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勤琴
如今,教学改革已经深入人心,“学什么”和“怎么学”成为广大研究者和教师探讨的核心和重点。“学什么”探索的是数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之间的适应性问题,“怎么学”研究的是数学教育中教与学的有效性问题。而我们常说的“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正是“怎么学”所探究的问题。去年有幸听了余桥中学陈红伟老师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让我记忆犹新。课中呈现了一种较新颖的教学方式——阅读教学,不仅改变了常规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下面,我就结合课堂谈谈自己对阅读教学的几点理解:
一、数学阅读不同于语文阅读
数学阅读不同于语文阅读的表现首先在于数学阅读教学的课堂仍然需要一般数学教学课堂的一些必要环节。在这节课中,老师首先以“1.从南往北数,第3组的这位同学站起来。2.从南往北数,第3组,第2排的同学站起来,老师有一件礼物给你。3.那么你最关心电影票上的什么数据?(座位:3排5号)4.要确定平面上的一个位置需要几个数据?(两个)”这样四个问题引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受新知识,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更有兴趣探索新知,也为后面的阅读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数学阅读不同于语文阅读的表现还在于课前教师须为学生准备好阅读提纲。教师提前列好阅读提纲,由学生按提纲的提示进行阅读,并完成阅读提纲中的问题,使学生的阅读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提高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能力,这种课堂阅读教学称为提示性阅读。这节课中,老师就是采用了这种方式,给出自学提纲:
1.请你描述一下数轴上点A的位置(投影片)
点A在原点右边距原点3个单位。
2.你能描述平面内任意一点的位置吗?
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第123页,1~4小节后解决:
(1)音乐喷泉在哪里?
(2)什么叫作平面直角坐标系?什么叫作x轴?什么叫作y轴?什么叫作坐标原点?
(3)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
这个过程充分发挥了数学教科书的作用,使数学教学回归了教材。现在,很多老师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好教科书,教师讲课完全照教案讲解,讲完后才让学生翻开课本做练习,之后总结、布置作业,仅把教科书当成习题集。这正是教师讲解精彩而仍有一些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原因。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学时应该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理解的质量上,在本节课中老师让学生在自学提纲的带领下阅读教科书,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静心理解新知识的每一句话,效果自然不错。
二、数学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与生活紧密相连,许多学科的发展与技术的运用都离不开数学。因此很多数学新知识中设计了较专业的术语和符号。如本节课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纵轴、坐标、象限”等概念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较专业的数学术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须认读、感知阅读材料中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理解每一个术语和符号,并能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达到对知识本身的理解,从而形成知识结构。在平时,很多老师抱怨,学生在学习和运用某个知识或定理较熟练后,连定理的名称都不知道,这都是学生只关注了数学内容而没有关注数学语言的形式。要想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认真仔细,勤思多想,而认真仔细、精确严谨正是学习能力的重要品质基础,因此,数学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在不断的数学阅读学习过程中能提升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引导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其中大都是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合作的过程,而阅读教学中,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即使教师设置相关问题或者学生们相互讨论,这其中也大都是学生独立阅读后独立思考的成果体现。
三、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安排阅读时间可以更长些,阅读可以渗透到各个环节,教学时教师除了在认识新知识的环节安排阅读教学,在例题时也可以尝试安排学生阅读。阅读例题需要学生认真审题,分析解题过程的关键所在,尝试解题,这也是学生的自我提升的过程。在这节课中老师将例题讲解按常规方法处理了,如果能尝试阅读教学,可能也会有更好效果。
2.阅读教学时,教师应适时给予学生指导。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是有差异的,学生在阅读时会因个体差异遇到不同的困难,教师应走近学生,给予指导。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都必须指导,应更关注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燕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