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宝龙
【摘 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往往以教材为中心,以课本案例为重点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政治教师应站在时代前沿,努力构建开放式思想政治课堂,借助更加鮮活生动的事例激活学生的政治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以此实现高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开放式教学;教学目标;教学评价
作者:河北省大厂高级实验中学 065301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已经步入攻艰阶段,一些教学新思想、新模式不断涌现。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传统的师传生授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教育形式的发展,而开放式教学模式不仅拓展了教学空间,而且也丰富了知识视野,更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理论修养,塑造健康人格具有重要影响。
一、多元整合,优化教学导向,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性
教学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过程。目标的开放是目标的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完美结合。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就在于以人的发展为首要目标,依据学生的素质与爱好特长,实现个体发展目标与社会期待目标的统一,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它不仅是教学的期望所在,也是教学实践活动的承诺。
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支撑起人的智慧和素养。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形成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基础;过程与方法是掌握知识与技能以及情感态度的中介和机制;情感与态度目标是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方法逐步形成实效过程和科学性方法的动力,对前两个目标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这三维目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统一指向人的发展。可见,教学目标不仅要“授人
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关键人群,其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养,并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因此,全面了解当代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掌握中小学生的道德需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对当代中小学生道德现状的基本情况的叙述
首先,主旋律始终高扬,爱国情感荡漾心中。在调查中可以感受到同学们对自己的祖国的热爱,当问到假如有外敌入侵时,99%的同学都愿意去参军,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参加每周一举行的升旗仪式时,95%的学生认为心中会升腾起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召开期间,100%的同学因为自己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倍感骄傲。
其次,具备基本的社会道德意识。在拥挤的公交车上,75%的学生曾主动给身边的老幼病弱残疾人让过座;在无任何人发现的情况下捡到别人的财物,62%的学生会毫不犹豫地交给老师;在公共场所发现有小偷偷窃,70%的学生会立即向警察举报,20%的学生会勇敢地上前制止,这既反映了中小学生具有基本的公德意识,也表明了他们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另外,行为习惯及判断能力基本规范。外出旅游时,有87%的学生表示不曾在旅游场所,文化古迹上乱写乱画;84%的学生自称在过马路时,即使没有警察在场也不会跨越隔离栏或者闯红灯;99%的学生在遇到长辈或老师时会主动问好;在平时生活中,63%的学生会习惯性使用“谢谢,请”等文明用语。
2.道德下滑的现状令人堪忧
首先,读书目的功利化日益严重。“读书的意义何在?”这是一个体现人生价值取向的郑重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接近半数的学生把金钱、地位和安逸的生活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在被问及“你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时,多数学生选择了“只为自己以后能找个好工作”。可见,昔日学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在今天学生身上已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追求功利的人生态度。在生存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今社会,对于当代的学生们,读书的目的及意义已与金钱和利益不可分割。
其次,社会公德意识逐渐淡薄。面对大街上遍地的垃圾,愿意主动学雷锋做好事的同学不到10%;公交车上,愿意主动让座的只有31%;从没有乱扔果皮纸屑的学生为0;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公益活动的同学不到5%。在一切惟成绩、金钱至上的背景下,学生的公德意识日趋淡薄。
再次,鄙视劳动,散漫懒惰。节假日,在家里主动帮长辈做家务的只有20%;在家里能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只有12%;假期能主动学习的也只有35%。由此看来,在家里还能自觉帮助家人劳动,约束自己的学生越来越少。
最后,勤俭节约意识差。当今社会经济繁荣,家庭生活都相对比较宽裕,对子女也是百般满足,学生几乎都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中,根本感觉不到金钱的来之不易。甚至有些学生为庆祝同学生日,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用起钱来毫不手软。艰苦朴素的精神、勤俭节约的观念已经成为过去的陈旧思想。
3.中小学生道德下滑的原因
首先是家庭教育的缺失。(1)空巢学生日益增多。根据统计,空巢学生比例高达53%。家长出去打工或者做小本经营的可以说遍布全国各地。而这些留守在家里的学生一部分交给了年老体衰的爷爷奶奶或者亲戚,而另一部分则直接交给学校附近的招收住读生的农户,这就致使他们在教育上有所欠缺;(2)单亲子女易走极端。摆在大家眼前的是,离婚率愈来愈高,因家庭问题造成精神伤害的孩子也越来越多,这样的问题学生大概可占到3%。他们身边缺少父母的爱,他们叛逆,他们表现出的是无所谓,而当他们遇到挫折时易自暴自弃,甚至走向极端;(3)溺爱让孩子心灵扭曲。计划生育的政策让孩子在家里也越显金贵,再加上经济收入的稳步上升,部分家庭也就对子女百般呵护宠爱,甚至失了分寸,孩子自然恃宠而骄。
其次,社会教育的欠缺。(1)有些社会行政主管部门的不作为。尽管上级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而下边特别是乡镇里的网吧、游戏室、迪厅遍地开花,无人监管,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警示牌形同虚设。节假日的网吧、游戏室人满为患,而90%的网民是学生;(2)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泛滥。据对部分学生抽查,近30%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都认为学习没用,有钱才是硬道理,便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沉迷于网络,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逃课旷课长达数周的现象。(3)道德信仰的消失。曾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铿锵有力,荡气回肠;曾经,“学雷锋,树新风”蔚然成风;曾经,谦虚谨慎、艰苦朴素、助人为乐……而这一切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都成了渐渐变淡了。
4.关于当代中小学生道德现状的思考
