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时代方言相声节目的传播

2015-05-30 14:02吴凡
今传媒 2015年10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吴凡

摘  要:传统的相声节目的传播渠道是剧场内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以及通过电视、广播这样的大众传播媒体进行的大众传播。而在“互联网+”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当下,传统相声节目却因为固有的传播渠道不便参与等因素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陈峰宁的南京白话却在其传播过程中,巧妙利用了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工具,在微信朋友圈以及现实社会里,掀起了一股方言相声热,重新唤起人们对于相声的热情。本文通过分析陈峰宁的“南京白话热”现象,认为该案例得以成功的背后,是新媒体、受众自觉的多级传播以及文化认同等因素合力造就的媒介现象,这其中的经验或许能为传统文化的振兴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方言相聲;多级传播;文化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0-0046-03

一、引 言

相声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最早发源于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以及南京夫子庙。形成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的相声在历经了100多年的曲折发展后,这些年,以方言为主要表演语言的“方言相声”开始逐渐为更多人所关注。在这方面,陈峰宁在南京开心茶馆里定期进行的南京白话表演便是一例。

图1  陈峰宁南京白话话题的分类统计

但是长久以来,相声节目的传播多为剧场里的在场传播、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或者是通过传统媒体,如电视和广播所进行的单向度的传播。相声节目,尤其是地方方言相声,往往受制于过窄的传播渠道以及“有去无回”的传播机制而处于被边缘化的危险之中。当郭德纲在2005年充分借助于网络视频网站等新媒体的力量,重新唤起人们对于相声的兴趣与关注时,陈峰宁的南京白话在南京本地以及周边城市也掀起了一股听相声的热潮。从演出范围仅限于茶馆到正式走上电视荧屏,从默默无闻到媒体争相报道,陈峰宁的南京白话表演在经过数年的平淡期后,终于在今年成功与新媒体嫁接,借助于微信强大的传播力,实现了传统方言相声在“互联网+”时代二次复兴的美好“理想”。

二、从小众到大众:陈峰宁南京白话的复兴之路

顾名思义,陈峰宁的南京白话主要是以南京方言为主要表演语言的一种相声表演形式。其主要演出场地为南京的开心茶馆,后又定期在南京电视台《民声》节目中进行表演。经过不完全的统计,陈峰宁南京白话的主要话题是与南京本地市民生活相关的一些内容,该类话题的数量占比超过50%(如图1所示),鲜有涉及政治、社会方面的宏大题材,可见其取材的角度较小,内容深度一般,但是这反而更容易让受众产生心理上的接近性。

图2  2011年至2015年百度指数上“陈峰宁”的媒体指数

资料来源:百度指数

起初,陈峰宁只在南京开心茶馆里进行南京白话的表演,作为开心茶馆众多相声演员之一的陈峰宁,在一开始并未受到人们太多的关注,南京白话也因此只在很小的范围内为很少的一部分受众所接收。然而就在被称为“微博元年”的2010年,互联网上的自媒体开始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源,在各种事件的传播与扩散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正是在那时候,一些去开心茶馆观看演出的观众开始将用手机现场录制的陈峰宁的表演视频上传到网络上,在彼时还处于巅峰时期的“人人网”上为南京本地的用户疯狂地转发。百度指数显示,在随后的几年内,“陈峰宁”在媒体上的热度一直保持着相对平稳的程度,期间还有几次的搜索高峰,如图2所示。至此,陈峰宁以及南京白话达到了第一个受关注的高潮。

而在几年后的2015年,当“人人网”风光不再,新的社交媒体宠儿“微信”已然成为人们移动互联生活的中心。当微信自身日臻成熟时,陈峰宁及南京白话也寻求到了一个新的传播渠道和契机。百度指数上“陈峰宁”的搜索热度在2015年的上半年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如图3所示,并在3月至4月达到了一个历史最高峰。通过查阅“硬腿子工作室”——独家在微信上推广传播陈峰宁南京白话的公众号的历史消息,发现在2015年3月至4月间,陈峰宁南京白话的视频在微信上得到了该公众号的大力推广,所造成的舆论热潮于是乎便很明显地反映在了百度指数上。此外,也正是在2015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互联网+”的概念被正式首次提出要成为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图3  2015年2月至8月百度指数上“陈峰宁”的总体热度

