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斌
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是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素质的各个方面、各个过程进行多渠道认证的教育评价活动。这些年来,我深深体会到,把自主权完全还给学生,让他们自控、自治,实现自我管理,利用学生自主管理,对班級成员做全面、公正的评价,不但能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而且对建立一个团结、健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制定班规,使学生行为规范
有法治班,依法治班,不断改进。我班根据本班实际情况,以学校规章制度为依据,在每一位学生直接、民主的参与下,制定集体生活的规则,让学生用自己制订的制度来约束自己,不断培养自我调控、自我管理的能力,以达到自主管理的目的。学生自主管理,每周一评,哪方面做得好,可以加分,如违反班规,则要扣分。让全体学生明白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能做,根据班规,严格要求自己。
二、民主公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管理的班级采用量化计分的方法,由班干部组织每周一评,计分表在教室里张贴,学生随时可以看自己的积分。这样做,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能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参与,自主解决问题。
让学生明白评价结果的重要性,作为期末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校星等荣誉称号的评优依据,成绩特别优秀的,打电话给家长报喜。运用这些方法激励学生配合学校、教师工作,不断培养自主管理能力。
三、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要实现班级自主管理,应充分信任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班干部必须要有正气、务实,公平、公正。小学是孩子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为了培养有正气、有责任感的学生,教师可以让班上所有有能力的学生竞争“上岗”,体验各种职位,感受不同岗位,丰富经验,帮助学生逐步实现自主管理。
根据学生的表现,实行班干部轮换制。通过自荐和他人举荐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候选人,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说,由全班同学投票产生班委,班委通过轮值制度对班级实施管理,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学会做人”。
四、自主管理,效果显著
制定规则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规则大家定,违规就是违背大家意愿,会产生心理自责,自我教育就会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同时避免把矛盾和责任推给班主任;学生自主管理后,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主要任务是班务策划、指导、检查,不必事事躬亲;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锻炼管理才能,增强工作能力,树立威信,学会与人协调。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荣辱感、责任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间的矛盾减少,班级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要管理好班级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班主任老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班级管理水平,才能让自己的班级管理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