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2015-05-30 19:01梁新明张保朝付国惠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期
关键词:机械通气神经内科

梁新明 张保朝 付国惠

【摘   要】 目的  对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方法  对于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选择其中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6例,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患者在机械通气前后的症状及体征变化。结果  在进行患者原发病治疗的同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的血气指标和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结论  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并发呼吸衰竭时,应该尽早进行机械通气,以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关键词】 机械通气;急性呼吸衰竭;神经内科

【中图分类号】 R563.8    【文献标识码】 A

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在临床上极易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的情况,多种神经内科疾病可并发急性呼吸衰竭,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操作,帮助患者正常的呼吸,否则将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合理应用机械通气技术治疗呼吸衰竭,能使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得到提高[1]。本文主要对我院近4年收治的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临床治疗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于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选择其中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4例,女性患者2例。年龄分布在25至76岁,平均年龄(51.5±3.5)岁。两组患者其它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在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吸痰、吸氧以及对应原发病治疗处理后,如果患者出现下列情况时,则需要进行机械通气。1 患者每分钟的自主呼吸次数超过35次,或者出现呼吸节律紊乱时;2 在对患者进行3-5L/min的鼻导管吸氧时,患者的动脉血氧压(PaO2)接近或者小于60mmHg,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小于90%或者呈现下降的趋势时;3 鼻导管吸氧3-5L/min时,患者仍出现呼吸急促或者呼吸不规则、大汗淋漓、烦躁等呼吸困难情况时[2]。

1.3  检测指标

对患者SpO2、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心率和血压情况血压水平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实验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x2检验所有计量资料。

2  结果

通过及时的机械通气和所有患者的病症和体征,包括呼吸情况、紫绀情况、心动过速和血压情况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控制。

3  討论

3.1  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机制  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为急性病,出血后会引发颅内压急速增高,对脑干呼吸循环中枢产生直接影响,造成中枢性呼吸衰竭,最终可致病人猝死,要是内压累及上位脑干,又会导致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病死率极高。呼吸肌如果没有接收到来自于运动神经的冲动,就不收缩。若患者的脑、延髓、脊髓或运动神经受到抑制或呼吸肌本身存在疾病时,患者的呼吸肌将接收不到足量的神经冲动,造成呼吸肌无力,严重会引发呼吸衰竭。

格林·巴利综合征主要在脊神经根和脊神经产生病变,病变到达颈、胸神经根后,麻痹膈肌和胸腹肌。如果病变累及到颈、胸神经根的同时累及舌咽、迷走神经,患者的吞咽和咳嗽反射完成,气管内的分泌物无法及时,长时间累积导致呼吸道阻塞,加重呼吸衰竭[3]。

3.2  按照病情合理应用机械通气  神经内科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时,要对原发病的发展规律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临床表现,对呼吸衰竭不同的发生原因进行全面考虑,合理运用机械通气。本次研究中有一名患者出现低钾性瘫痪,入院时呼吸费力、出汗,考虑到患者没有神志不清,进行补钾后呼吸肌麻痹症状可能会得到好转,另外因为患者难以接受气管插管、切开,故行鼻面罩双水平正压呼吸机通气,同时进行口服、静脉补钾,通过有效的治疗,该患者呼吸情况、紫绀情况、心动过速和血压等情况明显好转,于一周后痊愈出院[4]。

3.3  在机械通气时对镇静、肌松、麻醉药物的运用  本次研究有一名患者为自缢后缺氧性脑病,患者入院时深度昏迷、浅慢呼吸、四肢肌频繁发作阵挛。立即对其进行气管切开,并采用机械通气,但该病人缺氧后肌阵挛每日发作数百次,对通气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给予苯妥英钠后无效情况下,采用肌麻痹疗法,部分阻断自主呼吸,进行人工控制,使肌阵挛发作次数得到控制和减少,保持了短时间的通气效果 ,6分钟后患者神志转清,逐渐停药,8天后停撤离呼吸机。

3.4  重视原发病的治疗  在对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只有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同时对呼吸衰竭及时纠正,才能使患者尽早脱机,提高治愈率。本次研究中有一名患者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致神经源性肺水肿,这类肺水肿的发病原因多数由于颅内压增高所导致,积极采用脱水降颅内压,同时给双侧侧脑室进行穿刺引流,并将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病人抢救成功,生命得以保留[5]。

3.5  呼吸机并发症的预防  长期使用呼吸机不仅易导致患者对呼吸机产生依赖,还会出现呼吸系统感染、肺顺应性下降、呼吸萎缩等症状。因此,在呼吸机应用过程中,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管通要及时进行更换,对患者的气道加强护理。患者呼吸规则、神志清晰后,可试停用呼吸机。

总而言之,多种神经内科疾病可并发急性呼吸衰竭,需要及时进行机械通气操作,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呼吸,否则将危机患者的生命安全。合理应用机械通气技术治疗呼吸衰竭,能使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于建刚,郑鹏.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3,02:69.

[2] 邓春,林晓明,王继承,张姗姗.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2011,19:1-3.

[3] 耿崇.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J].中国医学工程,2014,03:136.

[4] 杨生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时CO2对呼吸的影响[J].青海医药杂志,1994,06:17.

[5] 赵景春,平芬,丁晶颐,宋献国,高凤岐,王士彦.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7,01:46-47.

猜你喜欢
机械通气神经内科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右美托咪定在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需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分析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29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机械通气的护理
中医神经内科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
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PDA在神经内科预防跌倒发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