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重在实效

2015-05-30 11:42:17赵光珍郭霞
学理论·上 2015年1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

赵光珍 郭霞

摘 要: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复杂的、多变的世界,面对新变化引发的新情况,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结合实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新观念、手段、方法,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1-0239-02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中国共產党在长期的领导工作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党在几十年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一直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置于重要的地位。延安整风运动,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我们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运动,通过延安整风运动,清算了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潮,为党的七大确立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党能够领导全国人民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都是由于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武装全党的结果。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之后,我们党仍然保持和发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全党全国人民中间相继展开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三个有利于”,江泽民“三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等的宣传教育活动,适时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在党的十七大上,十七大报告再一次强调指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明确重申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二、引领价值取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实效

当前的中国是发展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生活的改善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与此同时,由此所导致的体制转轨、利益的重新分配、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也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偏差:市场经济,当然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物质利益是第一位的,只要经济建设上去了,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至于思想政治教育,总给人一种比较虚的感觉,没有物质激励实惠和直接。

面对新变化所引发的新情况,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没能跟上时代发展,还固守着老套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方法陈旧,形式单一,“深刻的道理”、“理想主义”漫天飞,对群众的一些正当利益诉求避而不谈或不加分析地全盘排斥。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好大喜功,只注重上级满意,忽视群众需要,千方百计让领导看到自己的工作业绩,习惯于把开会、发文件、访问等工作作为成绩予以总结上报;领导也往往将其作为工作成绩予以认定,以极大的精力盯人头、抓汇报、要经验、登报纸,大搞形式主义,而对教育的实际效果却并不十分关注。这种浮躁的心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脱离了实际,游离于人的发展之外,人民群众产生逆反心理也就不足为奇了。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面对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现实,要确保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当今社会价值取向的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务实求真,讲求实效。思想政治教育的春天重在实效。

三、弘扬核心价值观,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面对当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复杂情况,面对多元经济利益主体和多元思想文化思潮存在的现实,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后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有适应新的时代特征的新的思路和新的办法,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

第一,必须用正确的理论引导人、教育人。当前的中国,所谓用正确的理论引导人、教育人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七)中国共产党几十年的历史经验证明,重视对全党乃至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大大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思想政治工作就卓有成效。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疏通和引导相结合,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具体说来,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其目的是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然而,人们的思想问题内化于人们的灵魂深处,无法用任何外在的方式加以解决。因此,要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唯一的方针就是坚持疏通和引导。坚持这一方针,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真正做到:一切思想政治工作都要以人为中心,要相信人、尊重人、依靠人、关心人,注重心灵上的沟通和道理上的可行,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交融、入耳入脑入心入行。长期的历史经验证明,凡是坚持疏导的方针,思想政治工作就大有成效,否则就会出现失误,甚至会使思想政治工作名存实亡。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为群众排忧解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人的思想根源于客观实际,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不能忽视人的实际问题。只高谈阔论,而不热心去办具体事情,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不但不能达到转变人们思想的目的,反而会引起他人反感。因此,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有形式与解决群众关心、难心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诚心诚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以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代发展要求相一致,具有时代特色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复杂的、多变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信息化、政治格局多极化、文化多样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特征。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里,人们的价值观念、理想目标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思想空前活跃,自我意识高涨,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日益多样。这种形势下,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像过去一样,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来搞活动、做报告、造舆论;或是仍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定位于“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用政治内容和政治手段统一人们思想的活动;或是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行政命令式的“集中学习”;尤其是缺乏世界视野和多级视角,对当今世界及西方思潮的变化“反应迟钝”,甚至是“不屑一顾”,要么就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当“义务宣传员”,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突出时代特色,符合时代要求。为此,思想政治工作还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要站在全球化高度,確立当代视野,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素质,提高理论水平,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要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要能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保证用正确的理论引导人们认清形势,正视差距,坚定信心,迎接时代挑战。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实际,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要求。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最大的实际就是必须承认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要结合具体的业务工作,利用物质利益原则去引导人们的行为,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如果不承认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脱离实际,思想政治工作就会“空对空”,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难免软弱无力。利用物质鼓励的手段,正是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当然,我们在强调物质鼓励手段的重要性时,决不能夸大物质鼓励手段的作用,更不能贬低精神手段的重要性,而应该把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有效地结合起来,以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保持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手段、形式、观念也要更新。具体说来,就是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由单向灌输型向双向交流型的转变;由集中型向集中分散结合型转变;由教育型向教育娱乐结合型转变。其中,转变教育者的思维方式,适时地更新观念,寻找和把握恰当的切入点,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关键。教育者不仅要从单向型的思维方式向多向型的思维方式转变,而且要转变对待教育对象的态度,即由高高在上转为平等相处、由领导者转为“切磋者”。同时,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除了要继续挖掘和提高传统教育方法的有效性以外,还要注意突破传统的学习、讲课、开会做报告等形式,积极开发和利用诸如互联网、社会传媒、区域文化、特色活动等新手段、新形式,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育者的工作艺术,最大限度地提升教育的效果。

最后,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齐抓共管,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房玫.当代视野的思想政治教育[J].理论视野,2005(1).

[2]朱少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前言问题综述[J].思想教育研究,2004(5).

[3]朱新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道德教育的若干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1999(5).

[4]王建华.面向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更新[J].江苏社会科学,1999(5).

[5]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6]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观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29:38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人大建设(2019年8期)2019-12-27 09:05:28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20:08:03
依托“班集体特色项目”平台,强化基层党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28:26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45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2:5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8:30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