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湖北郧阳方言的ABB格式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变体,色彩意义十分丰富。BB词缀除了表达程度加深的语法意义外,多数词缀的词汇意义有所保留。
关健词:郧阳方言 ABB 色彩 词缀
附加式合成词的后缀除了常见的单音节词缀“子、头、儿”等以外,还包括一些双音节叠音成分的后缀“乎乎、腾腾、滋滋”等,从而与词根A构成“ABB”格式。隶属于湖北省十堰市的郧阳方言有很多类似的ABB格式,甚至在此基础上演变出了独具特色的“ABB儿”、“BBA”、“AB+B”等格式。
郧阳方言,是指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的方言。十堰市郧阳区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原名郧县,后于2014年撤县改区,方言归属于西南官话鄂北片。
郧阳方言的“ABB”格式,与北方方言一样,词根A+叠音词缀BB是它的基本格式。不过,郧阳方言的ABB格式又具备鲜明的地方特色:第一,郧阳方言多数“BB”词缀通常以儿化的方式出现,即“BB儿”,如“堂堂儿、冰冰儿、溜溜儿”;第二,郧阳方言除了北方方言常见的BB词缀外,还有一些地方特色词缀,如“瞎瞎儿、冰冰儿、碴碴儿”等;第三,郧阳方言少数“BB”词缀本身的词汇意义没有完全消失,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具有一定的描摹性,如“亮晶晶、黑瞎瞎儿”等;第四,郧阳方言 “ABB”格式的色彩意义十分丰富。
本文拟从形式、色彩及词缀意义入手探讨郧阳方言ABB格式的特色。
一.郧阳方言ABB形式与其变体
从形式上看,郧阳方言除了常见的ABB的形式外,还有ABB儿和BBA等形式的变体。
①ABB:亮堂堂 光溜溜 黑麻麻 湿漉漉 粘叽叽 阴森森 热烘烘 热烫烫
②ABB儿:滑溜溜儿 黑瞎瞎儿 晕乎乎儿 甜滋滋儿 笑呵呵儿
③BBA:轰轰响 啪啪响 吱吱叫 嗖嗖声 叽叽响 喳喳响 喳喳叫
④BB儿A:邦邦儿硬 冰冰儿凉 麻麻儿黑
⑤AB+B(+儿):安静静 干净净 漂亮亮 排场场 清亮亮 平展展 甜蜜蜜 白嫩嫩
以上5种格式,例①、例②是郧阳方言最为常见的形式,二者大多数可以混用,意义不会发生变化,通常以儿化的方式出现,例①中除了“粘叽叽、阴森森、热烘烘”等不读儿化外,其他例子都可以儿化,如“亮堂堂儿、光溜溜儿、黑麻麻儿……”。而且叠音部分BB多数读作阴平,如,亮堂堂儿——liàng tāng tāngr,黑麻麻儿——hēi māmār。
例③都是一些描摹声音的词语,它的词根部分如“响、声、叫”等都不是形容词,以BBA格式呈现,一般不能与ABB格式互换,如不会出现“响啪啪、叫吱吱”这种说法,即使能够互换,意思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叫喳喳”和“喳喳叫”两个形式并存,但意义上有较大差别,“喳喳叫”只是对声音的模拟,如“喜鹊喳喳叫”,“叫喳喳”表面上是对声音的描绘,但实际上是描摹一个人不仅说话嗓门大“叫喳喳”,而且做事干净利落,如“老王的媳妇是个叫喳喳的人”。
