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
内容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食品生物技术(氨基酸方向)专业的教学改革,主要包括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理念改革和学生管理模式改革,总结了改革中的经验,列举了一些实施案例,希望相关的专业人员和教育人士不吝赐教,提出宝贵的建议与意见。
关键词:食品生物技术 教学改革 模式
一.课程改革
原有的课程中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是改革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学生基础逐年下降,对专业基础课的理论讲授抵触情绪很大,本专业将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课程取消,改由专业教师在其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穿插讲授,结合实验用什么讲什么,借以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印象。同时,微生物课程直接将后续课程中所需要的菌种进行培养,并以此菌种为例讲授微生物理论与实验,即学习了微生物知识,又为后面的专业课做了先导工作,使前后课程紧密的联系起来。
专业课以实践为主,在实验室中模拟企业生产,使得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就可以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熟练度高,节省了企业的培训时间,学生毕业后留在企业工作的机会也大大增加。
为了扩大就业途径,学院还开设了发酵食品生产技术、有机酸生产技术、黄原胶生产技术,使得学生就业面向所有发酵食品企业。近年来,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大型发酵企业均要求建设水处理设施。我院因势利导,开设污水处理课程,进一步扩大就业范围。
二.教学模式改革
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自学、组织能力,由教师为教学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每一个实验由学生小组查阅资料,制定实验计划,教师进行指导,并最终完成实验。在此过程中,学生要自己主动学习,教师只起到督促和指导作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能动性,即学习了知识和技能,又提高了综合素质,在后续的顶岗实习中受到企业的一致赞扬。
三.教学理念改革
传统高职教育以知识灌输为主,现代高职教育以培养能力为先。由于大学的不断扩招,高职院校学生的高考分数逐年下降,学生基础进一步降低,学生中的厌学情绪严重。传统的理论知识讲授枯燥无味,知识点难度接近本科教育,对高职生难度太大。通过改革,逐步精简理论部分,加强实践教学,通过不断的动手操作,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认识,同时加入适当的理论知识,相辅相成加深印象。
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社会技能的培养,如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从容面对未来的职场生涯。学院开有种类丰富的选修课,如财务管理、健身、礼仪、食品营养、演讲、软件开发等课程,帮助学生提升能力,扩展兴趣。同时,学院内设有合作的驾校,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车辆驾驶,掌握一门现代社会的必备技能,为就业添加一块砝码。
四.学生管理模式改革
高职院校招生分数段位于高考的最下层,学生的分数偏低,也说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足,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因此,教师在课程讲授中的教学难度大大增加,普遍反映学生学习精力不集中、理论基础差、难以理解授课内容。对于这一现状,教师对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策略缓解教学中的矛盾。本专业在授课中采用了几种不同的方式。
1.兴趣引导
将授课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找到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部分最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讲授味精生产技术,以味精的安全性切入,说明味精为什么是安全的,怎么使用是安全的,进而引伸到味精的生产过程。
2.图文并茂
寻找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视频,通过投影仪让学生观看,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缓解了部分知识看不见摸不着的尴尬处境。如讲授食醋的生产,放映山西老陈醋制作的科教片,制作过程一目了然,比单纯的理论讲授效果好的多。
3.调整状态
就个人经验而言,现在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保持专注学习的时间普遍不超过20分钟,如果学生不听讲,那教师的讲授也就没了意义。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状态,在多数学生对授课开始表现出厌烦的情绪时,适当停止授课,讲些与内容相关的趣闻、笑话,可以显著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课间多余学生交流,适当改变授课方式、授课时间,减缓厌学情绪。
经过3年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较以前大幅提高,企业对学生的评价也很满意,但遇到的问题也不少。如何将职业教育做到学生满意、企业满意和社会满意是一门大学问,在此仅将本专业教学改革的内容简要阐述,希望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改进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刘福军,成文章.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董维佳,宋建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