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岩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高校英语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是必然结果也是必然要求。面对社会对于人才的迫切需求,高等院校只有将英语教学与语言能力相结合发展,注重教学实际,要求学生将英语教学内涵与理论熟记于心,培养学生视听说等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适应形势的需求,从容面对信息时代的各种挑战。
【关键词】英语教学 激发 创新思维
一、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仍旧难以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得过程中,教师只会进行灌输式教育,将内容强塞进学生的脑海中,彻底忽视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致英语课堂氛围枯燥、乏味,使学生丧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2.高校英语在真正的实践中,局限性较大,再加上英语教师的能力限制,难以实现提高全部学生英语水平,由于没有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自然而然的忽视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大部分学生对于英语这门科目有着排斥、厌烦的心理,还有一部分学生坚定只要有英语语感英语水平自然而然提升,这些消极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英语的有效开展。
4.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英语教师将教学内容主要以英语语法和英语词汇方面,强迫学生对英语语法和词汇死记硬背,由此导致英语课堂枯燥、乏味,教学内容单一,根本无法激发学生兴趣,难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不断改善教学方法。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应深入学生,了解每位学生的英语水平,确立合理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学习一篇英语文章时,可以让学生结合原文主题和内容进行自主、大胆的联想,通过对原文的内容和格式进行再加工、整理、改写后变成属于自己的文章,之后为学生组织一场演讲辩论比赛,让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将自己的文章读给大家听。其次,英语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与英语有关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学会自主去创造,同时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经常将一些难度较小、内涵丰富的英语文章读给学生听,这样可以大幅度的拓展学生的阅读量。
2.设置创新探索机会, 指导学生自主探究、 自主教育。受过去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只会依赖教师和教材,这种影响阻碍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要想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要改变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观念。首先英语教师要将学习这门语言是为了进行交流才是英语的目的这一点传达给学生,也就是说学习英语不是为了英语知识而是为了拥有英语这门技能。其次,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英语这门语言中富含的各类信息和大量的人文知识,所以在学习英语时,丰富自身知识可以满足语言运用的需求。最后,作为英语教师,一定要让自身的教学观念跟上时代的脚步,把课堂还给学生。
3.营造创新课堂氛围。首先,英语教师要深入学生中,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摒弃“师道尊严”的思想观念,为学生创造轻松、自由、愉快的课堂氛围,学会尊重、了解、赏识每位学生,相信并鼓励他们可以激发巨大的潜能,认真对待学生的独特见解,不能一味的批评和无视,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充满自信心,愿意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见解。其次,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将英语内容生动形象的呈现给学生。例如: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视听说都得到进步。
4.给学生赞扬和鼓励,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当前大部分学生普遍呈现的缺点是:没有自信、胆怯、没有毅力、缺乏学习兴趣。由此说明,学生是需要一定的赞扬和鼓励的,他们只有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自信心才会得到提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学生会发挥联想力,提出一些有趣的见解,在这种情况下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想法,万万不能呵斥学生,打击学生信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创新力,但缺乏的是创新精神,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必要任务,英语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以确立不同的教学要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由于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已逐渐登上国际舞台,已经可以与一些发达国家相媲美。因此,为了提高我国国际化水平和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和国家需求的人才,必须重视英语教育的发展,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英语课程的发展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学校将英语作为评判学生成绩好坏的指向标,忽视了英语教育中存在的语言本质和内涵,还忽视了英语教育的主要目的。所以,要想真正的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使他们可以充分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除了必须努力改变当前的教学方式之外,英语教育工作者还应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着重培养学生对于英语课程的创新思维能力,以更快的提升我国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宏京.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N].学知报.2011-06-20.
[2]陈长芬.浅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N].学知报.2010-02-23.
[3]商艳芝.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写作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以英语写作精品课的开发应用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