例④的例子比较少,可以例举。例④多数可以转换为例②的格式,如“邦邦儿硬——硬邦邦儿,冰冰儿凉——凉冰冰儿”等,两种格式虽然混用,但读音与强调点略有不同。与原型ABB相比,例④将BB提前,一般会加重BB部分的读音甚至通过拖音的方式来突出“硬、凉”的程度和“黑”的色彩,如“邦邦儿-硬,冰冰儿-凉,麻麻儿-黑”①。
例⑤是郧阳方言中比较特殊的类型,例词很少,组合与前4例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前4例不管如何变化,都是“单词根A”与“双音节词缀BB”的组合,而例⑤则是“两个词根AB+单音节词缀B”的组合,如“安静静”由“安静”与“静”组合而成,“排场场”由“排场”与“场”组合而成,表示程度加深的语法意义。“排场”一词,在郧阳方言中不仅有场面铺张的含义,还有形容人漂亮的意思,一旦“场”叠音后,则失去了前面的含义,仅保留“漂亮、美丽”的含义,强调其“很漂亮、很美丽”,“排”音会加重拖长,如“排-场场儿的”就与“排场得很”意思一致。例⑤全部可以儿化。
二.郧阳方言ABB格式的色彩意义
ABB格式是湖北十堰郧阳区以及周边市县人群常用的格式,主要运用于非正式场合的口头交流活动中,表达对某种事物的形容,令语气更加生动活泼,生活气息十分浓厚。ABB格式除了口语化特色以外,还具有鲜明的形象色彩和情感色彩。
1.形象色彩
ABB格式本身就具有极其鲜明的形象色彩意义,让人看到、听到、闻到、触到都会产生形象生动的联想,如王力先生所说“使所陈说的情景历历如绘”。郧阳方言ABB格式也不例外,例如:
①关于颜色的:白花花 红彤彤 红堂堂 黑蒙蒙 绿哇哇 黄澄澄 灰涂涂
②关于温度的:热烫烫 热腾腾 热乎乎 凉哇哇 凉巴巴 凉冰冰 冷飕飕 温突突
③关于味觉的:甜丝丝 甜滋滋 甜哇哇 苦巴巴 酸溜溜 咸津津 辣丝丝
④关于嗅觉的:香喷喷 臭烘烘
⑤描绘形体的:圆乎乎 圆溜溜 圆滚滚 胖乎乎 胖墩墩 胖嘟嘟 肥突突
⑥描绘感情的:喜滋滋 笑吟吟 笑哈哈 气呼呼 气鼓鼓 乐淘淘 乐滋滋 悲戚戚
⑦描摹声音的:
a.轰隆隆 扑通通 哗啦啦 呼噜噜 咕噜噜 骨碌碌 呼啦啦
b.喳喳响 喳喳叫 呼呼响 吱吱叫 嗖嗖声
⑧其他:格铮铮 眼巴巴 怯生生 脆生生 齐刷刷 水汪汪 血淋淋 皱巴巴 汗津
除了第⑦组,其他七组ABB格式,因加入BB词缀,而使其程度在原有词根意义基础上有所加深,相当于“很A、特别A”等。而第⑦组ABB格式只是对声音的记录,其中a组ABB格式,仅仅单纯模拟声音,从构词的角度看,属于多音节单纯词,即拟音词;b组都是BBA格式,叠音词缀BB与词根A组合在一起描摹声音,在构词上属于合成词。例词除了“喳喳叫”可以替换为“叫喳喳”外,其他均不能用ABB格式替换。
2.情感色彩
郧阳方言ABB格式中除了“明晃晃、黑洞洞、白茫茫”等是对事物事实进行中性客观的描绘外,还有不少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具体如下:
①表达喜爱、亲切或者可爱的感觉的:圆乎乎 圆溜溜 清亮亮 胖嘟嘟
②表达厌恶、不喜欢、不舒服的情感的:
a.凉巴巴 凉哇哇 稀涂涂 闹哄哄 臭烘烘
b.粘叽叽 湿漉漉 湿嗒嗒 冷冰冰 灰溜溜
③语言环境不同,表达情感不同的:圆滚滚 黑乎乎 白花花