资料来源:百度指数

总的来看,陈峰宁的南京白话这些年的传播与发展,先后赶上了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的两个重要节点——自媒体的兴起与“互联网+”的提出。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是方便我们生活、工作的工具,而且还上升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发展计划的层面,更是开始成为打通各行各业内部与外部,实现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中心和基础的新经济发展形态的一种先进生产力。相声与互联网,分别处于天平的传统与现代的两端,看似彼此之间完全没有联系,但是南京白话与新媒体的这种“跨界”合作及其所产生的积极效应也就为我们提出了这样的思考,即在被互联网不断推着快速前进的现代社会,以相声为代表的慢节奏的传统文化,该如何继续保持自己特有的属性并取得再度繁荣呢?

三、陈峰宁“南京白话热”的原因探析

陈峰宁的南京白话,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以南京方言和南京本土文化为标签和特征的文化遗产。200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曾将南京白话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自那以后,南京白话的传承和发展一直不温不火。虽然说陈峰宁并不是南京白话唯一的继承人,但是他在南京白话近几年的复苏过程中却功不可没。深入分析由陈峰宁所引发的“南京白话热”,笔者认为这种现象之所以会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线上与线下传播相辅相成

如同天津的名流茶馆等传统的相声剧场,南京的开心茶馆在最初也是南京白话的主要传播地之一。但是传统的剧场内的在场表演不仅存在演出成本和观看费用高昂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受制于着受众范围狭小,受众分布的层次不够完整的局限性,导致年青一代在此之前对南京白话的了解几乎都是空白。然而自2010年网络自媒体兴起之后,陈峰宁的南京白话表演便陆陆续续地被部分现场观众用手机录制并在互联网上发布,得到了更广泛的多级传播。以微信平台为例,在微信面世之前,只有少部分的剧场内的观众会对陈峰宁的南京白话进行录制并散布在各大视频网站和社交网站上。但是当微信逐渐成为人们首选的社交媒体工具,月活跃度达到5.49亿时,微信公众号开始成为黏住用户的一大法宝。在几百万的微信公众号里,“硬腿子工作室”便是唯一一個经过陈峰宁本人授权予以其发布南京白话视频的账号。仅在2015年5月份之前,该公众号只在微信朋友圈中推出过不到10段陈峰宁南京白话视频,但是总的点击量已经超过800万。

现如今,除了开心茶馆,南京的各大剧院和相声剧场都定期会有陈峰宁的南京白话演出。线下表演和传播可以带来线上转发和播放所不能给予的临场感,而线上的数字化传播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南京白话。线上与线下的结合使得南京白话迎来了又一创作巅峰。

(二)受众高度参与下的文化狂欢

传统社会等级森严,更加注重人们对于统治阶级的服从,因而也就更加青睐传统的信息“传递观”;而现代社会由于传播技术的更新和社会形态本身的变化,人们的自主性和理性精神得以培养和发展,因而更加注重传播的“仪式观”。在凯瑞的仪式观中,“传播”一词的原型便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在一起的神圣仪式”[1]。

如果说web1.0是传播者发挥绝对影响力的时代,web2.0是传播者与受众互动,受众开始影响传播源的时代,那么在陈峰宁的“南京白话热”的传播过程中,则是出现了受众自发组织起来聚集成一个带有共同身份和文化标识的二级传播主体,并主动利用传播媒介为一级传播主体造势和营造文化狂欢的现象。早期发布在互联网上的陈峰宁南京白话的视频,都是小部分在剧院内的观众用手机现场拍摄的,画质不够清晰,镜头过于抖动,还夹杂着现场的噪声。到后期,有一部分受众开始自发组织起来,利用专业的拍摄设备以及后期视频剪辑工具对录制的陈峰宁的南京白话视频进行精加工,并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使之更加适合移动端的观看、转发和扩散传播,在短短的时间内滚雪球似的吸引越来越多的受众参与到这场文化仪式的狂欢中去。

