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元制下高职院校《烟草栽培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5-05-30 11:05陆星星龚兰芳李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双元制课程改革高职

陆星星 龚兰芳 李佳

摘要:结合“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分析阐述了《烟草栽培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情境、学习领域等内容,并以学生实作为主体,建立一种形成性测评考核体系,提出以先进的烟草生产技术为依托,进一步明确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双元制;高职;烟草栽培技术;课程改革

【分类号】G712;S63-4

双元制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课程体系体现以下特点[1]:普通课融入专业课程中,专业课程围绕专业实践活动而设置;企业的实践内容成为专业课程的一部分;理论与实践学习同步进行或是分段交叉进行;学校与企业共同确定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定期交流对学习内容的意见,共同负责对学生的指导。

《烟草栽培技术》这门课程是高职烟草栽培技术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起到了核心的支撑作用,该课程教学设计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还反映出该专业与行业衔接的紧密度。因此,结合双元制的职业教育理念,科学而合理地设计该门课程,旨在为高职烟草栽培技术专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 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前提基础,整个教学活动过程都要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而教学的实施又是为了学生能够找到一份相对应的职业岗位。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分析职业岗位能力是确定《烟草栽培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首要依据。通过走访烟草行业部门,了解行业对学生的总体评价和职业技能要求,制定符合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构建基于工作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其次,通过对校内专业教师及学生的座谈,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了解专业教师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情况,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围绕“学生需要学会做什么”的主线,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根据高职烟草栽培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各目标的具体要求详见表1.1。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增强课程的教学效果,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

表1.1  烟草栽培技术课程教学目标一览表

类   别

具 体 要 求

知识目标

掌握烟草群体、个体发育规律,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关系及环境调控的作用;掌握烟草育苗、整地移栽和大田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规程。

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进行烟草育苗、移栽及大田管理的技术操作;能够基本诊断烟草各生长阶段出现的常见问题,制定方案,及时进行补救。

素质目标

树立爱岗奉献、乐于助人的敬业精神;培养踏实认真、严以律己的工作态度;提高沟通、交流、处事的综合能力。

  • 以“双元制”教学理念为指导,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德国“双元制”教学理念的核心是注重实践,实践课程往往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的教学方式。通过项目任务驱动,完成一系列的项目或任务,教师既是理论课的讲解者,又是实践课的操作者;学生则在学习理论课的同时,增加了实践动手操作的机会,提高了学习兴趣,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真正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方式[4]

《烟草栽培技术》是一门操作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应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全国烟草行业专业技术资格标准为依据,在遵循高职烟草栽培技术专业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因此,在设置教学内容的时候,聘请行业专家一起,对烟草栽培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确立教学目标,以烟草生产过程为主线,合理设置课程教学内容,详见图1所示。

图1  《烟草栽培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设置

  • 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创设学习情境

课题组通过对烟草行业相关单位及部门的深入调研,组织来自烤烟生产一线的专家一起进行研究和探讨,在明确了烟草栽培技术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按照“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模块教学”方式,通过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项目训练,构建烤烟育苗技术、烤烟整地移栽技术、烤烟大田生产技术等三个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创设了14个学习情境,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烤烟生产工作过程,如表3.1所示。通过学习和训练,学生不但可以积累实际操作经验,而且能够达到知识与技能的迁移。

