 实践教学 质量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150-02
教学质量是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对一所拥有医学教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而言,教学质量同样是高等医学教育的生命所系。2013年原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与原广西工学院合并组建广西科技大学,成立了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为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特别是在地方综合性大学,如何结合高等医学教育实践性强的特点,建立和完善医学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医学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一、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所以,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即为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即是实施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的总和。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指导下,由高校建立的特殊的质量管理系统,旨在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强调教学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性和全员性。同时,通过教学质量保障来实现组织学习,促进组织不断适应新的环境。[1]
二、实践性强是高等医学教育的特殊要求
高等医学教育具有许多独特的方面,实践性就是其最显著的特点。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医学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的科学综合。在巩固理论教学成果,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性实践能力等方面,实践教学具有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2]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中,已经具有实验教学、临床见习、临床技能训练、临床实习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并且相比于其他专业具有更长的实践性课时,其实验课(实践课)与理论课之比达1∶1,实践教学的人、财、物投入也较大。但在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这一特殊性往往没有被充分认识,从而影响了医学实践教学的质量。自1992年起,我国通过“共建、合并、调整、合作”为主要形式的多种改革途径,组成了一批拥有医学教育的综合性大学,通过20多年的实践,也显现了综合性大学举办医学教育的某些不足和缺陷,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对医学教育的特殊性重视不够。为了提升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深化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5月,教育部、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6号)[3],文中强调要大力推进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建设,包括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和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特别对举办医学教育的综合性大学提出明确要求,文中要求举办医学教育的综合性大学要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办学,加强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保证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构建地方综合性大学医学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打破原有的课程界限,按照功能相近、学科相关的实验课优化重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课程体系。如基础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就是建立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下属4个实验室:即形态学实验室、机能学实验室、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和医学生物学实验室。其中,形态学实验室由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和神经生物学的教学实验室融合而成;机能学实验室由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教学实验室融合而成;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由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医学免疫学的教学实验室融合而成;医学生物学实验室由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的教学实验室融合而成。由形态学实验、医学机能学实验、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医学生物学实验四大模块组成覆盖基础医学全部學科的全新的实验课程体系。
在临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面,我校重组了临床技能实践教学内容,编写和出版了跨学科集教、学、训、考、赛为一体的特色教材《临床实用基本技能》,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临床技能训练,针对性强;同时我们还编写了与教材配套的辅助教材《临床实践技能实训指导手册》、《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等,并与后续的临床实习结合在一起,将临床基本技能训练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加大投入,改善医学实践教学条件
加大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投入,以“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的标准建设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立形态学显微互动教学实验室、网络化机能教学实验室、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和医学生物学实验室等,构建了网络实验教学体系。投入500万元构建了模拟医院,模拟医院为学生提供了与真实医院环境、情景相似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条件,最大限度做到教学与临床实际需要的“零距离”。开设了囊括学生就业岗位所需要的各项临床技能和国家执业医师资格技能考试内容在内的50余项实验实训项目。通过模拟医院平台,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进行充分而系统的训练,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技能教学质量。
(三)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
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摒弃陈旧性、验证性实验,开发出一批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手段的更新,积极探索将PBL与RISE等教学法引入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建立网上虚拟实验室、仿真实验室、网上医学图片自学自测考试系统,使学生能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给学生提供了打破时空界限、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平台。实现了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的重大改革,为各学科间教学内容的相互渗透创造客观的条件。改进医学实践教学考试方式,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增加实践教学考试成绩在学生成绩中所占的权重。
(四)构建医学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實践教学由主管副校长统一领导,教务处协调,医学院全面负责,并设有主管副院长、医学院教学办、系(院)副主任的分级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使实践教学工作有章可依,有轨可循,在规范运行中保证质量。建立网络实验教学管理平台,实现多级互动的实验室工作信息、仪器设备管理、经费管理和实验教学安排等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在实验室管理上发挥较大的作用。
强化各级教学督导功能,医学院和各系(院)建立相应组织机构,各临床实习教学基地也均有分管领导,并成立科(医)教科负责临床实习教学管理。专家督导内容包括:检查教学计划和制度、查阅教学档案、考核授课质量、开展示范教学、组织师生座谈会、问卷调查和考核评价学生等,实现对实践教学质量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
(五)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培养、配备高水平的教学师资力量。制订各项教学制度,如实验预试制度、听课制度、评教制度、试讲制度、集体备课制度等,多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青年教师实验技能操作大赛,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充分利用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学师资资源,做好临床教师的遴选工作,建立稳定的临床教学“双师型”师资队伍。
(六)加强临床实习教学基地建设
医学教育的后期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重要时期。按照国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4],应严格临床教学基地准入制度,不断拓宽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渠道。目前我校共有附属医院4家,教学实习医院130多家,分布在全国各地,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省(区)、市、县三级实习网络,为培养具有高技能医学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 注 释 ]
[1] 陈玉棍,代蕊华,杨晓江,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14.
[2] 黄孝天,刘刚,梁尚栋,等.基础医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与思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107-110.
[3]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6号).
[4] 国家教委、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教高[1992]8号).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