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百姓收视需求 研究新闻制作手法

2015-05-30 03:12池立军
艺术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党和政府播音员时政

池立军

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由于受办台规模和资源配置的制约,难于向中央、省、市级电视台新闻那样实现早、中、晚各时段滚动播出,也难于实现分门别类式各档新闻百花齐放的局面。县级电视台新闻一般都集中在晚上黄金时段一档节目播出。应该说能把方方面面的大事小情囊括到一档新闻中,又能让老百姓爱看,需要采、编、播等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只要前期采访准确生动,条目编排有序合理、后期制作手法精良,就会使其成为一桌丰盛适口、回味悠长的佳肴;反之则会成为缺少精雕细琢的“大杂烩”。笔者在县级电视台新闻编辑制作实践中,对于如何吸引百姓爱看身边的新聞有一些粗浅体会。

1 导向正确是根本 时政新闻传送百姓所需

任何一个新闻媒体都必须讲政治,保证导向的正确。新闻要为党和政府服务,老百姓首先要听党和政府的声音,这符合群众需求。一档综合新闻首先要涉及时政类,我们的任务不是减少时政新闻,而是要改善时政新闻中“长篇大论开会、领导活动扎堆”的老套路,让时政新闻更加精致好看。近年来,各地新闻台纷纷提出要“控制会议新闻总量、缩减会议新闻篇幅”,这就要求记者、编辑采编时政新闻要有清醒的政治意识,分清新闻事件的轻重缓急,对长篇新闻要敢于“切一刀”。遇到较难缩减的重大会议新闻和成果类新闻,要适时插入会场外相关实景画面,以增强新闻的画面效应,减少观众的视觉疲劳。但在特殊时期要区别对待。“非典”期间,笔者参与制作的15分钟日播新闻中,党和政府带领群众抗击非典的新闻占据整档新闻的较大篇幅,播出后倍受百姓关注。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效果,一是因为“非典”事关百姓切身安全。二是因为老百姓从新闻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抗击非典的必胜信心,并被这种信心所鼓舞,与党和政府团结一致,展开了一场全民参与的特殊战役,最终实现了“非典”0报告的目标。赢得了一方百姓的平安。由此看出:老百姓愿意通过电视新闻了解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工作思路和工作态度,这些会直接影响到百姓的思想动态。

2 立足三贴近 社会新闻百姓唱主角

新闻工作者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工作者采制的新闻不仅要给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看,更要满足普通百姓的收视需求。笔者在编辑新闻时每天保证让社会新闻占据一定篇幅,还要把百姓关注的新闻事件放在提要里预报,从而引起百姓的收视欲望。大致坚持的原则是:时政新闻多时保证社会新闻“有的看”,时政新闻少时保证社会新闻“更好看”。如何让社会新闻更好看更吸引普通百姓的眼球?这应该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关注和努力的方向,过去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这样的电视新闻:新闻事件本身关系百姓切身利益,也是百姓关注的热点,但是整篇新闻中出现的“同期声”常常是各级领导干部在说,最低也是村党支部书记在说,而最真实生动的百姓形象却很少被锁入镜头,很少能听到百姓的心声。随着新闻“三贴近”要求的提出,各地新闻台鼓励记者多做百姓唱主角的社会新闻,就是要让老百姓在电视里看到自己和邻居大爷大妈的熟悉形象,听到淳朴而真实的声音,这样,新闻的收视率和反馈率会明显提升。在这个过程中,记者和编辑对大量的百姓同期声的取舍会变得更加果断,不生动、不精彩、现场感不强的同期声决不勉强上镜。

3 让播音员担当百姓的收视向导

县级电视台新闻面对的受众相对城市来说农民居多,如何让知识层面参差不齐的农民朋友有兴趣、看得懂、能反馈的关注离自己最近的新闻节目,笔者认为除了前期记者独特的选题、生动的采访之外,还应该发挥播音员的收视向导作用,他们的每一次出场提示着上一条新闻的结束,下一条新闻的开始,播音员出场要说的话不仅仅是新闻导语的内容,我们暂且把它称为“串联词”或者叫“过渡语”。串联词是一条新闻的引子、概括、解释和延伸,可以最大程度的帮助百姓明明白白看新闻。那么播音员出场频率多少合适呢?如果不论大事小情播音员频频亮相会抢夺新闻事件本身的吸引力。而播音员寥寥亮相则会导致多条新闻砖块式堆砌,没有起伏,没有亮点,让观众不知所云。所以说播音员何时出场、说什么话,怎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取决于“编”和“播”的水平。笔者在编辑制作新闻过程中体会到以下这两种编排方法组织出来的播音员上镜语更加适合百姓口味:

(1)归类法编排 形成新闻声势。同一类别、相关类新闻要通过编辑的手进行整合提炼,通过播音员的声音和表情传递给观众,让小新闻造出大声势,使观众的收视思路顺理成章,避免跳跃不定。例如,一条平时作为一般新闻播发的秧歌表演活动在春节期间归类编排,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各地锣鼓铿锵、盛装表演的场面,让百姓一下子就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和祥和的社会氛围。

