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增强政治认同

2015-05-30 02:10杨峻岭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5年1期
关键词:理论体系道路价值观

杨峻岭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实践活动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价值观念以及政治权力运作方式产生的一种肯定、接纳、赞同的情感体验,它反映着人们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体现着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利益诉求。

建立高度的政治认同,既是执政党维持其执政合法性,实现政治稳定、政治和谐的关键,也是增强公民政治忠诚感、归属感,提升公民政治素质、坚定公民政治信仰的需要。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需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增强政治认同。

增强道路认同。道路正确与否关系党的命脉,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中国近现代历史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也无法有效推进中国社会的发展。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经过艰辛探索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繁荣和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这条道路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代表了当代中国各阶层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具有广泛的社会共识。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构建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必须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坚定道路自信,增强道路认同,坚持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走中国式的现代发展道路。

增强制度认同。任何一种制度的确立、延续和有效实施,离不开广大民众对其肯定、接纳和信任。只有民众在内心深处建立起对自己所属国家、民族或组织制度的强烈归属感和信任感,制度本身所具有的维持社会政治稳定和支撑社会发展的功能才能有效发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由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组成的。这一制度是在改革开放中逐步完善、发展的,其自身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可变的、不稳定的因素。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不变”与“变”的辩证统一规律,是构建当代中国制度认同的关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 “不变”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公有制、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等决定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制度和基本要素;“变”的则是不适应我国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旧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及思想观念。“不变”的目的是为了推行更有效、更积极的“变”。这种“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种“变”与“不变”的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引领下,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走向深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日趋激烈的国家竞争和国际挑战中显示出强大活力和勃勃生机。构建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必须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规律,坚定制度自信,增强制度认同。

增强理论认同。一种理论能否真正有效发挥其先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社会成员的理论认同,即民众对该思想或理论体系持有的肯定、赞许、接纳的态度,以及不放弃、不偏离、始终不渝遵循的坚定信念。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实现社会发展的思想基础,事关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

实践证明,依据时代环境和社会变化,在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实践中实现理论认识的突破、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一基本规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中得到完美诠释。两次历史飞跃,形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这两大理论成果前后相继、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在不同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实践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呈现出不同的理论特色和时代价值。建构当代中国理论认同,必须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质,坚定对理论体系的自信、自觉,增强理论认同。

增强价值观认同。价值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核心。它可以为政治制度或政治体系的合法性提供理论和道义上的诠释,也能够为公民政治认同的实现提供精神支撑和情感归属。因此,一个国家或民族是否建立起为广大民众普遍接受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其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影响民众对其所属国家或民族社会制度的认可与信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价值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集中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内在要求之间的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了社会主义崇尚的价值目标、理想信念、道德原则和精神风尚,凝结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也契合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理想愿景,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体系和政治制度的肯定与接纳,也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这种由“三大认同”所达成的“三大自信”,体现的就是广大社会成员在社会主义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上的认同与自觉。因此,实现当代中国之价值观认同的关键在于,引导民众在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基础上,深入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提升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建构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必须增强社会主义价值观认同。

(作者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教授)

(摘自《中国教育报》)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道路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