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吉林广播剧的三个发展时期

2015-05-30 06:01孙宝国
中国广播 2015年1期

孙宝国

【摘 要】吉林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吉林新华广播电台1946年就开始了广播剧创作。近70年来,吉林广播剧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起步与发展时期(1946~1976)、恢复与繁荣时期(1976~1994)和瓶颈与探索时期(1994~2014)。与全国一样,吉林广播剧如何才能在收获奖杯的同时也赢得口碑、在收获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赢得经济效益,这确实是吉林广播人乃至中国广播人在传统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必须正视又亟待破解的历史性课题。

【关键词】吉林广播剧 起步与发展 恢复与繁荣 瓶颈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广播剧是依靠现代电声技术录制传送,以有声语言和音响效果、音乐等手段表现内容,诉诸听众听觉的一种戏剧形式。①广播剧这种艺术形式最初产生于英国。《危险》是世界上第一部广播剧,1924年1月15日在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中国第一部广播剧剧本《恐怖的回忆》发表于1933年1月20日。②1950年2月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部广播剧《一万块夹板》。③而早在1946年,吉林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吉林新华广播电台④就开始了广播剧创作。近70年来,吉林广播剧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

一、起步与发展时期(1946~1976)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早在1946年就开始摸索运用广播剧这一艺术形式。当时没有录音、复制设备,只能直播。没有专业的编剧、导演、演员、配乐人员,只能由编播人员来承担。吉林人民广播电台直播的第一部播音剧《黎明前的黑暗》⑤表现了解放区群众拥军支前战胜艰难险阻的精神。该剧是由顾秀林编剧、郝吉明等演播的。用笸箩、豆粒子、铁板、木板等简单道具制作风声、雨声、雷声、门声等音响。在这之后又播出了《田炮手》《归来》《海上风暴》《刘胡兰》《李闯王》《文天祥》等广播剧,在全国和广大听众中产生了一定影响。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积极配合党的中心任务,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生产长一寸》《人民英雄》等广播剧。在抗美援朝时播出了广播剧《金宝娘》《第一列火车》。在镇压反革命运动和“三反”“五反”运动时,播出了《血海深仇》《糖衣炮弹》《警钟》等广播剧。1953年,长春业余广播剧团成立,在剧本、导演、演员的选择上都比过去有所提高。1954年9月,吉林人民广播电台与长春人民广播电台合署办公后,广播剧得到迅速发展。1954年9月至1955年9月的一年里,就播出了《第一台抽水机》《不能走那里》《游击队员之子》等20部广播剧。1955年,延边人民广播电台建立了以朝鲜语广播剧为主的专业演出组。

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随之而来的“反右倾”斗争的错误涉及广播系统,使广播剧编剧、导演、演播人员受到不应有的批判和处分,但广播剧的发展并未因此中断。1958年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文艺编辑认真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创编了一批有一定水平的广播剧。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译制片组和长春话剧院演员参与演播,大大提高了广播剧的演播质量。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创作生产出一批有影响的剧目,其中的优秀作品有《郑成功》《达吉和她的父亲》《飞雪迎春》《接关系》《伟大的战士白求恩》等。吉林市人民广播电台于1959年10月开办了《广播艺术剧院》栏目,并播出了自己录制的第一部广播剧《连珠炮》,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化工工人的革新创造精神,听众来信称它为吉林市文艺广播的“一朵新花”。⑥延边人民广播电台于1960年录制播出了该台第一部汉语广播剧《海兰江畔》,反映了与河北省回乡女青年邢燕子开展竞赛的朝鲜族回乡知识青年吕根泽的事迹。1964年,长春人民广播电台在第二套节目中开办了《广播剧院》栏目。

经过约20年的认真摸索和刻苦实践,吉林广播剧工作者基本上掌握了广播剧合作的艺术规律。但在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早年制作的广播剧都不同程度受到了错误的否定和批判,大多数创编人员被下放到农村插队落户,广播剧创作、生产处于停滞状态。

二、恢复与繁荣时期(1976~1994)

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特别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至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中国广播剧进入恢复与繁荣时期。这一时期全国广播剧特点如下:一是剧目题材更加广泛;二是节目风格日益丰富;三是创作上敢于触及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四是在体裁、艺术风格和结构方式上作了一些探索;五是理论研究有了新的发展,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艺术理论体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吉林广播剧创作生产呈现出数量多、质量好、获奖多的良好发展态势,并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拨乱反正的日子里,吉林人民广播电台重播了《伟大的战士》《三月雪》《接关系》《祭红》《红岩》,并新录制了《第二次握手》《伤痕》《张志新》《彩云归》等剧目,都获得成功。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第二次握手》后,收到10个省及几十个县的400多封信表扬这个节目。⑦

1978年,吉林人民广播电台面向全省招收了专职导演、配乐和广播剧演员,成立了20多人的广播剧组,形成了以吉林省人民广播电台为主,吉林市人民广播电台、长春市人民广播电台为辅的吉林省三大广播剧创作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一条龙”专业化创作生产格局。

