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讲方法,学好数学明思路,巧分析,用好数学

2015-05-30 22:36崔淑萍
新校园·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分层设计思路方法

崔淑萍

摘 要:分层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这样做能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和进步,如果在做题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理清每一种常见题型的思路,会较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会更好地引导每一位學生在平时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关键词:分层设计;方法;思路

传统教学中那种“一刀切”的作业布置,统一的标准答案,共同的作业目标,无疑只注重了对学生的共同要求,却抹杀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抑制了他们的个性发展,“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是素质教育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因此,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尝试对学生进行分层安排数学作业。

笔者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可用一个表格来表述:

[层次\&标准\&特点\&A层\&考试成绩90分以上\&有较高的智力因素,反应敏捷,接受能力强,做题速度快,有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B层\&考试成绩80分~89分中间\&智力因素较高,但上进心不强,学习不够刻苦,成绩不稳定。\&C层\&考试成绩80分以下\&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相对较低,接受能力差,学习时有一定的困难。\&]

现笔者从计算教学中的“简算教学”和“可能性”两方面来具体谈一谈:

一、简算教学方面

在简算教学中要求C层学生掌握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运用计算定律。(由于这一层起点较低,这里不再做举例说明。)

要求B层学生在计算达标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计算水平与计算速度。

例如:32×25×125=?

思路分析:我们都知道25×4=100,125×8=1000,故可将题中的32分成4×8,再用乘法结合律即可。

解:32×25×125=4×8×25×125=(4×25)×(8×125)=100×1000=100000.

要求A层学生在计算时做到绝对熟练、正确,同时必须做到拓展延伸,以培养这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已知=-,计算:++++…+.

思路分析:这道计算题渗透了中学的极限思想,对于小学生来说肯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用拆项法后会发现中间有很多项互相抵消,相加为0,只剩下第一项与最后一项了。

解:++++…+

=1-+-+-++…+-

=1-

=

二、“可能性”方面

其实“可能性”教学也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类题,这类题最大的特点是较灵活,因此要有针对性地来解答。A层学生要多做多练习,尽可能提高自己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仅列举一例来说明。

例:在一张长30cm,宽20cm的大长方形卡纸上,剪出长12cm,宽8cm的小长方形,最多可以剪出( )个?

思路分析:很多学生一看题,认为是大面积除以小面积,即S大=30×20=600cm2,S小=12×8=96cm2 600÷96≈6(个),可实际上错了,笔者们来画两个草图来验证。

通过验证,学生会发现在这张大长方形的卡纸上,可以剪出4个,也可以剪出5个,故最多可以剪出5个。就这道题我班98%的学生在考试时却填成了4个,可见在数学学习中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最后笔者给学生总结了“横二竖三”的方法。

猜你喜欢
分层设计思路方法
不同思路解答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教学分层设计与反思
可能是方法不对
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与评价的探索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