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高专大类招生模式下专业分流困境的的思考与实践

2015-05-30 11:48董艳萍孙红卫张桂芳
校园英语·上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大类招生高职高专

董艳萍 孙红卫 张桂芳

【摘要】继本科实行大类招生以来,不少高职院校也逐渐实行大类招生,以实现“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但高职高专的专业分流却面临着一些列的问题,使专业分流面临难以突破的困境。只有在分流前加强分流的准备工作,加深学生对各专业的认识及对职业目标的了解,才能突破目前的困境。

【关键词】大类招生 专业分流 高职高专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目前高校的大类招生正是体现了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了学生个体选择的权利,较好地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多元化对人才的要求,符合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和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但是,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大类招生的高校无论从人才培养方案还是到学生的专业分流都会面临的新的挑战,甚至会走入专业分流的困境,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高职高专大类招生专业分流中存在的问题

1.分流时间难以确定。由于高职高专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少于本科生,分流的时间就很难遵循本科的经验。分流时间太早,显然达不到通识教育的目标,学生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对每个专业的特色加以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成绩也很不稳定,分流时无法根据自己对专业的热爱选择目标专业,分流时间太晚,就会缩短了分流后专业技能的学习,不能实现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2.学生专业选择具有盲目性。大类招生旨在使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职业性格,职业理想,就业方向进行专业方向的选择,以避免高考直接填报志愿的盲目性。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高职专业分流时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却并非理性化。学生在2011-2013年的专业选择上,分别有42%,41%,64%的学生选择会计电算化。这些学生普遍认为会计是热门专业,在没有进行大类招生之前,学生报志愿也大多选择会计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大类招生后,班上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会计专业,使得一些跟风的同学也放弃了其他专业的选择。这种专业分布的高度集中使得其他专业的人数面临萎缩,而会计专业的师资出现紧缺。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毕业生人数相对会计岗位来说明显过剩。如果系里不满足学生的填报要求,就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经贸系商务英语专业虽然就业岗位多,师资强大,填报学生仍然不足。这样,大类招生显然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3.分流前后的课程设置难度增加。大类招生是高等教育的趋势,但是它要求学校有相对齐全的学科和高质量的基础课和通识课程。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是的是高技能型人才,也就是说学生同时具有高等教育人才和职业教育人才的双重特性。如何平衡通识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使课程的设置更有利于学生分流前后的衔接也关系到高职高专大类招生模式学生培养的成败。

二、突破大类招生分流困境的几点实践

1.分流工作准备充分。河北工专经贸系2011大类招生分流时间是在学生入学一年之后进行,但在实践中发现分流之后学生专业的学习很难适应,2012年转变为入学半年分流,但这样就缩短了学生了解专业特点的时间。于是,经贸系把最初分流前几周才开始的宣传准备工作提前。从学生入学第二周开始,经贸系就向学生做初步调查、摸清学生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报专业的倾向并向学生逐步渗透各专业的特点。第四周开始5个专业带头人准备做ppt,说明各专业的人才需求、方向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学习内容、所需的基本素质。从第七周系里开始请学生处给学生做职业规划辅导、5个专业的就业形势、性格测试。在此基础上,第10周由5个专业带头人介绍专业的情况,并对学生的疑问作答。这样既保证了学生专业课学习时间的长度,又能使学生选择专业时对自己和专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2014-2015年度学生的专业填报有了明显的均衡趋势。

2.通才和通识课兼顾。大类招生不是把相近的专业进行合并,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再分专业这么简单。大类招生模式下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都组成了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在课程设置方面,河北工专经贸系做到了通才和通识课齐上阵。高职高专的学习职业针对性很强,在分流前的一个学期,仅仅强调通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础上,经贸系分别将几个专业的部分核心课程植入课堂,由几个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向学生渗透这些课程的基本知识,课程难度低于分流以后的设置。比如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学生可以感受到在模拟背景下的基本商务接待环节,体验商务英语听说的特色。在此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渗透未来区域经济下国际商务的发展前景及就业要求,以供学生做职业选择。通过通识课和通才课的兼顾型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基本素质,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析自己适合什么专业的学习,了解自己有着何种就业倾向。在此基础上,学生在分流后向专业的过渡更加顺利。

大类招生顺应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也体现了高职高专培养高技能,创新性型人才的需求。但是,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其专业分流方面仍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实践。

参考文献:

[1]赵长山.何付丽,樊东.专业分流:高校按类招生瓶颈探析[J].黑龙江教育.2015.5.15-17.

*本论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z132028)。

猜你喜欢
大类招生高职高专
大类招生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ERP沙盘对抗在高职高专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涉农专业大类招生的探索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大类招生模式下大学生专业分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
浅论大类招生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