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2015-05-30 05:08任学伟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实验教学能力

任学伟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进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呢?注重实验教学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课堂 实验教学 能力

新课程标准将实验教学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它倡导在实验活动中让学生去经历,去实践、去探索、去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不断发现,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在思考中相互接纳。这样,学生不仅体验到了求知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还实现了智力与能力的共同发展。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挂有这么一条标语:“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颇富哲理的标语说明什么?这就是说,光听不行,即使当时听得很清楚,过后就会忘记的;光看还不行,虽然比听效果好,能记住了,但理解吗?若亲自做了,其中道理就明白了,运用起来就得心应手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实验教学,就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轴对称》一节,为了让学生理解怎样的图形成轴对称,首先,笔者鼓励学生动手折一折,观察两个图形存在怎样的关系,得出轴对称的定义;其次,剪一剪,感受成轴对称的图形形成过程,进一步理解定义;再次,画一画,通过前面对成轴对称定义的理解,掌握两个图形各个对应部分的特征和联系。再如,在教学完《矩形的性质和判定》后,有这样一道检测方巾是否是矩形的问题。处理这个问题是,笔者让学生拿出事前准备好的方巾,利用所学知识,动手折一折,首先两次对折检验方巾对边是否相等,再次对折检验方巾邻角是否相等,从而快速判断出方巾是否为矩形。在整个实验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交流者。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开放的情境中,少了许多条条框框,多了一些自由与宽容,学生便多了一些自信与勇气,正是这种不拘一格、和谐融洽的氛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实验教学,要进行一次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堂中还要占用大量时间,表面上看时间长,成果小。所以,常有教师忽视实验教学,只是把实验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这种灌输式说教,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思考的独立性。而现代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可结合具体实验内容,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实验研究方法,实验时的注意事项,这样,就可使学生加深对实验全过程的认识,提高实验课的效率,也可培养他们自主实验的能力。例如,冀教版八年级下册《频率与概率》一节,因为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有困难,所以教学前,笔者布置同学课下每人至少做20次投币实验,强调实验时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让学生感到自己做实验比较容易,也有乐趣,愿意去做。再把投币情况,绘成表格,统计出频数,计算出频率。最后,观察表格总结出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这样通过学生自己主动去操作,变抽象为具体形象,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教学不应该奉送真理,而应该叫人发现真理。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从属的、被动地位,他们关注的是数学学习成果,而忽视实验过程。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探索能力,鼓励他们大胆设想,让验证性试验上升为探索性试验。例如,冀教版七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一节,为了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笔者首先安排学生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剪成三部分,每一部分包含一个内角,然后进行拼接。学生通过实验容易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此时,笔者要抓住时机,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如何用理论来验证呢?”有了这样的疑问,笔者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体会实验过程给自己带来的启发,从而使这一定理形成理论体系。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能力。

四、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就是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例如,冀教版八年级下册《图形面积等分》一节,教材要求利用中心对称图形的特性来进行图形面积的分割。这一教学内容,笔者通过实验教学来完成的。首先安排同学动手剪一剪,把中心对称图形剪下来;再折一折,通过折叠找出能平分图形面积的折线;然后画一画,画出折痕所在直线;最后,同学进行交流,找出这些能平分中心对称图形的直线有什么共同特征。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活动,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所有经过对称中心的直线都能平分图形面积”。为了更好的拓展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笔者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质疑:“一个中心对称图形有无数条直线平分它的面积,那么,两个中心对称图形组合在一起,新图形该如何平分面积呢?三个这样的中心对称图形组成的新图形又怎样平分呢?”一连串的问题,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笔者在适时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出自己不同的见解,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同时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数学课堂中,进行实验教学,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实验教学,确立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导为核心,关注学情,牢牢掌握启发、点拨、调控的主动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剑锋.数学实验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04).

[2]李梅红.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究[J].新课程,2014,(02).

[3]乔荣凝.对中学数学教学的探讨、设计与实验[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5,(02).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实验教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