(2)串联法过渡 形成收视主线。寻找两条新闻的相关结合点,把内容相关、相反、相对的新闻串接起来,形成一条脉络清晰的收视主线,让观众随着这条无形的主线收看有形的新闻。笔者就曾经这样串接过一些新闻。

新闻题目:《喜鹊小黑说话了》《雕塑绿鸟哭了》。串联词:爱新和奶奶与喜鹊小黑像一家人一样和睦相处,日久天长通人性的小黑居然学会说话了。同样也是动物却遇到了不同样的人,伫立在公园里的雕塑绿鸟就没有小黑的快乐,前两天她被人折断了翅膀,无声地哭了。

新闻题目:《不幸失火 大家援助》《故意纵火 法不留情》。串联词:不幸失火的李家人得到了政府和邻居的关怀与援助,让他们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而故意纵火多达五起的孙某得到的是法律的制裁,他毁掉了别人的家园,把苦果留给了自己和家人。

新闻题目:《千年银杏 后人珍爱》《追寻历史 传承文明》。串联词:这棵古老的银杏树见证了千年历史,给后人留下许多美丽的遐想,如今它得到了人们很好的保护。对古老历史有着深厚感情的还有年逾古稀的李侗恩老人,他多年钟情于收藏古董,最近他把这些古董捐献给了博物馆,让更多的人和他一起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笔者通过这样串接新闻,让普普通通的观众都能鲜明的分清新闻事件里的善恶美丑,串联词中不掺加过多的编辑观点和评论语言,更能引起观众的自觉思考。是否需要写串联词还应根据新闻内容的实际,不可生拉硬扯,确实无关联的新闻直接用片花、特技切换过渡或者由播音员提示来看下一条新闻仍然符合观众的收视思路。

4 顺应百姓收看新闻的节奏感

一档新闻的节奏要适合各年龄段、各阶层人群收看,笔者认为要重点解决好三个问题:

(1)信息容量。以15分钟新闻为例,除去片头、片花、片尾以及新闻提要介绍,笔者认为新闻条目最好控制在12到13条左右为好。如果條目过多,会有琐碎、一桌小菜的感觉;如果条目过少,会显得单调拖沓,让观众没有耐心看下去。据笔者调查了解,身边的多数观众比较看好一分钟左右的新闻,他们说:晚开机一分钟或者切换几次频道就会错过一条新闻这种节奏很容易接受。

(2)画面频率。一个活动感不强,场景相对固定的画面在新闻里停留时间过长或者频繁重复使用,都会有失新闻的节奏感,如果画面切换过快,往往又是广告制作中为了达到视觉冲击效果而采取的做法,所以说新闻画面的节奏感应该适中,以一分钟新闻为例,笔者认为最好不低于20个画面,不超过30个画面。

(3)播音语速。在60、70年代,电视新闻播音语速相对偏缓、语调高扬,能让当时团团围坐在一起的普通百姓听得一清二楚。随着电视的普及,播音员在保证发音准(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确、吐字清晰的基础上逐步提快语速,从“播”新闻向“说”新闻转变,这种节奏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更加合拍。但是新闻播报速度绝不是越快越好,有些电视新闻盲目追求“快嘴”主持风格,就很让老年观众感到听觉疲劳。我们还以一分钟为例,笔者认为播音员一分钟播300个字左右语速比较适中。

5 让百姓感受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一专多能

新闻单位需要专业人才,更需要一专多能的人才,县级电视台新闻要发展,需要一把手领导的宏观调控,每一任领导的宣传思路和宣传手段都会影响造就一代新闻人才。而作为工作在一线的记者、编辑、播音员要想才尽其用就必须不断增长才能、形成独特的风格。我们可以这样说,只会在演播室录播新闻的不是优秀的播音员;只会闷头写稿子、不敢面对镜头讲话的不是优秀的记者;不会提炼和升华新闻稿件的不是优秀的编辑。采、编、播是电视新闻最主要、最紧密的三个环节,应该说具备这三方面才能,就具备了电视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业务技能,县级电视台新闻如果能实现采、编(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播一体化不仅节约资源,利于节目质量提高,还会锻炼出一批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要实现采、编、播一体化,笔者认为在机制上可以实行采、编、播轮岗制和采、编、播沟通制。轮岗可以让大家都有机会增长各方面才能,还可以让大家体会每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和艰辛,能够增强大家的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沟通制更容易操作,就是采、编、播工作人员定期集中起来共同研讨节目、交流情况、沟通误解,让大家认识到新闻的每个环节都与我有关,我这个环节出了问题会影响到其他环节。电视新闻工作者具备一专多能既是新闻工作的需要,更是求得百姓认可的资本,其实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哪位播音员走出演播室做过生动的外景采访,老百姓对他的印象会格外深刻;平时只见其名不闻其声的记者关键时刻来一段精彩的现场主持,老百姓在大街上见到他时会情不自禁地说:我认识这个记者;编辑站在新闻的幕后别以为就不为人知,只要普通百姓说哪天的新闻特别好看,那就是对包括编辑在内的所有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真心褒奖。

猜你喜欢
党和政府播音员时政
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探讨
论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性
时政
时政
做人民欢迎的中用的播音员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创造
努力建设一批新型高校智库 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时政
时政
关于强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党和政府信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