例②a组的情感色彩是通过叠音部分实现的,“圆、凉、黑”等带上不同的叠音词缀,呈现出来的感情色彩会有明显的差别,如“圆乎乎、圆溜溜”有可爱的感觉、“凉沁沁、凉冰冰”有沁凉舒服的意味,如果用“巴巴、哇哇、涂涂、哄哄”等词缀替换,往往表达一种不喜欢不舒服的感觉,如“黄巴巴”与“黄澄澄、黄灿灿”相比,同样都是对色彩“黄”的描绘,但“黄巴巴”就有黄得特别难看的意味,其他如“甜哇哇、灰涂涂、热烘烘”等都给人不舒服的感觉;b组的情感色彩则与词根“粘、冷、湿、灰”本身给人的不舒服感觉有关,后面的叠音词缀起到加强这种感觉的作用,如“湿嗒嗒”,通过“嗒嗒”这个词缀,增添潮湿的不适感。
例③的词语,当它置于不同的语言环境时,会根据描述对象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感情色彩。例如,“圆滚滚”,如果是描绘人的形体“长得圆滚滚的”,就有贬义的色彩;如果是描述非人的动植物,如“小狗长得圆滚滚,西瓜圆滚滚”,则多是一种客观的描述甚至有一种喜悦的感觉。“黑乎乎”也是如此,描述与人相关的颜色如“穿得黑乎乎,长得黑乎乎”就有贬义的色彩,描述非人的事物,如“外面黑乎乎的,看不清”,就是客观事实的呈现。
三.郧阳方言ABB格式的BB词缀
ABB格式,BB词缀作为合成词的附加形式,主要起语法作用,表达“在原来的基础上程度进一步加深”的语法意义。郧阳方言多数BB词缀,不仅能够表达出程度加深的语法意义,其本身具备的词汇意义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同一词根,如果附加不同的BB词缀,也会因BB词缀的不同而产生意义上的细微差别。
1.BB词缀的意义
①词汇意义虚化,仅保存语法意义的词缀:
a.巴巴 哇哇 乎乎 嗒嗒 丝丝 滋滋 溜溜……
b.喳喳 叽叽 叮叮 呼呼……
②保留词汇意义,兼具语法意义的词缀:晶晶 亮亮 晃晃 瞎瞎 烫烫 秃秃 漉漉……
例①都是词汇意义已经虚化的BB词缀。a组的意义已经看不到了,主要起语法作用;b组都是拟音词缀,增强了词语的形象感,如“喳喳叫、粘叽叽”等。虽然“粘叽叽”是描绘声音的词语,但“叽叽”的加入,令人在想象中增添了因为粘稠而拉扯产生的“叽叽”声,将“粘腻”的感觉表达得更加形象。
例②BB词缀的词汇意义在具体的组合中能够明显的体察到,在词根A意义的基础上增添形象生动的意味。
“晶、亮、晃”本来具有“光亮、明亮”的含义,重叠后与形容词根组合为“亮晶晶、雪亮亮、白亮亮、明晃晃”等词,就在原有词根基础上增加“光亮”的含义,“雪亮亮”本意强调雪的光亮,但用于句中如“眼睛雪亮亮的”则是突出眼睛有光泽,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比喻义,眼睛雪亮亮仿佛能够看透一切似的;“白亮亮”强调其皮肤白得发亮的感觉;“明晃晃”强调光线之亮令人产生晃眼的感觉;“亮晶晶”更不用说了。
“瞎”本意是“眼睛看不见东西”,形容光线阴暗。“这么晚了,到处黑瞎瞎儿的”,不仅描绘出天黑的状态,并且强调黑的程度仿佛眼睛瞎了一般;“灯泡红瞎瞎儿的”典型地描绘出由于电力不足导致白炽灯泡光亮不够,色彩暗红仿佛即将瞎掉一般。
“烫”有温度很高的含义,与“热”组合成“热烫烫”后,既可以形容人发烧时身体滚烫的含义,也可描述水温过高以至于烫手的感觉。“漉”有“液体慢慢渗下的”含义,组合成“湿漉漉”,表达出湿到能够流出水来的程度。“秃”本意是“人无头发,山无草木”,组合成“光秃秃”后,二者的含义在具体的句子中都能体现出来,“头顶光秃秃的”、“到处光秃秃的”。