1980年春节,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申扬、暴桂英创作的儿童剧《三个孩子去蛇岛》,该剧在创作手法上有所创新,播出后反响比较强烈,并在1981年春节全国优秀广播剧展播中获优秀广播剧奖。1980年,长春人民广播电台也应邀参加了在成都召开的全国第一次优秀广播剧评比会,广播剧《法官之死》被选为1981年春节全国优秀广播剧展播节目。这一年,吉林人民广播电台还录制了《高山下的花环》《响铃公主》《改革者》等优秀剧目。

1981年3月,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召开了省内广播剧作者座谈会,探讨新时期广播剧创作问题。同年10月与中国戏剧家协会吉林分会、吉林省戏剧创作室联合发起现代题材的广播剧征集活动。共收到应征剧本298部,选录19部展播。其中《瓜把式看戏》《光棍李守全》《燃烧吧,生命!》等10部广播剧本获征集奖。展播后收到听众来信240封,赞扬这次征集活动。《吉林日报》《长春日报》分别发表了消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选播了其中3部广播剧。《瓜把式看戏》获1982年全国优秀广播剧奖,《燃烧吧,生命!》收入中国剧协湖南省分会编印的《广播剧新作选》。这次征集活动,促进了广播剧创作队伍的成长,扩大了题材的领域,丰富了创作手法。1982年和1983年,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共创作生产广播剧40部(集),创历史最高纪录。长春人民广播电台1983年录制的广播剧《让邢燕子归来》获全国优秀儿童广播剧奖,并收入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广播剧选》。1983年,吉林市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童话广播剧《秒针历险记》被评为省和全国优秀剧目,《心灵深处》被评为全国30部优秀广播剧之一。

1984年,吉林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广播剧征文活动。应征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时代精神,出现了一些以改革为题材的剧目,选录展播了14部。其中,《汽车大王和葡萄皇后》《花园春》等5部获征文奖。《花园春》参加全国广播剧第一届“丹桂杯”大奖赛⑧,获优秀广播剧综合奖、音乐创作奖、剧本创作三等奖、优秀编剧奖。1985年,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广播剧在质量上有了显著提高,广播剧《猎神走出山谷》《在这片土地上》都是以改革为题材的剧目,荣获吉林省首届长白山文艺奖三等奖。较好的剧目还有大型连续广播剧《山中那十九座坟茔》《黄河的子孙》和《孤岛》。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广播剧《杜重远》和《廖司令逛泰山》。1985年,吉林人民广播电台还对微型广播剧进行了探讨,制作了《老小孩和小小孩》。1984年,通化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广播剧《风云哨兵》获全国城市广播电台协会优秀剧目奖,《崎岖的山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获全国优秀剧目奖。1985年5月,长春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成立后制作的第一部广播剧《小金鱼和荧火虫》荣获广播电视部“金狮”铜牌奖。

自1986年以后,吉林广播剧创作生产继续保持上升势头,从1989年度开始的中国广播奖年度评选获奖名录中就可见一斑。譬如: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创作的《杭州路十号》荣获首届中国广播剧奖短剧一等奖(1989年);长春人民广播电台《游春图传奇》荣获第二届中国广播剧奖单本剧二等奖(1990年);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早·晚·小女孩》、吉林市人民广播电台《春游》分别荣获第三届中国广播剧奖儿童剧三等奖(1991年);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大地回声》荣获第三届中国广播剧连续剧三等奖(1992年);吉林市人民广播电台《独辟蹊径》荣获第四届中国广播剧短剧二等奖(1993年);长春人民广播电台《五爷与老范》荣获第五届中国广播剧单本剧三等奖(1994年)。

在恢复与繁荣时期,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创作生产的广播剧题材广泛,并有一定的深度;反映工业改革和发展商品生产的剧目占有相当的比重,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题材也占有一席之地。

三、瓶颈与探索时期(1994~2014)

广播剧凭借声音的魅力曾创造过自己的黄金时代,但由于电视、网络等新媒体兴起以及人才匮乏、运作模式单一等因素,广播剧创作生产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步入了艰难的瓶颈与探索时期。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电视媒体特别是电视剧影响力的迅速上升,广播剧的听众急剧下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许多电台开始减少甚至停止广播剧的创作生产。为了扭转广播剧发展的下行势头,激励和推动广播剧创作生产,1996年2月6日,中央宣传部将广播剧列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之中。全国各级党政部门由此重新开始高度重视广播剧这个艺术品种,并加大了支持力度。

随着广播剧被正式列入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评选项目,吉林广播剧的创作生产再次被纳入有关部门和机构的重要议事日程,以吉林人民广播电台、长春人民广播电台为代表的广播媒体先后创作出《“海选”纪事》《跟着鸟儿回家》《老人与树》《报春柳》《无题》《寻找》《“小巷总理”谭竹青》《草原童谣》《山湾小站》《野鸭岛》等一批贴近现代听众欣赏需要,充分彰显国家水平和吉林特色的广播剧精品力作,并创造了从1999年的第七届到2014年的第十三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连续七届都有作品获奖的好成绩。

