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琴
摘 要: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是目前众多高等院校所倡导的教育模式。本文结合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培养对该模式加以阐述,有针对性地阐述了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第二课堂的延伸以及动手能力的训练,希望能够对高校教育工作者起到启发提示性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体系
一、大学生创新教育在国外的发展过程
创新创业教育属于教育实践方面的全新领域。其主要含义是通过挖掘学生潜能,开发其创业素质,最终实现学生综合创业能力的目标。西方发达国家教育体系中的相关实践探索相对较早,目前相对较为成熟。美国教育界最早在该领域进行了实践,并取得了有效的成果。美国哈佛商学院Myles Mace教授于1947年率先在该校开设专业教育课程,前后约有180余名MBA学生参加了该课程的学习。据统计,美国现有约1600所大学开设了与创业相关的2200门课程。
此外,英国也是开展创业教育较早、成效突出的国家。据统计仅2006年就有190万大学生参与了英国的创业教育课程学习,占全部学生的7%左右,这其中有34%左右的学生学习了创业课程,高达66%的学生直接参与了课外创业活动。
二、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本现状
我国在该领域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国内很多高校已将创业教育教育纳入教学体系之中。此外,很多学校组建了相应的创业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创业比赛来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同时,各级政府部门也在政策上向创新创业倾斜。虽然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能力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这种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了创新创业教育与具体专业之间的脱节,学生将创新创业与学习相结合的能力还存在着很大欠缺。
三、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依托校园文化,开发第二课堂
(1)以实践活动为手段,以教育体系建立为目标。高校的教务、学工以及团委等相关部门必须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相关实践活动。例如,交流研究、专题讲座、讨论沙龙、学科竞赛,等等。充分利用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以定期有计划地培养他们的相关能力和思想,构建创新创业的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
(2)开发第二课堂。第二课堂的开发必须与学科竞赛、社会实践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各高校需加大相应的宣传力度,还要与各种创新能力、职业能力规划、数学建模等赛事相结合,真正营造出良好的氛围。立足于本专业特点展开立项式的创新与创业活动,这需要指导老师与参与课程的学生投入极高的热情。
实践的开展离不开理论体系的构建,学校在鼓励学生申请专利的同时,还要支持他们多发表相关实践的论文。学校应设立相关的经费,依据学生实践效果与论文质量给予相应的费用支持,并根据项目的等级给予经费支持。这种由学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项目更能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也有利于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2.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各高校需根据专业特点将创新创业课程引入学校培养方案,有机地与必修课、选修课相结合。同时,创新创业教育要有实际的可操作性,不能局限于研究或者思想教育中,而要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逐渐将该能力的培养形成成熟的课程体系。
3.建设相应的实习基地与实验室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不能仅仅立足于单纯知识能力教育。区别于课堂形式的教学,实践教育是获取直接经验的方法,是立足于实际的学习过程。实习基地与实验室的建立可以充分實现实践教学的资源共享,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校内基地的建设要以环境、教学内容功能与运营模式的构建为主题,真正搭建出实践学习与理论学习间的桥梁;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可以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制度
(1)在教学质量体系检查制度中加入实践教学质量的测评,学校督导组深入实习基地与实验室,对相应实践教学情况加以分析评价。
(2)针对授课教师,高校可以采取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奖励办法来促进他们的工作热情。完善的奖励制度可以促进实践课程质量的快速提升。创新性国家是国家层面提出的教育方向,为了增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各高校要意识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培养优秀青年人才的重要性,其对提高本校竞争力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1.创新创业培训的主要内容与目标
(1)主要内容。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该项培训面临的实际问题,结合政府、院校、社会的相关政策和举措,通过院校内部的调查,了解本校创新创业培训的途径与机制,经对比与分析,真正了解校内创新创业培训的现状与问题。
(2)培养目标。我校通过研究本地区的经济情况,构建适合我校自身的教育体系。该体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科学性和普遍性,可以有效地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①逆向思维在创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针对我校艺术专业学生特点,通过逆向思维的培训,将教学模式从较为传统的创业模式转变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型教育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就是提炼成功创业者的品质元素。在优秀案例的指导下,以培养校内学生优秀品质为前提,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校园文化是大学生职业素质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摇篮。高校应在整个教学体系中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基础,将德、智、体、美等相结合,培养出高技能型的创新创业人才。③以专业为导向,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3)如何避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出现的问题。①根据本地实际教育现状入手,参考国外创业教育的成熟经验,正视问题,扬长补短。此外,我们还需要科学认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过程。培养的实施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②深刻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倾向因素。针对高职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受众多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中既有社会大环境与院校特有教学环境的因素,还包括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在特定的环境中,如何针对学生个体进行创新创业培训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③相关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应用。相关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众多,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我们通常采取初创期模式加以培养,通过有针对性的阶段培养可以逐渐转变为成长期模式的培养一直到定型期模式。不同模式培养要有相应的教学模式,每个过程都相对固定的时间,任何跨越式的发展都不适合大多数学生群体。
2.创新创业培训的主要方法与计划
(1)实施方案。我校实施创新创业培训之前应先做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并结合成功案例和相关文献对我校推行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预测分析为主,定性定量分析为主的研究。
(2)实施方法。实施创新创业培训前,我们针对本校学生做了问卷调查,真正了解他们对该培训的基本认识与学习方向;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为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提供了必要的资料与数据;针对省内外的创业个人与团体进行走访;或与其他高职院校做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3)具体实施计划。①针对我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状况的分析和总结。②以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我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建出“6Q”品质建设体系(见下图)。该体系中的六个核心之间的促进又推动了双元的合作与双元的品质的提升,最终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③相关精神、品质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以相关创业理论和案例相结合,强化学生冒险意识,激发学生创业动机,提高学生创业精神,培养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及能力。以健商、德商、智商、情商、逆商、志商、发商(简称为7Q)为培养重点,教育学生带着爱和信仰去创业,将创业看作最能吸引人的动力,最终实现学生的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通过实践体验,使学生体验到创新创业的艰辛与愉悦,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来之不易,并能通过不断总结个人的失败教训与成功经验来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質,通过经营管理经验的积累培养其开拓精神。
五、结语
现代教育与知识性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毕业生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则需要各高校不断转变教育理念,调整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完善“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将教学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建立适合本校本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和管理模式,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 博,杨 琼.探索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3(01).
[2]周 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的区域实践及理论反思[J].职业技术教育,2014(04).
[3]安玉雁.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运行[J].职业技术教育,2012(23).
[4]肖晓强,王 进,周丽涛,等.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04).
(作者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