(三)独特的表演特色

学者顾振辉曾将上海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的表演特色归纳为:双情境。顾振辉认为,“双情境”是指在单人或多人舞台表演中,为了达到一定的演出效果,在表演过程中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形,即表演者与观众产生直接的交流与评述的同时,表演者也会根据表演所需要的演出效果,在舞台上营造一个情境,并在自行设置的情境中进行表演[2]。陈峰宁每一次在舞台上,都是以单口相声的形式进行南京白话的表演,但是陈峰宁一直都在扮演着两个人的角色。首先是会以第一人称的方式陈述故事的背景及其发展的进程,这时候他所展现的是他本人的角色;其次,在需要表现幽默,逗乐观众的时候,会加入对在故事中而并不在台上的第二个角色的表演,其模仿他人时的语气和肢体形态惟妙惟肖,令人捧腹。这种一边在剧场性情境中严肃地交代故事背景和发展进程,一边又在戏剧性情境中同时表现两种角色的“不协调”和“不对称”的表演特色往往能够营造出喜剧的效果。

(四)城市文化认同感的驱使

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不同的人群“凭传播就能够创造出一个大的共同体”[3],借由新媒体的优势而火爆南京城以及周边地区的南京白话,在传播过程中所到达的主要受众便是以南京方言为母语或者是能听懂南京方言的人群。这些受众便聚集而成一个文化共同体,并在南京白话的接力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图4  2015年3月至8月百度指数上“陈峰宁”热度的地域分布

资料来源:百度指数

南京白话在表演的过程中以南京方言为主,普通话为辅,加之南京方言因属北方方言语系,又较为容易地为外地受众所听懂和理解,这不仅为南京白话的传播提供了便利,而且还充分展现了南京本土文化的特色,同时也建立了南京人对于南京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自然地,这些人群的注意力便被唤醒了起来,接下来就会主动地参与到分享和传播南京白话的行为中去,不论是在新媒体上转发相关的视频,还是在现实中向他人介绍南京白话。

百度指数的搜索热度同样也验证了这样一个现象,如图4所示,即以“陈峰宁”为关键词进行地域分布的统计显示,以南京为中心的江苏南部以及安徽东部的人群是对陈峰宁及“南京白话”最为感兴趣和最愿意进行二次传播分享的,而这些地带自古以来都是受到南京文化深刻影响的区域,可以说,在南京白话热的现象中,媒介完成了对南京城市文化的部分塑造、稳固以及扩散。

四、结 语

“而今,是传播的盛世。大众、分众、微众的三级传播方式并存,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交互式媒体的三类媒介形式共谋。”[4]。早期的相声节目的传播多以剧院里的在场人际传播以及电视或者广播的单点大众传播为主,而从郭德纲利用互联网颠覆传统相声的传播模式开始,相声这个古老的艺术种类也开始逐渐寻求新的发展和传播模式,即在互联网上开始微众精准传播。

在“互联网+”时代,当传统的传播渠道开始乏力,渠道资源越来越有限时,新兴的自媒体可以凭借其可编辑程度高、后期制作灵活等特点,为受众们提供符合他们文化口味的相声节目,实现精准的微传播。从传播的几大要素的维度来考察陈峰宁的“南京白话热”现象可以发现,是陈峰宁,国家一级演员,确保了传播内容的质量;是独特和贴近生活的内容话题吸引了广大的受众;是具有相似文化背景和文化渊源的受众加速了传播的速度;是线上线下的媒介渠道拓宽了传播范围。从小茶馆里进行的例行演出,到火爆互联网,陈峰宁一度受邀出席央视春晚的相声表演,这从侧面反映出陈峰宁“南京白话热”的现象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节目热”,更是一个由移动互联网所倾力打造的“媒介现象”。

参考文献:

[1]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顾振辉.双情境——试论周立波“海派清口”的表演特色[J].艺苑,2010(3).

[3]黄旦.美国早期的传播思想及其流变——从芝加哥学派到大众传播研究的确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1).

[4]胡赳赳.理想不死[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东方绪]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