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超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的深刻转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逐渐疏离、对西方文化盲目追捧,同时主流价值观的边缘化、“三俗”文化的盛行使大学生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文化认同出现危机。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辩证看待西方文化,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重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文化认同。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冲突;认同危机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1-0228-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化冲突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认同感,集聚民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当今我国多元文化的冲突
(一)本土传统文化和外來文化的冲突
1.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主义倾向与西方文化蕴含的功利主义倾向的冲突。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本位的,十分重视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孔孟到董仲舒,再到宋明理学,都认为要重义轻利,排斥和贬低功利目标,强调共性至上,认为道德与功利根本对立。在全球化加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西方资本主义金钱至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极端的个人主义思想随着经济交流传进了我国,走在思想前沿的大学生受到更多西方文化的影响,甚至有许多大学生以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作为一种时尚和前卫的象征。
2.传统文化蕴含的集体主义倾向与西方文化蕴含的个人主义倾向的冲突。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对关系的理解总是从整体、全局中去把握。儒家倡导“苟利社稷,则不顾其身”(东汉马融《忠经》)的整体主义原则,认为个人的命运与群体是息息相关的,整体高于个人。西方文化认为个人才是国家和社会的本原和基础,个人是第一位的,社会和国家是第二位的。西方所宣传的追求个性解放、个人自由发展的人文主义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正在被青年学生盲目接受,而追求私欲的泛滥也造成了很多的社会问题。
3.传统文化蕴含的和谐思想倾向与西方文化蕴含的斗争思想倾向的冲突。我国传统文化崇尚社会的融合与和谐。比如道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儒家创始人孔子把“和”视为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提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从海洋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科技文明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总是有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和“拯救愚昧落后国家”的神圣的使命感,历史上殖民掠夺和领土扩张的战争影响着全世界的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现在又打着“普世价值”的幌子在世界各地到处大搞颜色革命,煽风点火。许多大学生也深受这种斗争思想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争强好胜、独断专行,思想上轻易否定别人,对别人稍不满意就想“改造”甚至强行“消灭”,缺乏理性思考。
(二)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
主流文化是建立在国家权力基础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取向和社会的价值观;大众文化是一种市民文化,反映老百姓生存的现实价值与欲望追求。人们追求自己的利益需求和社会现实的平衡,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上的撞击前所未有:现实中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和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科学性、正确性相互冲突;自己的相对的经济窘迫和共同富裕的理想生活相互冲突;自己的娱乐文化、享乐文化和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冲突;生活中不断出现的陋习、不文明的现象和道德追求上“四有新人”目标相互冲突;无处不在的违法乱纪行为和法律秩序上“依法治国”国策相互冲突等等。大众文化的世俗逐利生存观和主流文化的崇高社会价值观的冲突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选择,他们从高校思想课堂中接受的主流文化教育在形形色色的大众文化面前大打折扣,他们开始迷茫、疑惑,甚至无所适从。
二、新生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
(一)传统文化的疏离与外来文化的追捧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灿烂的文化,是华夏子女历史的记忆和精神寄托,对我们的认知和行为影响深刻、持久。我们为之骄傲的传统文化主要集中在封建社会时期,也就是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之后我们先是落后于西方,后是追赶西方,虽然我们现在已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文化的自信还远远不够。所以,当工业文明后的西方发达国家占领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向我们源源不断地传送代表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和信息时,我们很多时候是被动接受。到如今西方文化已经逐渐渗入到中国文化的肌体,冲击着大学生的三观,使之对民族文化和既有传统道德伦理规范产生怀疑和批判,对民族文化的淡漠,使他们越来越远离民族文化,由此而引发了文化焦虑与文化认同危机。
(二)主流文化的边缘化与“三俗”文化的盛行
