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娟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其中,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浪潮中最为倡导的,颇富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策略体系和学习方法,成为了能够积极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参与热情、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多方面提高的有效途径。主要阐述了合作学习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合作学习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有效实施合作学习的策略。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策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英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注重知识讲授,忽视了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现象,已然不能适应当前大环境的要求。就初中英语教学而言,新课程标准不仅提高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而且也要求教学模式从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讲解转变成为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合理且有效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积极因素,采取更适合且更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了摆在我们每一个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关键的问题和严峻的考验。
一、合作学习的特点和教学优势
合作学习作为近年来教学实践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不仅可以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和交往,拉近师生距离,建立有爱生生情谊,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人际交流和合作互动的能力。相对于传统的个体学习而言,合作学习是只将一个班级中同学按照一定的分配规格,组成小组,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协作,共同完成教师指派的学习任务。其中,每一个成员的学习活动,都是这个小组学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会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成绩及与其他小组的评比。合作学习是一种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完成共同任务的互助性学习。
相比较于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而言,合作学习的互动方式更加灵活,更具多向性,转变了传统师生双向互动,甚至于教师单向零互动的现状;合作学习更有利于认知、情感、技能与合作目标,“三维教学目标”的均衡实现,一改传统单纯“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技能传授;合作学习有利于平等、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彻底挣脱掉被动服从的学习地位;合作学习具有更加灵活,丰富的教学组织形式,集体授课和个体活动有效结合,一改传统枯燥,单调的集体授课形式;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宗旨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学生个体在小组中,只有小组集体取得成功,才能获得个人的成功。这样,不仅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提高自信心,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形式。
二、对于合作学习的问题和反思
问题1:学生合作不主动
在实际的合作学习组织中,收不到学生回应的尴尬怕是每一个英语老师在教学中都曾遇到的状况。即便开展小组合作,学生们的性质也不高,依旧是自顾自。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和其他老师进行了探讨,一方面是教师对于合作学习内涵把握上的问题。很多合作学习,形式流于表面,不能有效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影响教学预期效果;另一方面是教师对于学生知识网络了解上的问题。活动之前,没能充分激活学生知识储备,活动中,话题乏味,缺乏指导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合作热情。此外还有学生方面,合作意识、能力差,缺乏团队精神的影响因素。
问题2:学生参与不均衡
在实际的合作学习过程中,虽然为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但是依旧是英语成绩较好,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参与较为明显。相较之下比较弱的同学,则依旧在“听众”的位置上,对于任何活动漠不关心。
笔者对于属于“听众”类的学生进行了分析,它由两个类型的学生群组成:英语成绩较差,学习能力弱和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前者的不参与,是因为基础薄弱,力不从心;后者的不加入,是因为性格问题,习惯于妥协,不善于表达自己,习惯于保持缄默。
三、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和办法
1.合理分组
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合作小组的建立是学生英语能力资源的整合,而并非是英语水平的划分。因此,小组合作的分组应该遵守“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原则,将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能力等方方面面存在差异的学生分在一组,保证组中的异质性和组间的同质性。这样合理的分组,不仅为组间的互帮互助,取长补短提供了可能,而且还为各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此外,教师还可以任务为中心进行小组划分。即提出英语课上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也就是具体的一项学习任务内容,由学生自己,按照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学生可自行为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一方面,这样方式建立的小组成员,基本都是同质组合,组员间差异小,更加有利于任务目标的完成。另一方面,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设定任务目标,允许学习任务上的差异性。
2.角色担当
合作学习,使得师生之间的角色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从传统的“权威者”,转变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作为合作者,在小组合作展开之前,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辅导和技能的训练。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从旁监督,观察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合作学习结束后,给予恰当的评价,担当促进者。首先,教师要做好宏观调控,为合作学习创设情境,引发并组织学生进行交际活动。其次,教师要充当好帮助者,对于学生在合作途中遇到的疑难杂症,给予必要的指导,鼓励和帮助,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再次,教师要做好监督者的角色,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尽量不打断。观察并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活动之后,进行必要的纠正和指导。最后,教师要明确自己是活动的参与者,参与学生的讨论,给学生一种平等的心理暗示。
3.科学评价
在合作学习中采用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合作学习的评价,应当综合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既要注重小组集体的评价,也要注重对于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此外,还应结合奖励的方法,鼓励组与组之间的竞争。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郭建兵.初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实践与评价[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