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有的放矢。針对目前状况,个人认为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讲道德是做人的起码原则,中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具体表现在坚持“五爱”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4.2 紧抓心理健康教育。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不可偏废。处于青春期的中小学生往往具有情绪不稳定,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尚未定型,以及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要做到:增强学生交往能力,培养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情绪,以及较强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3 营造德育教育的氛围。认真组织好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有针对性的发表每期国旗下的讲话,而且在每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举行主题报告或演说。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网和黑板报、宣传橱窗的功效,给学生宣传一些积极的健康的信息。组织学生观看《离开雷锋的日子》、《红岩》等教育影片,聘请知名人士来校作爱国、感恩等主题演讲。
4.4 关爱“空巢学生”和单亲子女。学校、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做好登记,认真制定好关爱计划,设计好系列关爱活动。
4.5 让每一学生都有一个表现自己的平台,不止以成绩评价学生。培优无可厚非,但转差尤为重要,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不仅需要高学历人才,更需要高素质的公民。多举办一些活动,如运动会,红歌赛,球类协会,郊游,参观名胜古迹,爱心捐款,植树节活动,有纪念意义的演讲报告会,感恩教育等,学生会在这些活动过程中找到自信,激发热情,做一个有高级趣味的人。
5.结束语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社会的每一点变化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教育工作才会更有针对性,而且这对采取良好的教育措施并圆满的解决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关注当前中小学生道德问题,科学的把握当代中小学生的特点,认真遵循德育工作的客观规律,并不断拓宽其理论内涵,提高全方位的素质教育,相信在国家有关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下,中小学生一定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的社会必定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学刊》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罗国杰
[3]《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刘济良
[4]《当代青年道德价值观》刘忠世
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因此,以知识为线索展开教学,将过程、情感目标融在知识之中。这是新课改的本质要求,而开放式教学能很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自主建构,体现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方法的开放性
目标是通过方法来实现的。教学有法,教学无定法。只有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好方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针对学生学习水平,学习速度等差异,运用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大组相互交流和师生合作等学习组织形式,力争使每一个学生的独立思考都得到关注、倾听和容纳,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促成学生知识的建构。
例如,在学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之后,教师可针对当前的网络语言的利弊关系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当讨论出现争执不下的现象时,老师应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学会尊重。教师在讨论中要扮演一个富有技能技巧的促进者和总结者,对学生在讨论中得出的结论、解决方案进行概括,评价学生的学习和满意度,对讨论的问题特别是有关是非问题进行必要的总结,以形成正确的观点。针对此,教师进行点评,肯定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指出对于网络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对汉语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的确不能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但至少我们要认识到,中华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世界文字史上独树一帜,绝不能搞历史虚无主义。
三、开启思维,关注学生发展,促成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大纲增加了研究性学习板块,将其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开放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由此使学生在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主动、全面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了“走进文化生活”后,可以设计这样的探究题:调查我们所在的地区,有哪些优秀的小说、电影、电视剧作品盛为流行?你所在地区,有哪些文化特色?请搜集3—5例,并分析它们是怎样形成的?这些文化特色对人们的文化生活有哪些影响?学生对这样的题目很感兴趣,纷纷去调查,使更多的同学能够参与思考与实践,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激趣促学,开拓知识视野,发挥教学手段的开放性
开放式的教学是全方位的,不仅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上。教师还应借助多样化的教学设备努力营造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得教学情趣盎然、丰富多彩,符合青少年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需要。
如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学中,引入视频《掀起你的盖头来(歌舞)》,使学生感受到创新的源泉来自人们的社会实践以及文化创新所起到的作用。播放《德国和中国的有趣比较》视频让学生了解到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引用京剧的《说唱脸谱》来感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中,引入动画《愚公移山》等,使学生融入到浓厚的情景中,把学生引进科学知识的殿堂。这正是利用计算机与人“面对面”和人与机“交互性”的特点,采用视听结合的现代化的高效率的政治课教学方式,大大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拓宽了开放式教学的新渠道、新途径。
五、优化考评,获得成功体验,倡导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在阐述课程的基本理念时强调“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本课程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以评促教,以评导学。”倡导教学评价的开放性正是对这一种新的评价观的表现。那么如何正确、准确、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呢?笔者认为,教师既可以采用传统的笔试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可以采用过程评价,通过主题演讲、现场擂台赛、答辩、调查报告、政治小论文等形式促进学生知识理解。在评价的主体上,既可以教师评价,也可以学生评价,还可以是学生自评。
优化考评,获得成功体验,倡导教学评价的开放性,激发学生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要让开放性的评价作为激励互动的载体,伴随教学的始终。
总之,开放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它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明金新课程视阈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教法分析《新课程》2013年7期
[2]何忠光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反思《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3期
[3]陈洪刚多元智能视角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教育导刊》2008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