表3.1  《烟草栽培技术》课程学习情境设计一览表

教学模块

典型的工作任务

学习情境设计

模块一:烤烟育苗技术

进行烤烟种植规划

情境1:烤烟育苗准备

完成育苗场地的建设

情境2:育苗棚、池的搭建

正确处理消毒和池水加温

情境3:消毒和池水加温

熟练完成播种操作

情境4:基质装盘、播种

制定苗期管理实施方案,进行日常管理

情境5:苗期日常管理

模块二:烤烟整地移栽技术

制定烤烟整地移栽方案,进行预整地

情境6:烤烟整地理墒

完成拉线打塘移栽操作

情境7:烤烟打塘移栽

加盖地膜

情境8:地膜覆盖技术

模块三:烤烟大田生产技术

制定大田管理方案,还苗补缺

情境9:查苗补苗

清除杂草,壅烟

情境10:中耕培土

正确进行浇水、施肥操作

情境11:水肥管理

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情境12:病虫害防治

采用不同的封顶方式进行操作,及时打杈

情境13:封顶打杈

及时进行成熟采收

情境14:成熟采收

  • 以学生实作为主体,建立测评考核体系

测评考核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3]。传统的教学考评通常是以学期末的最终性考核结果为学生的综合成绩,即使增加了形成性考核的比例,但在实际考核中,形成性考核往往只能体现平常教学的印象分数,比如平时上课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很难真正做到量化考核。针对《烟草栽培技术》这门课程的实践操作性强,一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6~8人,围绕各个典型的工作任务,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体,改革形成性考核方式,细化考核标准,将知识、技能和素质考核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测评考核体系——形成性考核,全面系统地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具体的考核要求详见表4.1。这种测评考核体系,将完全依赖于最终性考核结果转换成对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形成性评价,在每一个学习情境中都有测评指标,不仅可以直观反映学生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掌握程度,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到生产管理中,实现自我管理,从而使教学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持续动力。

表4.1  《烟草栽培技术》课程形成性测评考核体系

学习

情境

考核指标

考核对象

考核形式

分值(分)

考核分(分)

情境1

制定烤烟种植计划书

以小组为单位

书面材料

10

情境2

正确操作,完成育苗棚、池的搭建

以小组为单位

现场操作

10

情境3

正确使用消毒液、池水加温

以小组为单位

现场操作

5

情境4

熟练完成基质装盘、播种

以个人为单位

现场操作

5

情境5

制定苗期管理实施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

书面材料

15

情境6

规范操作整地理墒

以小组为单位

现场操作

5

情境7

规范拉线打塘,“三看成一线”,正确进行移栽操作

以小组为单位

现场操作

5

情境8

正确操作地膜覆盖

以小组为单位

现场操作

5

情境9

及时查苗补苗,保证烟苗正常成活

以小组为单位

现场操作

5

情境10

清除杂草,正确进行培土操作

以小组为单位

现场操作

5

情境11

正确进行浇水、施肥操作

以小组为单位

现场操作

5

情境12

调查病虫害发病情况;制定对应的防治措施

以小组为单位

书面材料

15

情境13

采用不同的封顶方式进行操作,及时进行打杈

以小组为单位

现场操作

5

情境14

掌握不同部位成熟标准,熟练操作烤烟采收

以小组为单位

现场操作

5

五、以先进的烟草生产技术为依托,完善《烟草栽培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由于玉溪地处滇中福地,烤烟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产水平领先,烟草栽培技术更新较快,如果脱离行业的生产实际,《烟草栽培技术》的课程教学特色就很难得到体现。因此,在对该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时,一定要以先进的烟草生产技术为依托,更新教学知识体系,完善教学资源,健全教科研基地,提升专业课授课水平。具体做到:一是挖掘和丰富烟草栽培技术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和区域优势,紧跟烟草生产技术的发展形势,及时更新技术,制作烟草栽培过程的教学录像,编写高职《烟草栽培技术》教材和技能包;二是加强校内实训、科研基地建设。建设具有一定规模、设施齐全、技术先进的模拟生产的校内实训场所,充分利用实训、实验场所,开发和设置多个烟草栽培技术方面的教学技能竞赛项目,丰富烟草栽培技术的教学形式,积极争取各级各类的支持,承办烟草方面的职业技能大赛。建立具有一定科研条件的试(实)验场所,以研促教、以教带学;三是提升专业教师水平,聘请行业能工巧匠。为保证《烟草栽培技术》这一门课程的授课教学质量,专业教师需要下到烟草行业(或部门),通过亲身体验各个生产环节的操作技术,掌握烟草生产一线的先进技术。同时,聘请烟草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如烟站指导烤烟生产的技术人员、烤烟辅导员等,参与课程教学实践,进行情境教学的操作指导,不仅弥补专业教师在生产实践中操作欠熟练的技术问题,还能够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解决,促进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自行探索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 陆星星,李玉萍,龚兰芳. 高职烟草栽培技术专业“双元制”课程体系耦合机制探析[J]. 中国农业教育,2014,(1):37~40.

[2] 陆星星. 农职院校“三季二结一提高”人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论析[J]. 继续教育研究,2013,(3):44~46.

[3] 谢海燕. 基于“德、技并进”的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施途径研究[J]. 统计与管理,2014,(1):189~190.

[4] 王丽菊. 基于“做中学,学中做”高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146.

猜你喜欢
双元制课程改革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德国高等教育的“双元制”理念及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我对德国篮球的理解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