这些保留词汇意义的BB形式,往往在原有意义基础上增添对所指对象形象的想象成分,表意更加生动到位。
2.同一词根下,BB词缀的意义
同一个词根A,附加上不同的词缀,意义上会有细微的差别,搭配的对象也因此有所不同。以“白“为例:
白花花:白得耀眼:~的银子∣收棉季节,地里一片~的。
白晃晃:白而亮:~的照明弹。
白茫茫:形容一望无边的白(用于云、雾、雪、大水等):雾很大,四下里~的∣辽阔的田野上铺满了积雪,~的一眼望不到尽头。
白蒙蒙:形容烟、雾、蒸汽等白茫茫一片,模糊不清:海面雾气腾腾,~的什么也看不见②。
“白花花”,强调其色泽的耀眼、刺眼。郧阳方言里,“白花花”除了与银子、太阳、土地等搭配外,还可以与肤色搭配。“白晃晃”,强调亮得晃眼,可以描绘照明弹,也可描绘日光。“白茫茫”与“白蒙蒙”意思很相近,都有一望无边的含义,都可以描绘云、雾、水汽等等。但“白蒙蒙”强调模糊不清,仿佛蒙住了一样,可以描绘“烟”,而不能描绘雪。“白乎乎”,在郧阳方言里既可以形容一望无边的事物,如“到处白乎乎的一片”,可与白茫茫、白蒙蒙替换,也可专指个体的色泽,如,“墙壁白乎乎的,衣服白乎乎的”。
“白嫩嫩”、“白净净”都是郧阳方言特有的ABB格式,是AB+B的格式,即“白嫩+嫩”、“白净+净”。“白嫩嫩”是在白嫩的基础上突出细嫩的程度,主要与皮肤、豆腐等具备细嫩特质的事物搭配。“白净净”是在白净的基础上强调干净的程度,主要与肤色搭配,说明肤色白净没有斑点。
再以词根“绿”为例,可以组合为绿茸茸、绿生生、绿茵茵、绿莹莹、绿油油等。《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做了如下注释:
绿茸茸:形容碧绿、细软而稠密:秧苗羊胡子草~的像绒毯子一样铺在地上。
绿生生:形容碧绿而鲜嫩:~的菠菜∣田野披上了~的春装。
绿茵茵:形容草地等一片碧绿:~的草坪∣后院里的菜地~的。
绿莹莹:形容碧绿晶莹:~的宝石∣秧苗在雨中显得~的
绿油油:形容浓绿而润泽:~的麦苗∣鹦鹉一身~的羽毛,真叫人喜欢。
从注释中,可以看到,虽然都是对绿色的描绘,但是后缀不同,意义上突出强调的内容也不尽相同。“茸茸”本来就有形容毛发等浓密柔软的意思,与“绿”组合,强调柔软细密的感觉,形容草地最合适不过;“生”本义就有草木刚刚生长出来的含义,叠音后与“绿”组合,突出了生命力的鲜嫩,所以初生的植物、刚刚采摘的新鲜蔬菜都是“绿生生的”;“茵茵”形容青草茂密浓厚,与“绿”组合,适合形容大片的草地;“莹莹”突出晶莹剔透,“油油”强调发光润泽,与“绿”组合后,搭配的对象也不相同。
除了以上比较常见的“绿BB”组合,郧阳方言中还有“绿森森、绿哇哇、绿叽叽、绿巴巴”等地方特色的组合,“绿森森”强调幽暗,适合与深邃的动物眼睛及阴暗的森林组合,“绿哇哇、绿叽叽、绿巴巴”都是一些表达绿得难看的贬义词语。
注 释
①例词通过词下加“·”表示重读,前后之间加入“-”表示前音拖长。下同。
②以上例词的释义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著的《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作者介绍:申定羽,汉口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与普通话水平测试)