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作用的文化,具有高度的融合力、较强大的传播力和广泛认同的文化形式。由于主流文化导向是超前的理想与思想,和现实社会有一定距离感,在新生代大学生群体中主流文化权威话语正在淡化和边缘化。“三俗文化”指:庸俗文化、低俗文化和媚俗文化。“三俗”文化是有诙谐、草根、低级趣味、灰色幽默等气息的文化现象,存在于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学教科书中,“杜甫很忙”涂鸦使杜甫形象惨遭恶搞;抗日影视剧中,榴弹可以炸下侵略者的飞机,飞刀竟可以灭掉敌人重炮,抗日英雄甚至刀枪不入、徒手撕鬼子,严重不尊重史实;各种书籍、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媒体大力渲染暴力、色情、金钱至上、及时行乐的错误理念;许多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空间充斥着对国家、社会的负面情绪的发泄。这些“三俗”文化的日益泛滥,虽然满足了老百姓“娱乐至死”和情绪发泄需求,但同时淡化着意识形态,冲击着主流文化。
三、青年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的应对思路
面对青年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危机这一现实,我们应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主流价值观的主导、引导作用。
(一)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族自信心
我们要充分重视传统文化,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学习传统文化,研究民族文化,认真挖掘传统文化的本土资源优势,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科学态度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发展,最关键最重要的还是如何认识文化的地位作用、如何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简单地说就是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①2008年的奥运会、2010年的世博会和2014年11月中国主导的北京APEC会议极大地点燃了我们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国五千年灿烂辉煌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瑰宝,不能因西方文化引发了现代文明便产生对我们传统文化的自卑,我们要发掘我们传统文化的优点亮点,立足祖国强大实力,坚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我们才能找到自信。青年大学生对弘扬传统文化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认识历史、了解国情,增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
(二)辩证看待西方文化,树立大国心态
西方政治势力凭借其在国际上主导的舆论话语权和精妙的包装手段,不遗余力地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企图“颜色革命”及“和平演变”。西方的文化宣传让大学生误认为西方的一切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和文化理念都是完美的,认为“西方的月亮比中国圆”。在中国出现任何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时候都会痛贬国家,媚视仰视西方。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改革开放后从“喇叭裤”、“摇滚乐”的好奇到对西方文化的学习浪潮,也极大地丰富着我們的精神世界。我们应当学会客观、中立、实事求是地看待西方文化,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
(三)弘扬主旋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个健康发展、快速前进的社会需要先进的思想理论指导。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引起的文化冲突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发展中的领导权。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是我们的精神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体现,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在全球化多元文化的交流交织中,青年大学生要尊重包容,博采众长,辩证看待各种文化现象,加强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先进文化的认同。
(四)正确认识社会现实,凝聚正能量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巨大成就,使大学生对党的领导能力及其所坚持的社会主义道路有了亲身体验。当前,我国社会处在改革发展的攻坚时期,经济持续稳步快速发展,社会各方面不断进步,但是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在新旧体制转换、社会构成发生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调整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和积累,在特定的实际条件下很有可能激化并爆发出来。“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人们总是怀着好奇心倾向关注社会不正常的现象,而忽略了大多数的社会常态。文化传媒可以控制社会舆论,引导受众态度。大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从文化传播中寻找自己判断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尺度,形成和选择自己的价值标准的过程。因为电视靠视率、网络靠点击率、报纸杂志靠发行量,所有媒体为了吸引人的眼球,“三俗”文化和不良信息大量制造甚至“创造”,颠倒是非曲直,混淆美丑错对,误导人们的价值观判断。因此,各种媒体和文化教育单位应该凝聚社会正能量,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众,以客观的信息服务大众,让青年大学生公正客观看待现实社会的问题和矛盾,积极阳光地面对生活的挫折和困难,自信勇敢地追求美好前途。
参考文献:
[1]亨廷顿.文明的冲突[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3.
[2]余吉生.试论当代中国多元文化的冲突与整合[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3).
[3]张春和.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冲突的现状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3(12).
[4]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07-24(1).
[5]习近平.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EB/OL].(2012-11-29)[2014-10-07].http://n
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1/29/c_1138527247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