与此同时,在中国广播剧奖的评选中,从1999年度开始,吉林广播剧作品也都不断创造佳绩。譬如:长春人民广播电台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荣获第十届(1999年度)中国广播剧奖短剧二等奖;吉林人民广播电台的《“海选”纪事》荣获第十届(1999年度)中国广播剧奖单本剧二等奖。长春人民广播电台的《在公交车上》荣获第十一届(2000年度)中国广播剧短剧三等奖;长春人民广播电台的《为了庄严的承诺》荣获第十一届(2000年度)中国广播剧单本剧三等奖;长春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城子乡有个刘监察》荣获第十二届(2001年度)中国广播剧单本剧三等奖;长春人民广播电台的《新来的班主任叫陈真》荣获第十二届(2001年度)中国广播剧儿童剧三等奖;长春人民广播电台的《狭路相逢》荣获第十三届(2002年度)中国广播剧短剧三等奖;吉林人民广播电台的《寻找》荣获第十三届(2002年度)中国广播剧单本剧三等奖;长春人民广播电台的《自然小歌手》荣获第十三届(2002年度)中国广播剧儿童剧三等奖;吉林人民广播电台的《你是妈妈吗?》荣获第十四届(2003年度)中国广播剧儿童剧三等奖。

应该说,从1999年以来,吉林省人民广播电台为克服广播剧发展瓶颈,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譬如于2004年专门成立广播剧制作中心,“在台内将广播剧制作中心提高到与新闻中心、广告中心同等待遇,同等重要的程度。让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有地位、有使命感、成就感和归属感,在经济上也有一定的收入。人员上配备一批有热心、有精力、有才华的年轻人加入其中,以老带新,形成广播剧人才的梯次结构”⑨。吉林市人民广播电台自广播剧制作中心成立以来,已经初步形成了广播剧创作生产的良好小气候,目前已有上百部各种形态的广播剧作品问世。其中,《百姓至上》《无题》《秒针狂想记》三部广播剧连续荣获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4集广播连续剧《牛子厚与喜连成》更是一举摘取2011~2012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该剧讲述了甲午战争后,吉林富商牛子厚携巨资入京,赠医施药,创建了京剧科班“喜连成”,培育了著名京剧人才梅兰芳,为京剧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故事,也再现了京剧发展中最动荡不安却又不为人知的一段历史。再譬如,长春人民广播电台于2013年9月12日承办了2013年度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年会,来自全国各地90多家会员单位的150多名广播剧人汇集春城,共商广播剧走市场、促发展、共繁荣大计。在年会开幕式上揭晓了年度评奖结果,长春人民广播电台收获甚丰:广播单本剧《紫色的砚台》荣获该年度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奖金奖,微广播剧《送餐》在第二届全国广播剧大赛上获得铜奖,另有三部微广播剧获入围奖,使长春人民广播电台成为本次大赛上获奖最多的单位。

1996年广播剧就被纳入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项目,然而遗憾的是,近20年过去了,中国广播剧的发展仍处于步履维艰的瓶颈期。不菲的制作费用使得广播剧一直徘徊在高投入、低产出的困境中。仅靠行政性力量的推动而缺乏成熟的市场化运作,使得广播剧无法很好地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广播剧创作生产的原动力主要不是为了播出,而是专注于获奖,奖评完后,本来数量就不多的广播剧作品的归宿往往就是入库、尘封。与全国一样,吉林广播剧如何才能在收获奖杯的同时也赢得口碑、在收获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赢得经济效益,这确实是吉林广播人乃至中国广播人在传统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必须正视又亟待破解的历史性课题。

(作者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宣传处)

(本文编辑:裴建平)

注 释

①《广播电视简明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

②《恐怖的回忆》由上海电台亚美广播公司制作,在亚美广播公司组织募捐支援抗日前线将士的活动中播出,对激发广大上海人民的抗日热情和斗志起到了一定作用。

③该剧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纪念“二七”铁路大罢工,而制作的一部反映铁路工人修复铁路支援国家建设的作品。

④1949年5月1日,吉林新华广播电台改称吉林人民广播电台。

⑤广播剧当时叫播音剧。“广播剧”这个名称是20世纪50年代才出现的。

⑥⑦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吉林省志 卷四十二 新闻事业志·广播电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⑧“丹桂杯”广播剧奖为中国广播剧奖的前身,始于1984年,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组织,给最佳广播剧颁发流动奖杯。1988年,原广播电影电视部决定政府奖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统一组织,作为中国广播奖的一个分项,1990年开始评选“蜀秀杯”广播剧奖,评选项目为短剧、单本剧、连续剧。从此,该项评奖具有国家级政府奖性质。1992年增设儿童剧项目,同时增设4个单项奖。1995年该项评奖更名为“黑龙杯”广播剧奖,1997年中宣部批复定名为“中国广播剧奖”。

⑨尚志广 卞雅 邱晓鹏 《广播剧重生之路》,载《中国广播》200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